第095章 司天台(二)(1/2)
第095章司天台(二)
薛海罢相的消息很快自宫城中传入坊间,茶楼里的话头自此又添上了一位和李知搅在一起的人物。
“诶,我听说那奉天县有人瞧见西北处的天裂开,前几日不是还在传此为灾厄,占者皆说是那宫里头的女师所应对的天象。”
长安坊城这些天传得最热闹的,莫过于此事了。便是街边的赌摊押注,也会提上一嘴这西北天裂,罪在女师的话头。
“这是从何说起?”
“你怕是才知晓,那女师如今做了女学士哩!她是跟着公主的人,如今东宫无主,圣人倒是一路给李知开权。”
将踏入茶楼的扶回听此,步子一顿。
“我还听说前些时日长安派人去查东都的盐税,也是女师亲自去圣人那儿请来的机会,带着公主悄悄去往东都了。”
甫一话毕,茶楼里头爱听热闹的人都聚过来了,皆七嘴八舌问道:“圣人答应了?”
扶回也偏头望来。
“这还有假!人都走了一个月才回来哩!”
“所以才说这西北天裂的天象是对着妇人主权。”
这话一出,便是在旁急急奔走送茶水的博士,也抹了把汗巾子慢步下来。
“可圣人不是还有个五皇子吗,这妇人主权的糊涂事我可不信圣人会干。”
“你只说薛相罢相这事是不是与那李知有关?薛相多少年的老臣了,说罢便被罢了。”开口说得笃定的郎君是位秀气书生模样,他这番打扮和说辞,不由得就让人更信任几分。
“这与李女师又有什么关系?”扶回皱着眉头驳道。
“去去。”那书生一脸不耐烦地挥手,“你知道些什么。”
他又转过头,一脸义愤填膺,“还有奉天是什么地方?”
余下人挠挠脑袋,“什么地方?”
“那前处对着的可是高宗武后的乾陵!别处都未瞧见怎么就奉天有人瞧见了,这是天在降旨,在警醒我们大唐可别又走了女人夺权的后路了!”
茶楼外的赫赫白日,蓦然雷声乍响。
端着茶水的博士也被唬了一跳,差点撒泼了手中的茶盏。
一时人皆慢慢行步到门外,扶回跟着仰头,只见漫天的乌云压顶,将要触顶。
又是大雨将至。
沉闷天变,夹在秘书省与鸿胪客馆之中的司天台,兀自奔出一位骑马急行的老翁。
迎着将压长安的风雨,跪拜于武德殿前。
“圣人,司天台有急报!”
老翁苍老却高扬的碎音落在殿中。
“荧惑、太白、岁星齐犯轩辕大星!”
雷声轰隆,他的声音复又大了些。
“三星若合,是谓惊立绝行,其国内外有兵与丧,民人乏饥,将改立王公啊!”
门外一道耀眼的闪光陡然照亮武德殿,李洵自案前霍然起身。
“杜史监,你这司天台天象,可是看仔细了?”
“灵台郎昼夜掌候天文之变,如何有假!”
只见案前李洵面色暗如殿外的天色,他沉默不语,一双目落于下。
林正倾的手也停下,眉心微凝。
如今宫外正在传什么,而如今司天台又望见什么。
“长安城如今正在传之事,司天台,可有观测到?”圣人的质问落下来。
杜史监的身上,承着三道视线。
最重而压身的,还是高台之上正掌案的圣人。
他苍白鬓发间蓦然生了些冷汗,宫外在传什么,殿中人心知肚明。
“天西北大裂,此为阳不足,阳不足,则阴盛。”
杜史监慢慢开口。
李洵盯着他。
“司天台,望见了。”
林正倾手中笔杆蓦然一掉。
李由林默不作声望向圣人。
明明还是未时三刻,天却暗沉地骇人,武德殿内无宫灯点亮,昏淡不清。
山雨欲来时的风,悉数灌进了此地。
杜史监的视线倏然与飘飞白帐后的一双冷目对视。
“朕记得天西北大裂是从奉天百姓的嘴里传来的,你司天台为何当初不言,当真是瞧见了么?”
阶下人忙拱手急道:“陛下,天西北裂往往伴着地动,但灵台郎未监测到地将动,故不敢报。可今日四星聚合,这是比地裂更为骇人的天象。”
“占卜何解?”
李洵问。
杜史监拢和在一处的手心微抖,他颤着声线——
“奉天处,前对高宗武后乾陵,后对长安,此已是阳不足之兆,而后荧惑、太白、岁星齐犯轩辕大星。圣人!轩辕十四又名女主星啊!”
又是一道惊雷乍破,照得武德殿中圣人的面色晃亮晃暗。
林正倾握不住笔,可仍要抖着指尖将殿中之话完完整整记述下去。
李由林立直身,落目在门外分不出时刻的天色中,微微扯笑。
天意昭然若揭。
李洵默了瞬,他弯膝,缓缓扶着案沿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