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凉风、林耐冬、王皓(1/2)
季凉风、林耐冬、王皓
季凉风和寥寥回到雪乡的时候,王叔的菜还差两个没炒。
季凉风进厨房去帮忙。
寥寥把礼物发给大家。
唱唱跳跳听到有礼物,“噔噔噔”地跑过来围着寥寥转,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充满了期待。
寥寥把两小只的礼物先给他们,妹妹是圣诞老人的音乐盒,哥哥是圣诞拼图。
王皓和穆迎之是情侣围巾。王叔和姑姑是情侣帽子。
寥寥在北极村还买了些特产,姑姑直呼:“都是东北特产,我们什么没吃过啊,我们要吃的话托人从北极村带过来就是了,你们竟然还浪费钱去买……你们啊就是没吃过苦……”
姑姑像所有家里的长辈似的,只要小辈给他们买了东西,总是会碎碎念着“浪费”“花冤枉钱”。
长辈嘴里虽然念叨着“不用不用,干嘛花冤枉钱呢”之类的话,但是收礼物的时候,脸上挂着的笑容和拆礼物的动作却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喜悦。
吃过晚饭后,跳跳迫不及待地跑去楼梯底下,坐在厚厚的地毯山拆掉包装,拼起了拼图。
唱唱拉着寥寥上二楼,说要和洋娃娃玩变装游戏。
姑姑看着上楼的一大一小,不免嗔笑:“这小没良心的,一见到寥寥就不要我们了。”
王皓和季凉风在厨房洗碗。
穆迎之在抹桌子:“妈,她缠着了了您也能歇歇,这俩孩子除了睡觉的时候能安静,其他时间能把人吵疯。等明天两人回莞城了,看俩小魔王怎么闹您呢!”
“哈哈哈,也是!”
“你妈她就是劳碌命,闲不下来。”搬椅子的王叔听见了婆媳俩的话,适时插嘴进来。
“我爱劳动!劳动使我光荣!”姑姑怼上去。
王叔一听自己的老婆子音调拔高了,瞬间认怂:“对!是我不会说话,你那是勤劳!”
这话说得婆媳俩一阵乐呵。
厨房里,两个大男人分工合作,一个刷碗,一个冲水。
季凉风左手拿碗,右手将洗碗布裹着碗的内壁和外壁,大拇指按在内壁,其余四指放在外壁,顺时针转一圈,再转一圈,发现没有食物残留后,将碗递给王皓。
“阿皓,你算一下这两天的住宿费、伙食费、接送费、租车费是多少,我转钱给你。”
“季大哥不用给,都是自己人,说钱就伤感情了!”王皓拿着碗放到水龙头下,水龙头“哗啦啦”的唱着歌,给散发着柠檬香气、满是泡沫的碗洗澡。先外壁,后内壁,重复一次后,干净的碗被放进消毒柜里。
“就因为是自己人,才更要明算帐。再说,你们做生意也不容易。”
季凉风将新刷好的碗递给王皓。
“哥!真不用!”王皓接过碗,神情严峻,“我要是收了你们的钱,老头老太太不得把我腿打断?!你可是我们家的救命恩人!这点钱真不算什么!您也是第一次找我们!再说了,亲朋好友之间,不就是你帮我,我帮你,你麻烦我一下,我麻烦你一下嘛?人的感情不就是在这些帮忙和麻烦中变深的吗?您再说就见外了!再说了,那你们给我们带的这两次礼物怎么算?我也把钱给你?”
季凉风被王皓说得无法辩驳,只好说:“行行行!”
季凉风睨了眼给碗冲水的王皓,发觉他跟当年视频电话里的小伙子不同了,更成熟了,也有当家长的模样了,现在的他,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只不过还是很爱说话。按林耐冬的说法叫“啰里吧嗦”。
六年前的某个冬季,季凉风所在的连被派到云市边境支援。
在任务中,巡逻的队伍误打误撞地找到了缅国在我云市的制毒分点——在云市边境的某处深山老林里。
林耐冬就在其中。
得亏这分点占地小,火力储备不多,巡逻队才撑到了支援队伍的到来。当时林耐冬跟队伍冲散了,且被3个缅国人围攻。
等到弹尽粮绝,林耐冬都以为自己要交代在那儿的时候,季凉风单枪匹马地出现了……2对3,季凉风和林耐冬还是稍显吃力,毕竟对方都是在刀上舔血、游走在犯罪线上、毫无道德底线的犯罪分子。
激战过程中,季凉风为腿部中了一弹的林耐冬挡了一刀。
就是这一次“挡刀救命”的交情,林耐冬就粘上了季凉风,季凉风让干嘛就干嘛,季凉风想干嘛他都无条件支持。
季凉风想创业,他就跟着一起,还怂恿自家父母掏钱支持。
季凉风让他卖阿席给唐明星,他二话不说不带一点犹豫就卖出去了。
那个时候,林耐冬不和季凉风一个班,但是同属于一个连。
国内的军队实行“三三制”。
三个班组成一个排,三个排组成一个连,依次递加组成团、旅、师、军等组织单位。
一个班有10人左右,一个排有30—40人,一个连有100—120人。
班长具有直接的指挥力和组织领导力。组织战士开会、安排日常工作、直接下达命令、执行上级决定。
排长负责进行排集体技能的训练,对班长组织的训练进行指导和监督,完成上级指定的训练准备工作。是最基层的指挥军官。
连长是连级组织的最高指挥官,还负责军事和政治事务的指导。
原本准备出完这次任务就回家探望双亲的林耐冬,不得不跟家里人撒谎,说临时有事不能归家了。
可是啊,哪有听不出自家孩子对自己说谎的父母呢。
通话过程中,林母觉察到了自家儿子语气中的不同寻常。再三追问加威逼利诱之下,林耐冬只好隐去任务和细节,只说自己受了个小伤,养养就好了。
挂了电话,林父林母就给林耐冬的连长去了电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