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1/2)
第52章
052
林如海送完王大夫,余管家说车马已经安排好,问他什么时候去裴府。
贾政从京都送来的书信,除了说贾雨村已经补了应天府的空缺之外,也提到了户部尚书裴世英。
因着裴行简带着妻儿跟贾滟等人一起从水路进京,贾政借着感谢裴行简一路护送,给京都裴府下了帖子,亲自上门道谢。
窦世英年少时与当今圣人一起在崇贤馆读书,有同窗之谊。老太傅是东宫老圣人提拔的,入阁为相,又当了太傅。后来老圣人禅位,老太傅也就顺势向圣人告老还乡,将朝堂留给了长子窦世英和自己的学生。
贾家的祖先是开国元老,贾代善骁勇善战,世袭国公之位。
如今朝中新旧两派势力,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江山代有才人出。
东宫的老圣人不可能永远插手朝政,林如海是圣人钦点的探花,圣人门生,自然是想辅助明主开万世太平的。
□□国府还在犹豫不决,站队容易,可是早就理不清的利益关系,真到切割的时候,也会见血。
贾政能跟窦世英搭上线,是因为老太傅和林如海的缘故,彼此都在观望。
林如海有些头疼地掐了掐眉心,寻思着朝廷的调令还是早点来为好,他总怕京都事情有变,贾政一时也拎不清。
夏日炎热。
京都的冬天比扬州更冷,夏天也比扬州更燥更热。
整个荣国府午后静悄悄的,黛玉在不羡园的书房里练字,雪雁在她身后慢悠悠地跟她摇扇子。
林绛玉也想练字,但他年龄太小了些,贾滟平常只给他练一小会儿,就算了。
他见姐姐练字,也不打扰,就站在旁边数姐姐练了多少个大字。
贾赦的病不见好,贾母心里有些担心,又加上天气燥热,也是身体欠恙。
贾滟清晨时已经带两个玉儿去过荣庆堂请安,又去看过贾赦之后,午膳是在不羡园用的。
两个玉儿在书房里消磨时间,她也偷得浮生半日闲,干脆让棣棠建兰搬了太师椅到庭院的树荫下乘凉,手里也拿着一本闲书在看。
才坐安稳,丫鬟就说琏二奶奶来了。
贾滟连忙起来,迎了上去。
王熙凤穿着一身黄色的夏衫,只带着平儿到了不羡园。
贾滟将人请进屋里坐,夏堇看茶,锦葵端了瓜果点心来。
贾滟这几个月跟王熙凤相处得挺好,彼此都已经挺熟悉,而且王熙凤不拘小节,两人私下相处,就比较随意。
“这大热天的,你不好好在屋里待着歇息,跑来我这儿作甚?”
王熙凤示意旁边的平儿将礼盒送上,笑着说道:“当然是有好东西送来给姑姑。”
贾滟的目光落在那个礼盒上。
王熙凤:“这是来自暹罗的茶叶,姑姑好茶,我特来送给你尝尝。”
贾滟本来就没有午休的习惯,见王熙凤送了茶叶来,干脆让夏堇拿了茶具出来,煮了两杯茶和王熙凤一起喝茶吃瓜果点心,一边闲聊。
王熙凤歪在炕上的大迎枕,一只葱白的食指在天青色的茶盅上轻点,跟贾滟说:“珍大哥哥府里的花园,湖里荷花开得正好,珍大嫂子早晨带着蓉儿媳妇来邀请我们明日去他家花园赏花听曲,如今府里大老爷病着,大太太定然是没有心情去的,老太太身体欠恙也不想活动。问了太太,太太说近日身子有些乏,也不想去,她让我带话给姑姑,让您和我带着宝玉他们一起过去热闹热闹。”
珍大哥哥就是贾珍。
贾珍跟贾琏同辈,又是一族之长,王熙凤称呼他是大哥哥。
宁、荣两府常来往,惜春是贾珍的小妹妹,贾敬一心寻仙问道,原配夫人去世后,也不想着续弦,平日都住在道观里。贾珍和尤氏虽是长兄长嫂,可在管教惜春的事情上难免瞻前顾后,总是不得法,干脆将惜春放在荣国府里,让她和迎春、探春一起跟着李纨。
贾滟心想这可奇了。
薛姨妈一行人不是说今天就要到荣国府了吗?王熙凤连她们要住在哪儿,都让人安顿好了。
明天去宁国府,不带着薛姨妈和宝钗一起过去热闹热闹吗?
贾滟心中狐疑,于是问道:“金陵的远客,不是今日就到了吗?”
王熙凤一听,就知道贾滟说这话的用意,笑着说道:“薛姨妈她们是太太的远客,方才打发人去码头看了,还没到呢。薛姨妈舟车劳顿,想来要休整两日。再说,即使不用休整,她和太太许久不见,姐妹少不得要待一起说些体己话,不会跟我们一起过去。”
贾滟点了点头。
她想起了宁国府的秦可卿,秦可卿跟王熙凤两人,是前后嫁给了贾蓉和贾琏。两府都是刚进门的奶奶当家,王熙凤和秦可卿的关系处得很好,两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只要一见面,就像是有说不完的悄悄话似的。
秦可卿和王熙凤都很要强,只是秦可卿平日隐忍,强在内心,性格却温柔周到,宁、荣两府从上到下,就没有不喜欢她的人。而王熙凤内心要强,性格也强势泼辣,下人见了她都有些发憷。
这个世界的女性活到最后,就没有命好的。
而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正册里,死得最早的女子。
傍晚时分,薛姨妈带着两个孩子和十来个奴仆到了荣国府。
贾滟和两个玉儿在荣庆堂见了薛姨妈和宝钗,宝钗长相端庄雅丽,举止进退有度。
因为人多,也就是见了面,寒暄几句,就各回各家了。
晚上在不羡园的时候,林黛玉在和弟弟林绛玉歪在书房窗户前的榻上,两人手里拿着九连环在解。忽然周瑞家的过来敲门,手里拿着一盒宫花,说这是宫里的新鲜花样,是薛姨妈带来的,让她送来给姑姑和姑娘们挑选两朵戴着玩。
宫花?
贾滟一听,就觉得新鲜了。
她让夏堇去喊林黛玉来挑宫花,一边让锦葵给周瑞家的端茶。
周瑞家的连忙笑着说:“姑娘们都别忙,等姑太太和林姑娘挑好了花样,我还得给其他的姑娘送去。”
贾滟闻言,似笑非笑地瞅了周瑞家的一眼,问道:“我们玉儿,是第一个挑选的吗?”
“按理说大伙儿应该都是一样的才对,可宫花的颜色样式都不一样。总有不一样的,薛姨妈说了让姑娘们先挑,最后留四朵给琏二奶奶,姑太太和林姑娘是府里的娇客,按理先客后主,我便自作主张,先来不羡园了。”
原来如此。
贾滟想起从前看书时,周瑞家的也给林黛玉送宫花,可那时候周瑞家的可是最后一个才送给黛玉的。
彼时林黛玉只是一个幼年丧母,被父亲送到京都来投奔祖母的小孤女,旁人虽不敢随意轻慢,但是这些常年跟在主人身边,有些话语权的管事媳妇却也敢擅自作主,最后将送剩下来的两支宫花送去给黛玉。
要不是林黛玉伶牙俐齿,当面质问周瑞家的,说原来是别人不要的才送给她,以后类似的事情,怕且还会屡屡发生。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父亲健在,又有贾滟在身边,林黛玉什么都不用做,周瑞家的就头一个来讨好她。
贾滟对此感到十分满意,让锦葵去发饰盒里取来一支珍珠发簪,赏给了周瑞家的。
周瑞家的见状,连忙说道:“我如何能受姑太太这样的礼?”
贾滟:“姐姐是太太跟前的人,平日又是跟着凤丫头出门做事的,如何受不得?快收下,否则便是姐姐看轻了我。”
锦葵也笑着说:“即便是为着让我们家太太高兴,姐姐也该收下。”
周瑞家的又客气了两句,最后还是收下了。
锦葵帮她将发簪别上,笑道:“真漂亮。”
周瑞家的讪笑,红了脸道:“我都这把年纪,女儿也嫁人了,哪还讲什么漂亮不漂亮的。说出去了,旁人只当我是丑人多作怪。”
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嫁丫鬟,女儿已经长大嫁人。王夫人对她厚道,将她的女儿放了,嫁给了古董商冷子兴当媳妇。
贾滟被周瑞家红脸的模样逗笑了,“爱美不分年龄,别说是当娘了,便是当了祖母、曾祖母,爱美也是正常。”
就老太太平日看院子里的花开得好,还让人去剪几朵簪头上呢。
人的容颜会老去,爱美的心却永远不会。
黛玉到了正房,向贾滟行礼之后,走到贾滟身旁。
“玉儿,薛姨妈让人送了宫花来,你去挑两朵喜欢的戴着玩,别辜负了姨妈的一片心意。”
林黛玉走过去,看着周瑞打开的盒子里摆放着宫花,从里面挑了一串铃兰和一枝桃花。
得了宫花的林黛玉心情很好,客气地跟周瑞家的说道:“劳驾大娘晚上跑过来送宫花给我,外头如今还在下着雨,我看大娘手里拿着的羊角灯不太亮,您等会儿要到哪个院子去?我让紫鹃拿一盏玻璃灯给您照着去。”
周瑞家的顿时受宠若惊,连忙说道:“好姑娘,不使得。您那盏玻璃灯是舶来品,整个荣国府统共就两盏,老太太心里疼你们,一盏给宝玉用,一盏给姑娘和哥儿用。”
“灯不过是身外物,若是人摔了,那才不得了。”
黛玉说着,就要让紫鹃去拿灯。
周瑞家的吓得连礼数都顾不上,连忙走人。
贾滟被两人弄得忍俊不禁,拉了黛玉过来,笑着说:“你别逗周大娘了,大晚上的,她也怪不容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