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他对四舅的记忆力很有信心(1/2)
第079章他对四舅的记忆力很有信心
殷诵将人皇的话理解了个七七八八。他现在颇有恍然大悟之感。
殷诵猜想当年父亲走火入魔时发生的事情,和自己从前设想的出入极大。
殷诵心里琢磨,如果他的理解没错,实情是父亲走火入魔时,母亲人不在昆仑山,而是在西蛮。母亲巧合触动了五彩神石变幻成的阵法,被传送到了九仙山,刚好送到走火入魔的父亲面前……
殷诵微微皱眉,总觉得这个发展哪里怪怪的。他不禁将全部精神集中到三位圣人老爷脸上。少年的眼里充满了期望。
黄帝回头,向人皇看去:“老爷可知道,这孩儿的母亲是谁?”
出乎众人意料,伏羲老爷子微微摇头:“我只能推算到,这小孩儿的出生,与我阿妹留下的五彩神石有关。更具体的,似有高人遮掩天机。我已是卜算不能。”
炎、黄二帝闻言,神情一震。两位老爷清楚得很,当今世上,有能力在伏羲老爷面前遮掩天机,除了上天,便只有那位下落不明的女娲族初代族长,世上第一位被天地承认的人皇了。
轩辕黄帝与神农炎帝神情讳莫如深,两位圣人不约而同跳过了这个话题。
人皇笑着对殷诵说道:“我看你不是愚闷之人,不妨前往西蛮,顺藤摸瓜寻找身世真相。你是因那块五彩神石而出生,你到了西蛮就能够感应到它的所在。”
殷诵掩去眼底的失望,点了点头。其实不用人皇老爷点明,他也会去西蛮寻找母亲的线索的。
炎帝瞧着殷诵失落的模样委实可怜,十分亲切地问他这趟寻来芙蓉山,是为了什么。
殷诵连忙将自己不满诸多亲友的名讳,出现在封神榜上这件事和盘托出。殷诵直言希望黄帝老爷能帮帮忙。
轩辕帝没有立刻答复殷诵,而是拈着棋子沉思。
对面盘腿坐着的神农氏在棋盘上落下一子,缓缓说道:“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你我出身人族,如今生机已显,怎可轻易放过?”
黄帝从善如流,微微一笑:“大哥说的是。”
黄帝从袖袋中掏出一块精石,丢入殷诵怀中。殷诵忙不叠地将精石接住。
黄帝笑着对殷诵介绍这块圆柱形的淡黄色透明精石:“这是孤在人间为帝时,用来涂抹错字的一块雌黄。你且拿去用吧。”
殷诵当即明白了黄帝的用意,连忙就要下拜感激这位老祖宗。没想到,老爷子又从腰间摸出一块金牌,再次往殷诵这边丢过来,却不是落进他的怀里,而是直接系在了他的腰间玉带上。
殷诵不由得朝着这块金牌看去。
炎帝笑道:“你先祖怕你回去,那监守官不肯再让你进封神台呢。这块腰牌是你家老爷当年领兵打仗时传令用的腰牌。你戴着它,柏鉴不敢为难你。”
殷诵闻言,直接跪到地上,朝着老祖宗拜了拜。炎帝这番话分明是在告诉他,凡是黄帝旧日部将,看到这块牌子,都不会与他为难。
说不得,他还能拿这块腰牌做背靠,让这些部将替自己做事。
黄帝见殷诵没有提出完事后将这两样东西送回来,不禁满意地颔首。老爷子他啊,就喜欢有野心有抱负的人。
殷诵拜完礼后,抱着忐忑的心,大着胆子向先祖请求道:“将我父祖姓名从封神榜上抹除,也只是保得小子这些亲人。但是天庭一旦成立,只怕人族头上无端多出一重‘天’来压迫。”
上首三位圣人齐齐转头,将目光落在殷诵的脸上。
神农欣然笑着对黄帝说道:“这小子当真有我们当年的风范。”
黄帝笑容满面,对殷诵越发的满意。他半点没有谦虚地接受了结拜大哥赞美的话。
黄帝和颜悦色地对殷诵说道:“你且先去将亲人的名讳抹除。至于天庭之事,还不是现在的你能涉入的。”
殷诵心中也明白,这件事不是自己,至少不是现在的自己能动心思的。他说出这番话,主意是试探三位圣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如今试探一回,结果让他安心了一分。三位圣人虽然没有拿出对付天庭的办法,但是从三人的神态与言语可以判断,他们依旧是站在人族一方的。
来此的目的超额达成,殷诵本应该立刻离开。但是他犹豫着,往炎帝那边多看了两眼。
神农氏立即明了,这小孩儿这一趟不止是找自家义弟。
炎帝颇具趣味地询问起了殷诵,是不是也有事找他。
殷诵微微点头,十分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一直听别人说,老爷是中医药鼻祖,著有《神农本草经》。我想抄录一份,在人间推广。”
“如今大商各处战事不断,百姓劳苦困厄,偏偏医者缺乏,百姓一旦生病,根本找不到巫医为他们治病。”
“倘若能将《神农本草经》推广,百姓认得出药草,知道药效,他们生了小毛病就能自己采药治病。如此可以减少很多人小病拖成大病,久病不愈,白白没了性命。”
炎、黄两帝听闻殷诵的解释,相视一笑。
神农笑着回道:“难为你小小年纪,已能看见平民百姓的困苦。何须你在此抄录?这卷书直接交给你就是。原本就应该给你一样见面礼的。”
神农话音刚刚落下,殷诵的眼前已经凭空出现一大卷白绸做成的书。整卷书落在地上,横在殷诵面前,竟达到了他的腰部那般高度。
殷诵连忙将这卷《神农本草经》收进储物袋。
人皇伏羲刚刚好编织完藤篮,干脆将它抛给了殷诵:“这篮儿送你,权做我的见面礼吧。”
殷诵再次感谢。他将几样礼物收好,没有继续赖在火云宫。在黄帝一句“你且做自己事去吧”后,殷诵恭敬地行礼,退出了洞府。
殷诵离开火云宫,在洞口遇见了先前引他进去的童子。
那童子看见殷诵,尤其是看到殷诵腰间系着的金色令牌,脸上的笑意更胜方才。
童子走到殷诵面前,准备亲自送殷诵到山下。显然,殷诵上山的过程都被这名童儿看在了眼里。
殷诵摆摆手,先行谢过童子的好意:“你将我带到崖边就好,我有办法自己下山。”先前上山,要表示诚意,他才会一步一步靠着两条腿爬上芙蓉峰。如今下山,他大可不必如此费周章。
童子眼中流露出好奇,没有固执地要亲自送殷诵下山。
童子依言,将殷诵带到崖边,免了他又落进迷阵的尴尬。
到了紫芝崖崖边,殷诵转身,向童儿道别,然后张开背后的钢铁翅膀,一跃飞出了紫芝崖。
童子看到殷诵背后忽然长出“翅膀”,眼睛亮了亮。
童子常年跟在三位圣人老爷身边,眼界不同寻常。他一眼看出殷诵这对翅膀,不是什么先天、后天的法宝,只能算是凡间铸造之物。
正是因为这对翅膀,不是法宝,却能让人如鸟儿一般翺翔天际,自由行动,才叫童子惊奇。
童子站在崖边左顾右望,见四周没人,竟然欢快地就地蹦了两下。
殷诵乘着风,不过会儿功夫,已从峰顶落到山脚下。
申公豹看到殷诵安然回来,暗中松了口气。殷诵此行,并非没有危险。芙蓉峰上的猛兽就够殷诵这样的肉体凡胎喝一壶的了。
殷诵看到千里眼和顺风耳站在申公豹身旁,立即走上去询问两鬼,有没有把他的话带给他的父亲和东海龙太子。
两鬼连忙点头,给了殷诵肯定的回答。千里眼说道:“是太子殿下命我兄弟两人前来服侍殿下的。”
殷诵明了,心中涌起一抹暖流。殷诵越发下定决心,前往西蛮,找出母亲的下落。他要给父亲一个惊喜!
申公豹听说黄帝老爷竟然将生前的传军令牌交给了殷诵。身背宝剑,头戴青巾的道长不禁抚掌大笑起来。
申公豹告诉殷诵道:“老爷当年与蚩尤大战,不知有多少能人异士主动投靠。如今,这些异士尚有不少活在人间。便是阐教与截教内就有许多。待封神台事了,贫道就去与殿下将这些人慢慢寻来。”
殷诵回道:“不急着让他们来见我。只透露些消息给他们就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