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她虽从青云路上跌落 > 银鞍照白马

银鞍照白马(2/2)

目录

八月初,是真出了大事。

纯宗皇帝在日影刚斜时还召集了几位朝臣和皇叔游船至太液池仙岛上,宫人们慌忙布置着,连台子上的隔夜露水都还没来得及扫干净。

只不过,皇帝前脚刚登上仙岛,后脚就是八百里加急。

好在中书门下、御史台这些位于宫城内的衙署里一众官员都还没能散衙。

纯宗皇帝又乘船上岸,命金吾仗院鸣鼓,当值的朝臣也就匆匆又赶往宣政殿中。

吐蕃老赞普去世,布德太子继位,于是直接向凉州一带发兵。

另外布德来了封亲笔信,里面讲述了齐王李瑨在宫巷当众羞辱自己,并要求纯宗皇帝将李瑨交出来为人质。否则将在太子册封前攻入长安城。

叶容钰听到消息后一路跑着赶去承香殿,可皇后却破天荒的被请到了宣政殿,据说钱暄来请的时候连銮驾都带来了。

叶容钰到偏殿值房大概睡到后半夜,直到听见仪仗声鸣瞬间惊醒。紧接着便是捋顺袍服,束紧革带,把头发盘于头顶再扣上官帽。

“殿下。”

叶容钰破门出去后一路小跑,赶在皇后上台阶时跟了上去。

此时郭皇后已显示出疲态,一向强健的身体也像快崩塌的大厦一样摇摇欲坠。

进入殿内后,郭皇后屏退了除叶容钰与郭姑姑以外的所有人。

“太子册封暂缓了。”

叶容钰观察着皇后神色,按道理这是一件好事,但郭皇后似乎并没有太多高兴写在脸上。

等了片刻,叶容钰主动开了口,“那殿下可还有其他打算?”

郭皇后摇了摇头,目中有些失神。

“吐蕃竟发动了二十万大军,有破竹之势。”

“二十万?”

过了片刻,郭皇后缓缓开口,“安西、北庭尚有我郭家子弟,可肃州一带战况不利,频频后撤。”

说罢,郭皇后捶胸落泪。

当年唐廷为隔绝吐蕃与突厥往来,防止他们连手犯大唐国土,由此设立了安西、北庭都护府。于是凉州、肃州、甘州就成为沟通都护与唐廷的要塞。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天下兵马多在四方藩镇。若是万一吐蕃占领其中一地,藩镇援军若迟迟不到,那都护府就会孤立无援。

而且出乎意料的是,北庭都护以北方向的一只铁勒部落,他们率先发起攻击,北庭都护本为速战速决以防吐蕃夹攻,于是悄悄从河西一带调了三万援军北上。

结果这消息被吐蕃人获取,他们趁河西一带空虚,率二十万兵攻入。

远在长安对前线战况并不十分清楚,只是越是未知也越是担忧。

任何漂亮话在此时都会显得苍白又多余,叶容钰只能跪在郭皇后身前,将手帕齐眉奉上,等着郭皇后需要时接下。

她陪着皇后熬了后半夜,听着殿外风吹树叶发出簌簌声响,听着流水潺潺不知终汇何处。到日出时分,郭皇后才勉强睡下。

叶容钰照常去当值,到中午时,翰林院便有了消息。

肃州城因长期粮饷不足,军心涣散,已然失守,据说布德赞普的牙帐就驻扎在祁连山下,他要亲自指挥这场针对大唐的战争,以报当日的羞辱之仇。

这件事引起了不少将领士兵的不满,以哥舒晦为首的藩镇将领联合着上书朝廷:

“当押送齐王至赞普牙帐为质,平息战乱。”

“齐王当身先士卒,驻扎军前,以鼓舞士气。”

“齐王无拳无勇......”

连续翻阅了几道奏折,纯宗眉头越来越皱得深,最后读也读不下去,将奏折狠狠摔在桌上。

“李瑨,你留下。”

“其余人,散朝!”

天威震怒,大臣们纷纷退却。

皇帝沿着御阶绒毯走了下来,平日里的沉稳的李瑨突然慌了神色。

“李瑨,你当真是主动挑衅,与布德起了争执?”

“父皇,儿臣知错了。”

李瑨跪下那刻,膝盖落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

“混账!”

皇帝一脚将李瑨踹开,由拎起李瑨的衣襟狠狠抽了一巴掌上去。

内侍江贺吓的不得不冒死从梁柱后冲了过来,跪身挡在了李瑨前面。

“陛下,千万息怒啊!”

“李瑨,你看看你自己,可有半分储君的样子?”

“父皇,儿臣知错,请父皇责罚。”

“李瑨,朕本以为你是最像朕的孩子,你当朕不知道吗?就因为布德一句话,你就与他大打出手,撕扯在地上像个什么样子!你平日里的克己自持,都被狗吃了?”

皇帝平息了半晌,“江贺,你去传旨,取消太子册封礼。另外,让汪贞夏别在东川待着了,让他带着人北上去做支援。”

待皇帝回到后寝,江贺才将端跪着的齐王扶了起来。

“殿下,圣上也只是一时气恼,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江贺心想,今上一向仁厚,对毛躁莽撞的宫人尚且都不会出手,想必这回是真的气恼。

李瑨一把推开搀扶,“你懂什么?这全是父皇对我的教导,是我一时糊涂,致使天家颜面尽失,受了不少朝臣的弹劾。”

李瑨先是朝着龙椅重重磕了个头,之后平稳起身,一甩袖子便阔步离开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