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2/2)
县衙吃饭的人数渐多,眼看原来的厨房和膳夫不够用了,陆久安另辟了一个地方,作为县衙的公共食堂,专门为这些在职员工提供饭食。
隔天封敬按时到食堂报道吃饭的时候,陆久安险些没有认出他来。
因为封敬考虑到未来要与炉火打交道,担心哪天不小心把胡子给点着了,怕引火烧身,把蓄了几年的胡须给刮了。
那胡子本身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得道高人,以便拉客赚点法事钱,如今没了后顾之忧,自然就用不着了。
众人都没有想到,封敬道长茂密的胡须背后,竟然是一张人畜无害的娃娃脸。刮了胡子后,他整个人年轻了十多岁,仿佛一个刚及冠的稚嫩青年。
衙差差点以为他是哪家来蹭饭的小子,毕竟县衙的员工食堂现在可是享有盛名的,不仅环境整洁,饭菜足够,甚至味道也是一流。
若不是封敬及时拿出员工工牌,食堂的大婶恐怕就要将他扫地出门了。
陆久安看着这张极具欺骗性的脸,不确定道:“封道长?”
“是在下。”
“你虚报年龄了吧?”
封敬忿然作色,鼻子翁动,没有胡子遮挡,完全失去了威慑力,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小奶猫。
“本道已经过了而立之年,虚岁三十四。”事关男人门面,封敬一点儿也不想被小看。
陆久安大为稀奇,三十四岁,看起来倒比韩将军还要小好多。
话说回来,韩致少年成名,浑身上下威严可畏,普通人轻易不敢与之对视,也不知道今年多大了。他与对方称兄道弟的,他不会也三十多了吧。
过了五天,工艺板块的考核也结束了,只有一人通过了考核,便是那位冶炼的打铁匠。
打铁匠的考核内容由谢怀凉提出来的,他对此早有自己的想法,在考核当日,谢怀凉给了他一张图纸,图纸上画的正是那挂钟运行组件里的几个零件,要求他按比例放大做出来。
打铁匠呈上作品后,谢怀凉看了很满意,当即就给了他10分的满分,三个考核官平均分算下来,打铁匠顺利通过。
如此一来,第一拨人才资格考试便全部结束,不得不说,虽然方式很粗暴,效果还是很理想的,陆久安为应平斩获了不少人才。
学历型人才是最多的,一共有26个秀才,他们本就多为寒俊,家资不济,陆久安许以这么多的诱惑,足够吸引他们长居应平。
秀才以上的士子便没了,不过陆久安已经心满意足,只是举人进士而已,来日方长,可以慢慢培养嘛。
技术型人才方面,得了两个医学系、1个工科系、3个艺术系,那3个艺术人才里分别主音律,丹青,书法,擅长运动的暂时没有。
除此之外,就是陆久安招录的农学系、化学系和财务管理系了。
对比刚到应平时那种要什么没什么的窘态,现在已经称得上是人才济济了。
天气渐渐冷下来,寒风萧瑟,那棵500年的银杏树叶子已经全部掉落,只剩光秃秃的枝杆。
地上铺满了厚厚的落叶,远远看去犹如一张金黄的织毯。
小厮握着扫帚“莎莎”地将落叶扫作一堆,一阵风吹过来,落叶四处乱飞,扫了一下午前功尽弃。
陆久安同衙役班组每天雷打不动地进行晨跑,小伙子年轻火气旺,其他人已经裹上厚实的冬衣,依旧冻得手脚冰凉,他们身着一件单薄的秋衣围着县衙两圈跑下来,反倒热得汗流浃背。
陆久安身上已经有一层薄薄的肌肉,个子也冒了一小节,此刻扎着高高马尾,站在身材高大的韩致旁边,流着汗微微喘着气的模样,直把路过的婢女看得脸红心跳。
“这才是男人该有的样子嘛。”陆久安曲起手臂看了眼效果显著的肌肉,又伸手捏了捏韩致背上的肌肉:“不过还是韩大哥的硬一点。”
韩致全身一僵,不着痕迹地退后一步。
“你这样正好。”
陆起不甘落后:“大人,我也长高了。”
他被陆久安牛奶鸡蛋的灌着吃,变化是最大的,一天一个样,现在个头已经窜到了陆久安的下巴。
他才15岁,照这样下去,未来说不定会超过陆久安。
陆久安摸了摸他的头,像老父亲一般,有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欣慰之感。
“走吧,去食堂吃早饭去吧。”
衙役们成群结队朝食堂走去,食堂负责打饭菜的都是县衙里曾经干扫地抹桌子这些活计的婆子,他们可不像学校食堂大妈一样手抖,打的饭菜分量十足,如果县衙员工觉得还没吃饱,随时可以添加。
食堂建成之初,陆久安还是单独开的小灶,后来为了深入人群,也跟着吃大堂菜,不得不说,这招来的厨子确实很有一手。
陆久安端了一碗清粥,捡了几个小菜,刚在韩致旁边落座,突然听到“咚咚咚”三声巨响。
“什么声音?”
“咚!”
“咚!”
“咚!”
短暂停顿之后,声音锲而不舍地重新响起来,一声高过一声,沉重而绵长,从县衙大堂升起,穿过清晨的滚滚迷雾,直击在场所有人的耳朵。
衙役哗地放下碗筷,接二连三地站起来,赵老三大喊:“有人在敲堂鼓,所有皂吏立刻集合。”
堂鼓一直呈放在县衙的大堂,用来百姓击鼓鸣冤,除开陆久安暴怒整顿衙役开堂那次,这面鼓就如一个沉睡的审判者,从来没有响起过。
现在,它响了。
应平如今日臻变好,何人击鼓鸣冤?
陆久安早饭也不吃了,当机立断:“集合,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