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星(1/2)
飞星
“咚——”
天光微亮,阵阵锣鼓声便唤醒了宵禁之后的西坊市,时辰已到,坊市将启,依靠坊市谋生的人们纷纷从高大的坊门间鱼贯而入,秩序井然地开启新的一天。
叫卖早食的吆喝声、马蹄清脆的哒哒声、牛车车轮持续不断的轱辘声、身染晨露从城外乡间赶来的行人……
烟火气迅速弥漫了整个坊市,这是卫灵城数个坊市中都正在上演的画面。
魏巧兰也是这幅画面中人,她一身粗布麻衣,脚步匆匆,背脊微微佝偻,被风霜侵蚀几十年的面庞略显苍老,但她的神情却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欢喜。
“魏大娘,瞧你这模样,怕是缴完上月的税钱,手中还剩了不少吧!”
魏巧兰一家在西坊市经营了一处早食铺子,她原先拘谨,又无甚经验,来了此地三四年,才终于将铺子经营的像模像样,眼下日子也是走上正轨了,相邻铺子的伙计与她熟识,见她面上欢喜的从铺子前经过,便笑着招呼她。
魏巧兰只抿嘴笑道:“不剩几个铜板,凑合度日罢了。”然后便快步走进自家店铺,压低声音朝她那正忙着生火的瘸腿丈夫道:“当家的,上月的铜钱剩下来不少,我想着明日去魏氏寻路堂走一趟,你看呢?”
她虽是在问丈夫王老汉的意见,语气中却已然下了定论,心中开始盘算着午后去坊市转一圈,买些糕点吃食送去。
“是该去一趟。”王老汉性子有些温吞,只默默点点头回道。
现下已陆陆续续来了两三个人,坐到店铺外的桌子上吆喝店家,王老汉应了一声,一瘸一拐地走上前去。
魏巧兰见状走进里屋,将铜钱放进橱柜中收好,随即熟练又迅速地对着窗外卫湘侯府的方向跪下,恭敬的磕了个头。
“愿上天保佑魏娘子平平安安,长命百岁。”
昨日全城的人都目睹了飞舟破云而出的奇景,魏巧兰如今更加荤素不忌,同时朝各路神仙低声祈祷着。
虽然在她心中,卫湘侯夫人魏娘子便是转世投胎下凡来救苦救难的活神仙,但她也不能免俗的希望这位活神仙能长命百岁,在人间多多停留。
若非魏娘子怜悯,他们一家也活不到今日,从前年景尚可时,他们一家尚且可以靠家中几亩薄田谋生,可近些年老天爷喜怒无常,收成大减,缴税后余下的粮食养不活他们夫妻和膝下的四个孩子。
除了卖身进世家豪族的庄子为奴为婢或是拜入江湖门派做个洒扫弟子,他们这些贫困佃户实在没有活路。
可惜这年头就算是为奴为婢也不是那么容易,庄子选人也要相貌端正身无残缺的,魏巧兰看着身无残缺,实则右眼天生无法视物,王老汉又是个瘸子,白送给豪族富户人家也不要。
无奈之下只得将长女嫁入邻村的庄户,又想尽办法将二儿子卖进庄子寻个前程,好歹有个活路。
就是可怜她尚在襁褓的幼女,比起已经六岁有余更容易活下去的幼子,魏巧兰只能忍痛舍弃她。虽说湘州一向有溺婴的传统,可若不是真活不下去,又有多少人家会行如此歹毒之事,至少魏巧兰是如此。
所幸她遇到了下乡巡庄查账的魏娘子,那神仙一般的人物,不仅救下她的幺女,将其送入卫灵城中由魏娘子出资创建接近二十载,专门收养弃婴的魏氏寻路堂,还在了解他们一家的困苦后,为他们谋得在西坊市开铺子的机会。
幺女活了下来,他们剩下的三口人也渐渐过上了衣食充足的日子。
魏巧兰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妇,不懂该如何报答恩人,她原先并不姓魏,只是感念魏娘子再造之恩,笨拙地改姓魏,还为魏娘子供奉了长生牌,日日为其祈祷。
魏巧兰不指望能将幺女接回来,既然幺女是被魏娘子养活的,那她的命就是魏娘子的,长大后若能进卫湘侯府伺候在夫人身旁,便是天大的福气了。
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魏巧兰又对着卫湘侯府的方向拜了拜,脸上不由得生出几分笑意,随即起身,走出门外接待今日的第一批客人。
王老汉将盖子一揭,浓浓水雾带着香味升腾飘远,引来更多的食客,大锅中的面汤沸腾滚滚,他手脚麻利,将面条挑入几个土瓷碗中,顺手撒上几点碧绿葱花,一旁的魏巧兰便带着和气憨厚的笑脸,端着一碗碗热腾腾的汤面穿梭在食客间。
一位食客从坊外匆匆赶来,到魏巧兰的面摊坐下,狼吞虎咽一碗汤面后,餍足地放
“你们听说了吗?卫湘侯府出事了!”
这一句话像是投入平静湖面中的石子一般,迅速带起涟漪,周遭的食客行人在短暂的静默后,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卫湘侯府能出什么事?那可是堂堂侯府,皇家贵胄,那么多军爷看护!你这厮莫要胡言!”
纵然大周朝世族豪强林立,江湖门派众多,司马皇族又得位不正,不如前朝皇室一般天然拥有着无上权威,但卫湘侯仍旧是湘州名义上的实际统治者,卫湘侯府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湘州众多势力以及寻常黔首的心。
魏巧兰也是芸芸黔首中的一员,只是她所在意的,是那位恍若神妃的卫湘侯夫人魏娘子,乍然听闻侯府出事,她心中一惊,手上收拾碗筷的动作不自觉慢了下来,注意力放到那位言之凿凿的食客身上。
“我骗你作甚!我是亲耳听到在东坊市云清坊做事的姚三娘所说,今日一大早,侯府负责采买的管事便去了云清坊购了一大批白布!”
这话可把周遭围过来听食客说话的人吓得不轻,众人面面相觑一番,好半晌才听到有人小心翼翼轻声问道:“白布?”
“可是侯府要做白事……”
那食客见状板着脸点点头,颇为严肃道:“我听说,侯夫人今日一早,薨逝了。”
“砰——”
魏巧兰呼吸一窒,呆愣愣站在原地,残留着油渍面汤的瓷碗从掌心滑落,掉在地上登时四分五裂,造就一地狼藉。
周遭的议论声更加纷纷攘攘,比起卫湘侯,侯夫人在这些平头百姓中反而更得声望,因为自侯夫人入湘州的二十年来,她竭尽心力创建的寻路堂,是真真切切让许多人受益匪浅。
“夫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