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答题天渊虚境(1/2)
策论答题天渊虚境
至此,红尘崖的遴选完全结束,真就如千军万马行独木桥一般,最后只有十几人留了下来。
“各位,辛苦了。”熟悉的声音再度传来。
然而此番不再只是声音,只见崖上远远走来位仙风道骨的中年男人,他穿着一身银灰色宽袍,于林间款款而来。
随即望空和郎裕迎了上去,分别站在中年男人两侧。
说震惊其实也都各自猜到了,只不过心照不宣地没有挑明。
想来第一轮的筛选便是这几位先生的功劳,他们每天随众人一起,在镇子上四处溜达,经过多方考量,再以谨慎判断,各自选了一拨人上山,接下来便是让这些人真刀真枪地拼一场。
只不过,明明可以置身事外,两位先生又何必多此一举,亲自下场,参与遴选呢?
“哎呀,早知道这么精彩,咱们书院真该多办几场才是,一场哪够老头我看的。”郎裕扯着嗓子,意犹未尽地捋着胡须。
中年男人却不理他,朝着望空略微躬了躬身,随后淡淡道:“诸位请随我移步。”
接着他大袖一挥,似乎扭转阵法,只一瞬,众人便觉脚下陡然踩空。
叶真赶忙扶住术临汛,屈理和林用则是互相搀扶,踏空的感觉不过短短须臾,等到再次站定,他们发现自己竟已来到崖下。
这红尘崖是座险峰,位于群山峻岭之间,因此方才在上面的时候地势起伏抖险,这会挪到崖下,天光却被遮天蔽日的植被捂了个严实,昏黑一片。
然而身后传来微弱灯光,回头一看,只见崖壁上阴森森冒出个一人多高的洞口,拨开草木,洞口朝里弯折延伸,倒是一路都有烛光引照。
三位先生并不多言,只是擡脚朝洞中走去。
约莫行了两三里路,狭小的洞口竟豁然开朗,与此同时,咬耳朵、窃窃私语的声音开始不断从两旁传来。
这是一处非常空旷的地底空间,潮湿的山壁有冰凉的泉水流淌经过,着实缓解了适才崖顶的那场恶战带来的冲击,待了一会便沁人心脾,而山体中间,则是整齐地排布了十几条长案,每条长案各配一方笔墨,另镇着空白雪纸。
看来这会是该进行笔试考核了。
长案两旁被先生们的坐塌所包围,此刻这些坐塌座无虚席,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地打量被遴选出的这几个年轻人。
郎老头自顾自找了个空位座下,他人缘极好,才刚坐下便有人热情地和他交谈,好像是在打探方才遴选时的具体经过。
望空跟在中年男子后面,他挑了个安静的位置端坐,半眯起眼谁也不瞧,不知道是不是熬累了。
待中年男子上首坐定后,他终于开始介绍:“各位,吾乃‘紫薇书院’院长应堂泉,在座的皆是你们今后该尊敬的先生,方才各位的表现先生们都已瞧在眼里,对各位的实力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不过,”他特地顿了顿,接着强调道,“书院向来纪律严明,一旦踏入便不可私自外出或与外人随意沟通,所以,请各位先想清楚,若有俗事缠身,不如自行离去,书院不会阻拦。”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自行离去。
等了好半晌,应堂泉接着说:“好,既然如此,那么就请各位坐下来,入学前还有一道策论的笔试环节,不必担心,这只是针对你们个人做一个深入了解。”
“院长,”这时屈理和林用相互搀扶着走上前,“我们两个不识字。。。。。。”
不等应堂泉发话,坐塌上一位眉眼如玉的先生缓缓起身:“你们只管口述,由我代笔。”
和崖上的遴选相比,笔试环节颇为轻松,一开始是涉及个人的喜好与意向,诸如“进书院最想拜在哪位先生手下”,或者“认为自己最擅长的术法是什么”等等。
然而最后话题一转,竟是两道正儿八经的策论问答。
一道是“假如你是兰苍国主,该如何解决国破危机”。
另一道则是“针对现今中原格局,作出自己的见解”。
众人被这两道题唬得眼冒绿光,不知道的真以为是从前兰苍的官员科考。
现如今无论是赤夜还是大康,都已经取消了官员的科考制度,几乎人人都只追求术法上的精进,即使是挤破头来参加书院的遴选,也只不过是想在术法上更进一步罢了。
他们不知道,“紫薇书院”在这方面其实是面面俱到的,方才提议帮助屈理和林用润笔的,正是儒学先生曹勤,曹勤其人并非一味空谈的儒生,也绝没有文人相轻的坏毛病。
他一心只愁儒学的没落,在大康四处碰壁后,便毅然决然踏入“紫薇书院”默默耕耘,这么多年以来,曹勤也算带了批学生出来,算是勉强保住儒学的火种。
全场能答到最后的,只有三人,三人中,一观要比叶真和术临汛早一些住笔。
很快所有人的答纸被一一收走,先是送到应堂泉面前让他过目,接着便是落到适才参与润笔的曹勤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