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群狼环伺 > 吹箫

吹箫(2/2)

目录

三千丝毫没有怀疑姬兰玉的话,他知道姬兰玉不会故意骗自己,而能令她如此忧虑的事情,定然也不仅仅只是两三分猜测那么简单,姬兰玉不是那种自作多情的人,她都认为姬明成对自己有心思,那么可信度就有八成以上。

“你说,摄政王他如今在朝堂上呼风唤雨,要什么女人没有,为何非得盯着我呢?”姬兰玉愁眉不展,觉得自己身上的烂桃花也实在太多了。

她第一次喜欢的人去了边关就没回来了,或许早已不在人世,还给她腹中留下一个孩子;第二次喜欢的人屡屡被旁人针对,对方没有自保的能力,两人的婚姻便只能不了了之;现在又发现自己的亲堂兄喜欢自己,且很有可能对皇帝有不臣之心……

她这运气未免也太差了!

三千沉默了一会儿,实事求是道:“长公主花容月貌,摄政王从小不在京城长大,对您没有兄妹之谊,乍然相见心生爱慕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我是他妹妹啊!”姬兰玉知道倾心于自己的男儿不少,但这也不应该包含她的亲兄长,“母后都说他心思深沉,看他在朝堂上翻云覆雨,怎会在儿女情爱上糊涂到这个地步?”

三千心中一动,忽然觉得姬兰玉所言也不无道理。

三千来京城是为了报仇的,必须步步谨慎,因而在进京之前,他就已经靠着自己布下的情报网将朝堂上的所有重要人物都打探了一遍,包括他们平生的大致经历,所遇到的重大事件,以及家庭关系,他都早已了如指掌。或许有些太过隐秘的家私他探听不到,但明面上能打听到的消息,他都打听过了。

这其中就包括摄政王姬明成。

在他之前打探出的消息中,姬明成的身上是存在着不少疑点的,他此前并未细究过,但现在看来,一定是有什么被他忽略的事情。

第一条疑点,依照三千打探出来的消息,姬明成实际上与自己的父亲肃亲王并不亲近,曾经老王府里的下人们都能看出来,他们父子之间虽然算不上势如水火,但多数时候也总是形同陌路。且姬明成作为府中最为名正言顺的嫡长子,本应该早早被请封为世子,但肃亲王一直拖着,仿佛忘记了此事一般。

直到后来肃亲王的几位庶子都出了意外,他自己也缠绵病榻,他们父子之间的关系才好像突然亲密了起来,这主要表现为姬明成总是衣不解带地在床前照顾父亲。

正是因为姬明成的这份孝心,才让先帝格外欣赏自己这个子侄,不仅在弟弟去世了之后亲自封他为王,还在临终前把摄政王之位托付给了他。

而奇怪的就是这一点,先帝夸赞摄政王孝顺,京城里所有百姓也都知道摄政王孝顺,而这么一个以孝闻名的人,却在前面的二十多年以来与父亲关系冷淡。他的孝心仿佛只有京城里的人能看见,所以三千有理由怀疑这其中有故意做戏的成分。

第二条疑点,便是摄政王那几个庶弟所遭遇的意外了。据说肃亲王还在世时,他对自己的几个庶子都挺宽和,比起姬明成这个嫡长子来说都要亲近的多,所以那几个庶子被养得不错,个个能文能武。

而就是这么三个颇受重视的王府公子,却能在短短一段时间内接连出事,还正好是姬明成从军营里历练回来的时间点,这就比较耐人寻味了。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三千有理由猜测那三个庶子的死伤与姬明成脱不开干系。

第三条疑点,便是姬明成父母二人之间的关系了。

姬明成的母亲肃亲王妃在嫁给肃亲王之前只是一个小官之女,但却有倾国倾城之貌。据说当年肃亲王对其一见钟情,不顾门第的差距也要将她娶进门,且在新婚的三年里独宠王妃一人。

可在新婚的第三年,王妃生下了姬明成之后,他们的夫妻关系就突然冷淡了起来。在之后的几年里,肃亲王纳了几个妾室,还有了庶子。

不过王爷和王妃关系冷淡这件事就只有他们府内的下人了解一二,在外人眼里,王爷还是极为爱重王妃的,起码在公共场合很给王妃脸面。那几个妾室虽然生下了庶子,但都无法与王妃相比。

在外人看来,王爷对待王妃还是很情深意重的。但为何之前王爷对待王妃钟情,却在王妃生下姬明成之后突然冷淡呢?若说是王爷不喜欢儿子,那他为何又挺宠爱自己的几个庶子?

三千之前从未细思过这其中的关窍,今日因为姬兰玉的几句话,他试着将这些疑点串联到一起,便发现这些看似毫无理由的不同寻常之处,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可能性。

——如果姬明成不是肃亲王的亲生子呢?

如果姬明成真的不是肃亲王所生,那么他与父亲感情淡漠的原因便能找到了,而肃亲王在王妃怀孕生子后感情淡化的理由也一并有了答案。

因为不是肃亲王的血脉,所以姬明成即使是唯一的嫡长子也迟迟没有被请封世子;因为肃亲王妃生下了不属于王爷的孩子,所以王爷恼怒,开始冷落王妃;因为姬明成与他的那些弟弟们并无真正的血缘关系,所以他才能毫不手软地算计他们的性命……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姬明成喜欢姬兰玉这件事也并非是真正的兄妹不伦了,所以他才会那样没有心理负担地屡屡撩拨。

三千知道,自己的这些猜测毫无根据,或许只是他多想,但怀疑的种子一旦在心里生了根,便再也无法轻易抹去。除非他能找到足够的证据证明他的猜测是错误的,否则他便无法忽视这种可能。

“三千,你在发什么呆啊?”或许是三千沉默了太久,姬兰玉都失去了耐性,她忍不住撇撇嘴,流露出不满的样子。

真是的,明明是三千说了要替她分忧,她才把这些心里话告诉他的。结果三千白白听去了她的秘密,却一点儿招都没有帮她想出来,自顾自地坐在那里发呆,也太气人了吧!

姬兰玉已经因为姬明成的事情憋闷好几天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倾诉的人,情绪找到了宣泄的档口,对方却好像在走神一样,压根没有用心听她倾诉,也难怪姬兰玉会有小脾气了。

“你还没有回答我,如果你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姬兰玉气鼓鼓地追问着。

“抱歉,长公主,奴方才走神了。”三千斟酌着回答道,“奴只是在思考,若奴真的是个女子……奴知道了奴的亲堂兄爱慕于奴,应该会首先怀疑那位堂兄的身世,或许他根本就不是奴的兄长呢?”

“嗯?”姬兰玉从未往这个方向思考过,“你是说,摄政王有可能根本不是我堂兄?他是冒名顶替的?”

但是怎么可能呢?当初姬明成与肃亲王一起进京,有不少百姓都亲眼目睹,何况他们身边还跟着那么多下人,旁人怎么会有机会冒名顶替呢?连先帝都认可了姬明成是他的侄子,还对他委以重任,那姬明成的身份不应当有疑问才对。

“长公主,据说摄政王与老王爷一起进京时,老王爷已经缠绵病榻,口不能言。”三千提示道。

“可老王爷身边还有那么多下人,就算他口不能言,若是有人冒名顶替了老王爷之子,下人也能看出不对劲,断然瞒不过先帝。”

“那若是摄政王自小就被充作老王爷之子了呢?”三千假设道,“或许老王爷也发现了端倪,所以当年才迟迟没有为他唯一的嫡子请封世子……”

三千这种假设有一定的可能性,但姬兰玉还是觉得不妥:“若老王爷早就知道姬明成不是他的亲儿子,那他断然不会将姬明成当作自己的孩子养大……皇室血脉不容混淆,老王爷怎会任由他人占了自己嫡长子的位置?”

“可据说老王爷当年极其宠爱王妃,若是为了维护王妃的颜面,他引而不发也是有可能的。”

姬兰玉还是觉得荒谬。

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种可能性,如果姬明成不是她的亲堂兄,那他胆敢觊觎自己的行为也就有了解释。

“长公主,为求稳妥,您还是派人查探一番最好。若摄政王真是您亲堂兄,那他就是不孝不悌胆敢觊觎自己的皇妹;若他不是,那他就是混淆皇族血脉,更是罪不容诛!”

姬兰玉思忖了一番,慎重地点点头:“你说得不错,那我就安排人细查一下。”

若能查到摄政王的把柄最好,若查不到,姬兰玉也不会任由摄政王痴心妄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