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孤身立(二)(1/2)
第098章孤身立(二)
“圣人对五皇子老师的人选,可有什么属意的?”
开口的是李相公,他如今一双眼正目不转盯地望着圣人,久不扬起的笑也倏尔出现在面上。
“今日不就是,来与诸位相公商讨这人选?”
李相公心安下来,宋绩江垂眼无什么态度,倒是郑源兀自拱手开口,“圣人,既是给五皇子择了老师,身边也该选一些伴读了。”
他顿了一下,而后擡目,“臣瞧自宗室子中选颇为合适。”
“郑相公,这恐怕不合适吧。”
“李学士开女学,贵主身边不也都是宗室女伴读,敢问有何不适?”
这殿内陡转的话头又回到了李知这儿,围坐一团的相公们才又慢慢垂目惊觉,李知还跪在地上。
这跪是李洵让相公们解气的,也是让相公们移神安心的,更是让李知从那指点漩涡中脱身的。
当武德殿上的目光再一次落在这位女娘身上时,李洵终于慢慢朝她开口。
“李学士起身在一旁坐着吧。”
清河揪着心,看着三娘叩谢,抓着有些僵硬的腿一步一步行到她的身后坐下。
殿中的争论复又如石击水。
“此两者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李相公的话愤愤落下来。
中书省与门下省的相公虽各是一条心,可在东宫之位上所支持的却不同。
譬如薛海与郑源一般,支持从宗室子上挑选品行端正的郎君立为太子,而李相公与刘欲则是支持五皇子。
除去对此漠不关心的宋绩江,余下相公三三两两各有心思。
郑源笑了下,又问:“李相公是说贵主不如你心中日后的储君尊贵,还是宗室子不如旁的朝臣之子尊贵?”
“郑自泾!”
李知坐在后处,瞧不见郑源的脸,与她此处望去,只有李相公一张涨红的脸和瞪圆的目,微朝左落一寸,便是刘欲面无表情的模样。
她微微仰头,散了些心神在外,那斥文还在被一字一句吐出,谁又能想到日还未行一半,女学于宗室子一派已成了利刃。
“郑相公这话有所不合时宜了。”李知蓦然被一声熟悉音色唤回神,她移回目,不敢相信竟是刘相在开口。
她今日才知晓,日日钻在史馆里头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刘欲,会是站在五皇子那头。
李知微微愣神,她听着刘欲笑着言:“如今圣人将我们聚在此是为了择老师,伴读之事与老师人选孰轻孰重,郑相公难道还分不清吗?”
这台阶刘欲给得很明了了,郑源移目点了下头,“那就先议择师一事,再论伴读。”
李洵扶着额角,听着阶下相公们的话头终于落回了择师上,才慢慢移开手搁下药盏。
他掩唇喘咳几声,平复了气息,“朕方才坐在这儿想了半刻,有些个中意人选,说来与诸卿听听。”
今日的武德殿内因着人多,便并未升起火炉子,但圣人的身子却是不太能撑得住,李由林见状,自那木施之上取下狐皮大氅披于圣人肩。
二月寒天是最冷的时候,圣人这幅孱弱的身子,尚不如座下有些上了年纪的相公,众人望见,一时心忧。
若是不能在圣人还清醒的时候,将诸事安定下来,愈往后可就愈不容乐观。
李洵擡手将大氅拢紧,复又慢慢开口,“顾中丞顾宴安,吏部尚书胡咏思,吏部侍郎张老先生,大理寺卿谈阳舒。”
“各位看看,哪一位合适?”
殿内阒然。
座下相公一时面色难看,圣人压根就未将五皇子的老师看得多重,这哪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怕是随意抓阄得来的人。
顾宴安虽是站在五皇子这边,可性子哪里是能与李由林较量之人,怕是只会冷着脸反过来斥责五皇子。
再说胡咏思每日嬉笑的墙头草一个,是个贯会当甩手掌柜之人,五皇子在他手中怕是能养成个油嘴滑舌的模样。
更不必说张老先生,虽是历经三朝的元老人物,真要是作为五皇子的老师也是能堵上一堵旁人的嘴,可老先生的身子是比圣人还令人忧心的程度,一月又能来宫中几日。
最后剩下的那位,便是真的无话可说,他谈阳舒前一月早已告了长假,圣人这是拿着他的名号来充一充数吗?
外头是乌云密布,内里这个时辰也未点灯,便是阴沉发暗,李洵只当没瞧见相公们的脸色,反问一句,“诸位瞧瞧哪一位合适?”
座下撇头无声,有些人扬唇,有些人面沉。
良久,才有相公硬邦邦地开口,“陛下不若,再选上一些。”
李洵手一挥便道:“那你们提,朕听听。”
虽得了陛下一句准话,可于大殿之上叫他们选出个人来,一时也令人左右为难,暗地里商议和明面上交谈是不同的。
中书的几位相公皆皱眉绞尽脑汁,既要不选上支持宗室子的朝官,又要脑子灵活敢与李由林相斗,更重要的是,最好这人能听他们的令行事,与他们捆在一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