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1/2)
第59章
北地。
裴文律向郎政和苏子容提出前往蓟州拜访之事虽然没有被驳回,但也未得到丝毫的支持,二人以平州军防尚未稳定以及随行军队并不熟悉地形为由拒绝出兵相护。
但裴文律始终是都护府长史,作为初来乍到的官员,拜访同为重镇的蓟州乃是常理,甚至之后若有敌兵来袭,二州很有可能需要合作抗敌,最终决定,是在原驻兵中拨了十人给他,再加上他自己带的人,作沿途护卫。
裴文律这一路出了名的好脾气,对于这样的安排全无异议,卫嬛也早早为这一日做了准备,当日大军途径沧州时,她便与霓璎安排在这里保护他们的人对接上,因裴文律原先就在沧州就职,所以在这里有人接应也很正常,倒是没有引人怀疑。
确保了孩子的安危后,夫妻二人开始准备起程。
有人看到裴文律从自己的住所搬出许多礼物装车,悄悄告诉了苏子容和郎政,两人因此对裴文律越发不屑——身为都护府长史,到了任地屁股都还没坐热乎,就想着怎么巴结隔壁的长官,怕不是从接任开始就存了别的心思,想给自己开辟一条新路。
可他也不想想,陛下设都护府就是为了制衡薛表的权力,都护府的长史的确不好当,可薛表那里也未必有前途。二人索性不再管裴文律,他越是殷勤,在二人看来越是在自找死路。
腊月十九时,裴文律便携妻子卫嬛,带着两车厚礼登上了拜访蓟州之路,北方气候严寒,裴文律也不急,带着卫嬛走走停停,该吃吃该睡睡,马车里也置了碳火褥子,茶水点心,比起随大军前往平州的路上,舒适不止两三倍。
快到蓟州之时,裴文律恋恋不舍的从妻子温香暖和的怀中坐起,叹道:“接下来一日可就没那么轻松了。”说着从车中的暗格中抽出一份卷宗翻阅。
卫嬛好奇的瞧了瞧,发现裴文律看的正是薛表的履历。
“他是盗贼出身!”这个发现令卫嬛颇为惊讶。
裴文律点点头,与她细说当年情况。
薛表读过几年书,后来征召入伍,又当了几年兵,因为打了败仗担心被牵连,于是带着一帮兄弟落草为寇。
后先帝起事,各方相应,终成王势,因蓟州这一带盗贼猖獗,便派了大将军莫之齐领兵剿匪。然适逢乱世,剿匪都已招降为主,一来能减少伤亡,二来还能壮大王军。
所以莫之齐在到达之后,先派人使者去与薛表传达招降之意,在得知薛表本就从军后,更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没多久薛表就派人来回信,表示愿意带兵投降,但因担心自己的人马收编之后得不到应有的待遇,所以希望能在正式投降之前,双方能详细商议,再签订协议。
见对方考虑的如此谨慎,是真心归降,而莫之齐若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薛表,当属大功一件,且能免了他手下将士冒险作战,于是答应了薛表的条件。
经过多日的协商后,双方约定在湖草泊签订协议。
莫之齐毫无防备的去了,结果被熟悉地形的薛表设计,在湖草泊全军覆没,而莫之齐的大营就距离湖草泊不远,也遭到了薛表的洗劫,所有辎重都被夺走,连随军的军户妻儿都惨遭侮辱屠戮。
“简直是畜生!”卫嬛被气的握拳狠捶坐垫,“我虽不懂军政,却也只圣人选才最重忠孝仁义,此等小人是如何成为一方大都督的?他这样的出身,犯行累累,就没有人追究过吗?”
裴文律伸臂将卫嬛揽住,先是软语宽慰稳住了她的情绪,而后才慢慢解释。
这是还要从先t帝登基之后说起。
当时王势已定,但战火并未停息,叛军占据幽州,企图向金池寻求庇护,倘若真让他们得以喘息卷土重来,对北地战事是十分不利的。
同一时间,以蓟州为根据地的薛表经过数年的经营,手下已有了一支不可小觑的野军,在王军苦思破城擒敌之法,薛表主动派人找上门,愿意配合王军作战。
当时,王军营中有人听说过薛表的事情,也对首领将军左仁飞表示此人必不可信,此番寻来,说不定是与敌军联手来诈他们。
然而,薛表敢这时候前来投降,又岂会相比不到自己的前科会被质疑?
所以他并不只是口头表态,还送上了叛军在城中的城防布图和军力情况,原来早在叛军占据幽州之前,薛表就已料到会有今日局面,所以早早安排人手在幽州城部署。
他的手下本就是乱世之中走投无路的普通百姓,伪装起来更加容易。
紧接着,薛表又以时局混乱自保不易为由,主动送上自己的妻儿至王军营中。
卫嬛听到这里,心头不免一紧。有些事情只有当了爹娘才能体会,薛表为显诚心主动送上妻儿为质,又有城防军事图,等于给左仁飞一筹莫展的局面打开了一个巨大的豁口。
果然,左仁飞相信了薛表,双方里应外合,顺利攻破幽州城,敌军将领带领十几人逃奔金池,左仁飞也是这一战后,成为幽州大都督,而薛表也借军功洗清了自己的过往,成为蓟州都督。
薛表虽以盗贼身份起家,但因读过书当过兵,对时局也颇有一番分析看法,所以再之后先帝的登基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各地都出现贼首反叛的情况,薛表始终稳稳守在蓟州,随着左仁飞在幽州势力渐渐庞大稳固,薛表也在蓟州城中坐稳了位置。
听到这里,卫嬛心中颇感激愤,想到此行目的,又生出些担忧:“薛表较之一般贼首更有远见,也懂审时度势。他都稳稳当当过了这么多年,如今要撼动他,又岂是易事。”
裴文律:“在高位太久,人总是会变的,薛表越是想求稳,就会对潜在的危险越敏感。他的出身不光彩,注定他无法进入朝堂成为肱股之臣,只能留在自己最熟悉的蓟州一点点往上爬,而这当中,有很大程度的依附着幽州的左仁飞。如今左仁飞占据幽州势大,连同他在内,都被新帝视作了潜在的变数,所以才会新设都护府以应变。”
卫嬛明白过来:“所以恰恰是因为薛表的谨慎,才会对陛下的所有决策格外留心,他和陛下之间的相互猜忌,就是我们下手的地方。”
看着卫嬛炯炯发亮的眼神,裴文律忍不住在她额角轻轻一吻,夸赞道:“夫人正解。”
卫嬛被他闹得脸红,轻轻锤他胸口:“都什么时候了,还闹。”
裴文律如今也是苦中作乐,“接下来这日,咱们可能要受点委屈。”
卫嬛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我不怕。”
裴文律握紧她的手,忽然有些庆幸这一路有她陪同。
两日功夫转眼而过,车队在进入蓟州境内时被拦了下来,裴文律派人地上通关文帖,对方看过之后,却并未放行,而是冷着脸做了个往旁的手势。
裴文律和卫嬛对视一眼,彼此心知磨难从此始。
车队没有被顺利放行,而是挪到了城门一侧等待。他们是上午到的,等了将近一个时辰,才有一个文官打扮的人不急不缓的从城门处走出来,在士兵的指引朝车队方向走来。
裴文律早早下车,冲着来人遥遥施礼,对方瞧着三十多不到四十,留一把短须,眼睛细长泛精光,裴文律打量他时,他也在细细审视车前站着的年轻人。
不等对方走近,裴文律便匆匆迎上去,又施一礼,主动自报家门,对方确定了他的身份,也报出自己的身份,他乃是蓟州都督府参军,乔图。
“都督今日要去巡视边境布防,实在无暇,特命下官来迎长史及夫人入城。”
早在裴文律抵达几周之前,就已经送了拜帖前往蓟州,所以他们的到来绝对算不上突然,无论是城外漫长的等待还是薛表的避而不见,都是一个无言的态度。
裴文律微微一笑,从容拜道:“有劳。”
乔图眯了眯眼,没有在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一丝一毫的怨怼。
“长史请上车,随我入城。”
裴文律回到车上,卫嬛看得分明,小声安慰他,裴文律还挺乐观:“不错了,没让咱们等上一整日。”
卫嬛见他是真的没放在心上,这才稍稍放心。
进城之后,两人在马车上悄悄观望城中情景,蓟州城因地处边境,城中百姓的衣饰多少受到些异族风格影响,但比起被金池占领统治过的平州,被影响的程度还是要轻一些。
没多久马车抵达驿馆。
“长史舟车劳顿,还请入驿馆好好休息,等薛都督回府再设宴款待长史。”
“有劳。”
驿馆是蓟州城专门招待官员的官驿,裴文律让人将行礼全部清点好后,就带着卫嬛进了房间,北地严寒,外面的风吹的睁不开眼睛,结果进了房间连个火盆都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