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小寡夫[种田] > 第91章

第91章(1/2)

目录

第91章

周老太太没接他的话,只说:“大过年的,你放着一家子不去陪,来我这说些有的没有的。”

“你还好意思说过年,要不是你把银子给领了,我家几个孩子连个冬衣都没做,大年夜更是连块肉都吃不起!”他说着就往屋里去,看到桌上摆着的咸肉萝卜啧了一声,把碗里的咸肉夹了出来。

“这肉我就带走了,你年纪大了,也吃不动。”他又环视了一下屋子里,没发现什么值钱的东西,说了句晦气,就离开了。

走到门口的时候又说:“记得给你的几个曾孙准备压岁钱,还有,下次不许去领钱了,你腿脚不行,路上摔了碰了没人伺候你。”

陈庆看着他离开的背影,轻轻扶住了周老太太,终于知道为什么要叫他把鲜肉藏起来了,周老太太拍了拍他的手:“走吧,吃饭去。”

陈庆吃了一顿对他来说已经是很丰盛的年夜饭,周老太太一个劲儿地给他夹肉,自己只是吃萝卜,喝点萝卜汤。

吃完饭之后陈庆烧了热水,大年三十得好好洗个热水脚。

做完这些之后,周老太太靠在床上,修修补补过后的窗还是有些透风,陈庆给她拢紧了被子:“明天我再修一修。”

周老太太从枕头共两个,你一个,阿远一个。”

陈庆接过来:“谢谢祖母。”

周老太太笑着说:“早些睡吧,不用守岁,咱们也没那个规矩。”

陈庆点头,摸着黑回到了他住的屋子里,虽然天没有下雪,但外面还是很冻人,家里没有钱买新衣裳,还是陈庆自己用周远的衣裳改的棉袄,虽然是周远好几年前的衣裳,但因为陈庆个子不大,倒也刚刚合适。

这个年陈庆过还算不错,至少有个地方能够遮风挡雨,手上的冻疮有些痒,但他手上的针线一直没停过,一张帕子能卖三文钱,这是他们两个人为数不多的收入,也只勉强能够个温饱。

但日子还是过得紧紧巴巴,连顿肉都只能过年的时候才能吃。

陈庆缩在床上,手上有些僵,这会儿周老太太拄着拐杖进来:“小庆啊,过年可以休息的呀。”

“反正也没事干。”陈庆搓了搓手,“您要出去吗?”

“出去一趟,你好好在家里啊。”周老太太起身,陈庆送她送到门口,看着她颤颤巍巍的背影,又想起家里那所剩无几的铜板,还是觉得要找点活干才行。

只是这个世道,就算是别处有招工,也会优先招汉子,像他们哥儿或者是女性,就只能找到些浆洗的活,工钱给的不多,手上还总是起皮生冻疮。

他虽然在这边生活了快半年了,但是一个朋友都没交到,甚至连村里的人都没怎么见过,不出去社交,就不会有赚钱的方法。

但跟陌生人交际,对陈庆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

陈庆叹了口气。

等周老太太回来,陈庆有心问问能不能找到什么活干,周老太太倒是很耐心地跟他讲。

宜州府盛产药材,但药田却不是每家人都能种得起的,在他们村子外面的大坝那边,有很大很大的一片药田,药田是镇上首付陈员外家的。

“先前我说有人在大坝那边刨药材,就是有时候那药田里播种的时候,也许是掉的,也许是风吹的,长在外面的只有有人捡到的,就能拿去换钱。”

“没人去偷吗?”

“傻孩子。”周老太太笑他,“药田那边养着十好几个打手呢。”

陈庆擡起头:“那药田里招工吗?我想开春还是得去找个活干。”

周老太太看着他还是跟来的时候一样瘦小:“不用啦,三月份的时候,阿远就会寄钱回来了。”

“可是……”那天晚上的来人的话他也听清了一些,好像周远寄回来的钱都被那人拿走了,而祖母拿到了一次,就把他买了回来。

“赶在他们前面去不就好啦,我上次就是这么领到的。”周老太太苦中作乐地开玩笑,“那是阿远的二叔。”

陈庆哦了一声,低着头不说话。

周老太太把他拉起来:“春天的时候药田着急采摘药材,你要是想去做工,我就带你去试试。”

时间过得不算快,陈庆掰着手指等到了村里敲锣的声音,说陈员外家的药田药材成熟,要招工去挖药材,陈庆赶紧跟周老太太说了,老太太还是拄着木棍,把他送到了药田里。

把人送到之后,周老太太就回家去了,她倒春寒受了凉,有些咳嗽。

陈庆本以为那药田只是几亩,到了才发现那是绵延到他几乎看不到边的大药田,这会儿药田这边成熟的药材叫做麦冬,陈庆看过去,满目的绿色,似乎给这个苍凉的春日里带来了一点生机。

药田里的选人很严苛,多半都是选从前就在这里干过的,人不够了才会挑新人,陈庆混在人群里,等着一个个的人被叫名字,随后人散去了一些,但还是有很多从前没有在这边做过活等着排起了队。

管事的在一边写名录,还让每个人都介绍一下自己,轮到陈庆的时候管事多看了他一眼,陈庆脚趾扣地。

陈庆大拇指掐着自己的食指,掐出了深深的印子,声音也像是被谁捏着嗓子发出来的:“陈,陈庆,是村里周老太太家的,周远的夫郎,我夫君参军去了,所以我,我来找活干。”

夫君两个字他说得有些羞耻,面颊上都是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