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8 章(1/2)
第158章
随着昭鹤公主被皇帝软禁,裴氏和崔氏再一次被推向风口浪尖,只是这一次,情况俨然比之前更严重,先是裴崇炎因办事疏忽被上官参了一本,被当堂呵斥罚俸三月,裴崇炎似有不服,争辩几句,被魏璠以心气浮躁为由,让他暂时停职,在家中先休息一阵,想明白了再说。
裴崇炎原本是御前红人,也是整个尚书省最年轻的尚书,位高权重,深得其中,可是这次事情就像是一个微妙的讯号,紧接着,无论是裴氏还是崔氏,都因为大大小小的问题遭到针对。
就连此前风头无两的崔道光,都因曾在开市时任监察御史巡视四方,却没在当时发现阴夔的罪行而遭责罚。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少曾眼红崔裴两家之人此刻都开始幸灾乐祸。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官场本就如此,崔裴两家因昭鹤公主这层关系风光了那么久,如今有此遭遇也是该受的。
没多久,魏璠下令,召裴文律入京。
此番幽州闹乌龙,归根结底是因为裴文律给郎政和苏子容出的馊主意,给朝廷造成此等混乱,他逃不脱责任。
然而,这道命令还没下多久,自北地而来的八百里加急就先到了。
金池得知两位大都护都负伤卧床,竟趁夜发起偷袭,不仅一举攻下平营二州,如今局势更是直接危及到了蓟州,而这番急信,也是蓟州都督路峤送回来的。
朝中轰然大乱。
这次就不是什么乌龙假消息了,蓟州都督亲笔盖印的手书真的不能再真,如今两位大都督旧伤未愈又遭新难,据说伤势更重,生死不明,路峤不得不发信至朝廷。
此事对魏璠的刺激似乎有这些过重,当日早早下朝,连午膳都没来得及用,倒是太医在殿内待了整整一日。
次日,魏璠上朝时颁下旨意,由永康王魏弓晞领兵北伐,誓将敌人驱逐大缙国土。
提到永康王魏弓晞,朝臣不免想起自从回京之后,就因水土不服之症一直在宫中休养的建陵王魏诚,有传言说,建陵王似乎与阴夔弑君之事颇有关系,只是因为昭鹤公主先斩后奏直接在秦州把人给斩了,案子的审理也随着昭鹤公主被软禁而搁浅,所以这事才一直没个结果。
换句话说,建陵王也等同于被软禁。
此前朝臣希望三王回京,是为了与昭鹤公主抗衡,现在昭鹤公主已势败,南陵王还小,建陵王情况不明,就连陛下的病情也不见好转。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陛下这情况始终没有好转,能担大任的,就只剩下永康王魏弓晞,所以陛下这时候派永康王出兵,一旦永康王有个闪失,朝中连主持大局的人都没有。
不,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裴贵妃不是有孕了么。
万一永康王此去有个什么,陛下也……
那这朝廷,怕是要天翻地覆,想要在新的局面中掌控全局,得从现在先坐稳位置,不要冒险涉事,否则连新的牌桌都上不去。
这种事,有脑子的人都知道不能乱说,但架不住在心中盘算。
可人心似乎会漏言,加上魏璠身边来来去去人多口杂,这事情竟走漏了风声,不知道被谁传到了魏璠的耳朵里。
原本这事皇帝是否晓得,旁人是不得而知的,好巧不巧,那日是近来颇为受宠的贤妃窦氏侍寝,竟引得皇帝大怒,当夜就把人轰走了,侍奉左右的宫奴从天子的震怒中拼凑出真相——这窦贤妃也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提到了派永康王北伐之事,言辞之中似是希望陛下收回成命,也好在身边留个堪用之人。
皇帝这么一怒,大家就都明白了。
想来那些私下的琢磨,早已化作风声吹进了皇帝的耳朵里。
这贤妃娘娘倒成了他们的问路石,不仅朝臣不敢再质疑派遣永康王之事,就连魏弓晞本人都在次日一早赶忙面圣,表示愿意为大缙上战场杀敌,绝无二话,当日便点兵出发了。
经此一事,魏璠的病症似是瞒不住了,早朝都不能照常,太医整日不离,整个寝殿都飘着药箱。
王皇后此前因王梵和王氏之事备受冷落,可她毕竟还是皇后,许是身为皇后之责的趋势,许是王氏仍抱有复起之心,本已消沉多时的王氏又重新开始振作。
裴贵妃有孕之后,整个后宫都不敢怠慢,即便崔裴两家抖音昭鹤公主被软禁而受到波及,可裴贵妃宫中无论是赏赐还是日常用物都无半点消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