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alpha太爱我了怎么办 > 王子的水星

王子的水星(1/2)

目录

王子的水星

水星,距离地球一亿光年外,上面居住着4500万abo原种人。

水星子民崇拜月亮,信奉月神,自称月亮的后裔。

蓝色的月亮花是圣花,月圆之夜绽放,传说至纯至净的魂魄可常年点亮花火,驱邪除恶,纳福招安。家家户户栽种月亮花,在庭院的天井中,阳台的花架子上,以及窗户上的花盆内,都种着月亮花。

一般人的家里,花开三次,一次主人出生之时,一次命定之时,一次魂飞魄散之时。

水星子民信奉月亮花,是有历史可追溯的。水星开国皇帝为首圣皇,开疆扩土的年代中,首圣皇统领百万雄兵,燃烧起圣洁的月亮花,先辈们手举火炬,在熊熊的花火之海中灭了海中恶龙、湖泊邪祟、子夜梦魇,创立了水星之国。

子民们尊称后世君王为圣皇,皇位世袭了十六代。

到第十七代,按理说,储君应该是长子李文昌,但是最后登上皇位的,却是一开始任何人都不看好的第七子李炎。

前六位皇子,大皇子根基稳重,聪明博学,十六世一心栽培他成为一个明君,可是,长皇子却变成一个修仙练道的主,整日里专研五行之术、丹药之法,欲研究出长生不老之法。

而二皇子和三皇子是双生子,与大皇子一母同胞,他俩天生体弱,生下来几个月后,大大小小的病不断出现,药不离口,靠着圣医馆的官员们配的草药吊着一口气,说不定哪天人就没了,他们俩个不适合当储君。

至于剩下的三个皇子,两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热衷于狩猎、投壶、钓鱼、设宴玩乐。

六皇子更不像话,是个天生的情种,不爱江山爱美人,画的一手的好画,寝宫中莺莺燕燕,管弦丝竹不断,他只羡鸳鸯不羡仙。

有了以上几位皇子的衬托,七皇子脱颖而出。

第七子李炎,颇具慧根,极其地聪明,他不仅学识过人,相貌也十分地出众,明眸酷齿,挺拔矫健。他唯一的缺点,就是出身不好,他的生母是个宫女,生下他后没几天便撒手人寰,留他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凄凉的宫中。

一无生母照拂,二无强大的王族势力充当靠山,李炎在宫中的日子着实过得不怎么好。

平日里受皇子们的嘲讽揶揄也就罢了,连宫里的管事太监和嬷嬷也敢拿话噎他。

众人瞧不上他,认为他不可能登上皇位,即便前面六位皇子不着四六,不一样,其余皇子的生母身份高贵,要么是五大王的嫡系,要么是朝中一品以上大员的直系,外貌和实力并存。

圣皇以国事为重,鲜少管理后宫之事,除了对长皇子上心一点,其余子女的情况不怎么了解。

圣皇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个孩子,当然也不可能知晓后宫之事,后宫全凭皇后掌管。

皇后安排七皇子辅助长皇子读书,说好听点,辅助长皇子读书,说难听点,其实就是让七皇子当一个书童,督促长皇子学习。

如果长皇子每天没有写够一篇2000字的文章,没有在书籍上标注备注和思考,到了晚上,皇后宫内的嬷嬷没好脸色地前来,找六皇子兴师问罪。

没办法,七皇子只好代为写文章,写批注。

某日,圣皇心血来潮,想到学府中去一趟,看看皇子们的读书状况。圣皇吩咐,绝对不要通传,不允许告诉任何一个妃嫔,免得他们事前有所准备。

这一去不得了,彻底改变了第七子的命运。

一心修仙练道的长皇子,昨晚上梦游太虚之境,精神消耗太大,他吃完糕点,喝完茶水,困意袭来,不一会儿就趴在桌子上倒头大睡,桌子上三摞高高的书,挡着他,替他打掩护。

大学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当到了月底,大,大学士需要汇报各位皇子的读书状况,大学士向圣皇禀告时,每每都一样的说辞,夸赞大殿下读书刻苦,努力勤勉,借阅的书都写了备注,从来没有人那么细致,几乎页页都有批注。

圣皇抵达学府之时,大殿下鼾声震天,圣皇听得实实在在,他还纳闷哪个皇子如此懒惰懈怠,没料到,居然是他最最看重的长子。

圣皇愤怒至极,走过去,准备向长子发难。此时,一个一身素衣的青年进入圣皇的视线,青年紧靠大皇子坐着,正认真地书写什么东西,他太专注了,竟然没有意识到圣皇驾到。

圣皇越看,越觉得青年脸熟,很像他年轻时的样子,神态坚毅,专注稳重。圣皇举起手,示意任何人都不要出声,免得惊动到了青年。其余的皇子们吓得跪在地上,只有七皇子一个,提笔书写一个快要完成的文章。七皇子的好友,伯王的二子,潘昌,在学堂的最后一排,眼瞅着圣皇驾到,可李炎还坐着不起来,被治一个不敬之罪可如何是好。

文章一写完,七皇子放下笔,擡头看到高高在上的圣皇。平常,他只在仪仗队经过时才见得到父王,他跪在众多王子的后排,穿着简单料子的衣服,别人见到他,不会把他当成皇子,而是下等的宫人。

七皇子给圣皇请安,圣皇此时才反应过来,这名书童打扮的青年是自己的第七子。圣皇问了问七皇子的生母,以及他十几年来的状况,回答到一半的时候,圣皇突然让他停下,不要再说,七皇子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惹怒龙颜,跪在地上请圣皇降罪。

圣皇赶紧拉起七皇子,告诉他,他没有说错话,之所以让他停下来,是因为此地不适合长谈,圣皇让他准备一下,到圣书房宫中俩人再好好交谈。

单独召一名皇子到圣书房,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七皇子惴惴不安,不知该如何应对。他没有任何靠山,他宁愿父王没有要单独召见他,皇后,诸多有背景的妃嫔,这下定把他看作眼中钉,以后少不了给他下套子。

此时,潘昌鼓励他,迎风而上,不要畏首畏尾,任何时候,自己都会站在他这一边。

潘昌是伯王的二子,虽然母亲也是王室后裔,但是,是旁系分支,不是正统王族,他的境况与七皇子类似,两人惺惺相惜,英雄惜英雄。

潘昌个头身材与李炎差不多,他让贴身奴仆把自己最好的衣服拿来,给七皇子换上,并将母亲给他的青玉簪子别在李炎的发髻上,见圣皇,绝对不能寒酸,要鲜鲜亮亮的去。

这一去,就是两个时辰。

潘昌焦急地等候在圣书房宫外,时值满月,宫巷中的月亮花开了,他心里不安,月亮花开的时候,只有两种情况,大喜,大悲,他担心李炎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过了没多久,太监们推开门,七皇子一脸凝重地走出来,见到潘昌的当下,七皇子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掉。

潘昌以为,圣皇是不是追究李炎替长皇子代写文章一事,李炎嘴笨,虽然肚子里全是墨水,但嘴巴却不会说,没少吃亏,他该不会触动了龙颜,圣皇要把他驱逐出宫吧。

想了各种不好的结果,潘昌都没有想到,李炎非但不会被驱逐出宫,还被赐予了储君之位,一年之后登基。

此前的两个时辰内,圣书房宫中,圣皇一边听七皇子的叙述,一边潸然泪下,他既感动,又自责,后悔没有好好地照料第七子,让他吃了那么多的苦。第七子很像他,坚韧挺拔,不论日常作息,还是谈吐与人接洽,像极了他,跟他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他当即宣告,定第七子为储君。

潘昌万分雀跃,抱住七殿下,高兴地在宫巷内大喊,他比七殿下还激动。

于是,在十六世的一千年统治结束后,也就是学府之事的十七年之后,七殿下继承大统,登上皇位。

十七世运筹帷幄,文韬武略,登基第一年平定了黑海的崛起蛟龙,子民们称赞十七世,称他颇具首圣皇的风范。十七世未居功自傲,并未将此看作个人的功绩,而是众臣齐心协力的战果,尤其潘昌,没有他的辅佐,自己不可能二十岁登基,第一年就建功立业,受万民朝拜。

十七世重视潘昌,任命潘昌为丞相,授予他各大事务的决策权,让他统领百官,此举引来百官的嫉妒和愤恨。

潘昌坐上丞相之位不到一个月,朝中不断有大臣上书,参丞相一本,指控丞相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不仅如此,丞相还强行掳走平民百姓充兵,惹得金城满城风雨,怨声载道。

喧嚣甚上,五大王进宫,一起劝慰圣皇罢黜潘昌丞相之位,而为首的,却是潘昌的父亲伯王。伯王说,他那儿子他再清楚不过,从小工于心计,手段狠辣,是个残忍无情的人,这样一个人当上丞相,恐祸乱朝纲,导致民不聊生。

百官上书,五大王觐见,金城怨声载道,三方重压之下,圣皇心里打边鼓。李炎和潘昌一起长大的,潘昌的为人如何,李炎比任何人都清楚,说李炎徇私枉法,以权谋私,李炎根本不相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