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红楼]林夫人种田日常 > 第66章

第66章(1/2)

目录

第66章

066

秦可卿没有在自己的屋里待着,她和尤氏在旁边的花厅里跟两个年轻的少女在说话。

贾珍、贾蓉去世,尤氏的母亲尤大娘带了两个女儿尤二姐和尤三姐一起到京都奔丧,说是奔丧,其实也是来投靠宁国府的。

此时的尤二姐和尤三姐年龄和薛宝钗差不了多少,豆蔻年华,掩不住的妩媚丽色。

见王熙凤和贾滟来,尤氏和秦可卿带着两个少女见过两人。

如今宁国府在办贾珍和贾蓉的葬礼,平日里少不得有亲戚带着家眷来吊祭,贾滟和王熙凤每次过来,都会让丫鬟备上一些表礼。

尤二姐和尤三姐是尤氏的妹妹,贾滟给两人各送了一块玉,王熙凤则是给她们姐妹送了两个精美的发簪。

两个少女谢过贾滟和王熙凤之后,尤氏就让她们出去散散闷,花厅里除了她和秦可卿,就只剩贾滟和王熙凤。

尤氏胃疾病犯,贾滟知道胃病其实跟身体的内分泌息息相关,悲伤过度或是盛怒之后,都容易犯胃病。

贾珍平时再风流成性,也是尤氏这辈子的依靠。如今突然没了依靠,尤氏便像是没了主心骨似的,悲伤又茫然,虽然秦可卿已经怀孕,可能否安然无恙地生下来还是个未知数。

丈夫去世,继母又带着两个妹妹进京投靠她……尤氏越想越发愁,连日来胃疾也不见缓解,整个人清减了许多,秋衫穿在身上空荡荡的,更显得她身形单薄。

王熙凤只在贾珍去世的那日到来宁国府,如今见尤氏与那日相比,竟瘦得有些脱相了,心中暗惊。

她坐在尤氏身旁,语气关切地说道:“大哥哥如今既然已去,大嫂子还是保重身体为好,近日可有胃口吃食?”

“道理我心里都明白。”尤氏叹息一声,“只是不习惯。我总觉得这东府里,处处都是他们的身影。有时回屋,不自觉地便喊你大哥哥,有什么事情想使唤人,又喊蓉儿。从前一喊,人便来了,如今喊了半天,发现没人应,才想起来他们已经没了。”

失去亲人,其实并不只是他们骤然离世时令人感到痛苦。

更痛苦的是失去他们后很长的一段时间,你需要重新习惯没有他们的生活。

贾滟在母亲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心里都是空空落落的。经常踏进家门,就会喊母亲,可是久久没等到回答,才想起母亲已经永远离开了自己,十分怅然。

满屋子都是关于母亲的记忆,逃都逃不掉。

母亲去世前,跟她说爱会留下。

母亲的爱确实永远留在她心里,给她生活的勇气和前进的动力,但她还是会觉得难过。

那种难过和失落是长久的,她有很长一段时间,只要想到母亲就会忍不住流泪,那种心情是自己完全无法控制的。

贾珍和贾蓉是什么好人,他们生前放|荡|淫|秽,死得也不光彩,还花了不少封口费。

但那跟尤氏因为他们的死而感到难过并不冲突,毕竟是夫妻,是母子。

贾滟放柔了声音安慰尤氏,“要是在屋里感到难过,便让丫鬟们陪着出来院子里晒晒太阳,散散心,也常跟蓉儿媳妇和她腹中的孩子说说话。日子这么长,会慢慢好起来的。”

尤氏擡眼,看向贾滟。

只见穿着一身素白常服的贾滟目光温柔,仿佛带着什么魔力似的,令人见了她,心里便稍稍平静一些。

这时,王熙凤又说:“我方才听你屋里人说了,说你这几日也不大进饮食,这怎么能行?太太如今协理东府,怕是不能事事都周全。等我回西府后,每日让人送些细粥和小菜来,大嫂子无论如何,也该要逼着自己吃一点。否则,这么大的一家子,没了你,该如何是好?”

尤氏又幽幽叹息。

王熙凤最见不得人自怜自艾,见尤氏叹息,便又说道:“大嫂子即便是不看自己,也看在未出生的小孙子份上,好好保重自己。”

贾滟点头,附和道:“是这个理。”

转而,看向秦可卿。

秦可卿穿着素白的衣服,头上也簪着一朵白菊花,安安静静地坐在花厅听贾滟和王熙凤两人陪着尤氏说话。

此时察觉到贾滟的目光,便向贾滟露出一个微笑,拉着贾滟的手问两个玉儿如今在西府如何?听说每逢换季林妹妹必犯咳嗽之症,如今中秋已过,是不是得让王太医来给林妹妹开点润肺的药膳和养生茶之类的话。

跟尤氏的憔悴清减相比,秦可卿的气色倒是还不错。

贾滟也笑着跟她说些闲话。

这时,一个婆子进来,跟尤氏说:“焦大惹恼了老爷,老爷让人将他绑了起来关屋里,说明日便让人将焦大送去看庄子。”

尤氏愣住,看向秦可卿。

秦可卿的神色不见异常,白皙的五指捏着手绢。

尤氏问婆子:“可知他到底犯了什么事?”

婆子说:“只听说焦大昨个儿酒喝多了,被来总管绑了起来,今早醒来后,便嚷嚷着去了老爷的外书房。也不知他与老爷说了什么,老爷雷霆大怒,用书桌上的镇纸将焦大的头砸破了,让来总管明日将他送往哪个庄子去,再也不让他回来。”

尤氏默了默,跟婆子说:“知道了。”

等那婆子一离开,王熙凤就跟尤氏和秦可卿说:“我早就跟你们说了,这样不识好歹的奴才还留府里作甚?将他放到外头的庄子,也省得他终日仗着服侍过主子,又救着主子的命,不将你们放眼里。何必非要等大老爷回来处置他?弄得你们也没脸。”

尤氏有些无奈地看向王熙凤,说道:“你在那府里做什么事情,有太太老太太撑腰,即便是有错,旁人看着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你娘家的叔父如今又升了官,说话都比旁人硬气。你也知道,我父亲已经没了,继母和两个妹妹孤苦无依,还要仰仗我收留她们。这东府里头服侍过老爷老太爷的奴才,珍大爷尚且敬他们三分,我和蓉儿媳妇如何敢擅自将他们送到庄子里头去?”

王熙凤从小到大,何曾经历过什么心酸委屈?听尤氏说她和秦可卿的难处,只觉得她们太好说话了,既然这府里的事情都交给她们管,何必瞻前顾后?

说到瞻前顾后,又想起王夫人。

王夫人比尤氏和秦可卿,也好不了多少。

秦可卿和尤氏虽然改变不了宁国府奴才们的散漫德行,为人处世也赢得一片赞扬。

王夫人如今协理宁国府,焦头烂额,她若不想宁国府的丧葬大事上出什么大的纰漏,后面少不得还是要讨人嫌的。

王熙凤心想管家本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既能将几百号人管理得服服帖帖,又能让人尊敬佩服的管家太太甚少,王熙凤从小到大,那样的人只见过一个,那就是贾母。

到现在,西府各房里的大丫鬟都还是贾母屋里出来的人。

王熙凤一只手撑着下巴,睨了尤氏一眼,“在这些事情上,大嫂子想得有点多了。”

贾滟见王熙凤离了荣国府之后,见了王夫人在说宁国府的庶务,如今见了尤氏和秦可卿,还在谈论宁国府的庶务,觉得王熙凤就像是被关在屋里憋坏的孩子似的,如今终于得了机会出关,迫不及待地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可她叭叭一通输出,王夫人不领情,尤氏又觉得她站着说话不腰疼。

贾滟心里有点同情王熙凤,又觉得有点搞笑。

她跟王熙凤说:“尤姐姐如今身体不大好,你跟她说这些事情作甚?平白惹得她心烦。”

王熙凤闻言,笑着擡手轻轻打了一下自己。

“瞧我这张嘴,总是不把门。”说着,她跟尤氏亲热地说道:“都是自家人,我才这么爽直的,大嫂子别嫌我烦。”

尤氏笑道:“就嫌你烦,我如今乏得很,招待不了你这尊大佛,你赶紧跟蓉儿媳妇到屋里说话去,好让我跟姑姑清静清静。”

秦可卿闻言,拉了王熙凤去自己的屋里。

贾滟和尤氏两人坐在花厅里,院子里的菊花开得很好,清风夹着花瓣吹到花厅里。

尤氏跟贾滟说:“凤丫头什么都好,就是那张嘴总是不饶人。”

贾滟神色莞尔,擡手给尤氏倒了一杯养胃的普洱菊花,“她是急性子,又是雷厉风行的主,说那些话,不过也是替你们着急。”

尤氏捧着茶杯默默喝茶。

她心里觉得难过,也为自己感到悲哀。她嫁给贾珍当填房太太,一生没有儿女。贾珍生性风流,又玩得花,自从秦可卿入门之后,贾珍对待秦可卿比对亲儿子还要上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