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军户子科举逆袭为内阁首辅 > 第033章 清明祭祖

第033章 清明祭祖(1/2)

目录

第033章清明祭祖

傍晚,秦朝阳归来时就满屋子寻找自家幺弟,被秦柳氏告知幺儿出去挖蚯蚓后,他随手往天井一扔下箩筐,转身拔腿就跑出去找人。

秦柳氏和秦晚霞忙活着做哺食,便不去管他们兄弟俩了。

猪下水得拿草木灰洗干净,胡瓜得削皮,公鸡和五花肉烫熟了后要放凉,再拿篮子归置在水井中待明早取用。此外,她们还要去田边挨着山脚下的那片摘些艾蒿回来洗净,提前研磨好芝麻和花生,准备明日一大早做青团用。

当秦朝阳找到秦朝宁的时候,秦朝宁满手都是泥巴,大胖和二虎跟在他身后叽叽呱呱,前言不搭后语地说着满山的趣事,嘎嘎大笑。

秦朝宁手里的竹片还在认真刨土,秦朝阳一脸嫌弃地叉住他的肋下抄起他,“怎么读书人还玩泥巴,挖蚯蚓,简直闻所未闻嘞。”

“哥!——”,秦朝宁的脸上当即绽放小太阳般的笑容,响亮喊道。

“知道了,知道了,耳朵都要被你喊聋了。”秦朝阳嫌弃说道,双手掂了掂他后,才把他的人放下。

猪崽没瘦,还重了些许,看来书院还行。

重新着地的秦朝宁自己蹲了下去,他的小手从泥土里挖出一条比他的食指还粗,长五寸多的蚯蚓,擡起小脑袋朝他哥邀功,“哥!你看!大肥蚯蚓!”

“我还挖了一竹筒肥蚯蚓,肯定够家里三只鸡吃。”

他身旁的大胖和二虎趁机也跟着夸自己,“幺儿大哥,幺儿大哥,这竹筒的蚯蚓我们也有份挖的。”

“我们给我们家里这些天也挖了好多蚯蚓嘞~”,他们俩擡起手臂在半空中画了一个大圈示意道。

听罢,秦朝阳脸上顿时更嫌弃了:“……”

你们俩家里都没养鸡!鸡笼都没有一个!他已经想象得出,这俩小傻子归家挨的揍,定是顿顿不落下。你们是不是傻?

至于自己亲生的幺弟,眼下这一幕,他也颇为嫌弃。他弟这脏兮兮的小模样,让读书人的形象从此在他心中都很难再高不可攀,再有多少想象。

有一说一,总感觉自家弟弟有种不是正经读书人的苗头……

“行了,行了,不挖了”,秦朝阳帮他把竹筒盖上,“要不要和我去小河沟里筛黄沙蚬?”

四月的黄沙蚬,可是全年最肥美了!在太阳落山前筛一桶回来,今晚打上井水泡着,明日就能吃!

“要去!”秦朝宁毫不犹豫应道,顷刻把竹筒挂自己肩上,双眸明亮得很,笑得一口小白牙都露了出来。

不过,他这会双手沾满泥,衣服也同样没能幸免。

“走~”,秦朝阳说道。

他擡手掐了掐秦朝宁还在乐呵的脸蛋,头疼了一瞬,还是把秦朝宁直接背了起来。

对于大胖和二虎,他就忽悠他俩回家去了。近日的小河沟因为清明时节雨纷纷,水涨了很多,若是臭小子太多,他照看不过来。

更何况,倘若大胖和二虎俩人事后感染了风寒,他们家的婶子们肯定会来他们家找他麻烦。

罢了,罢了,自家幺弟就够他折腾了。

“冲呀——”,秦朝阳背着秦朝宁登时往家里里飞跑。

在他俩回家后,立即迅速放下竹筒,同时把草鞋脱了,再从杂物间找出两个筲箕和一个水桶,直接抄上,转身就又不着家了。

没一刻钟,他们就到了小河沟,秦朝宁没等秦朝阳帮他脱衣服,自己“噗通”一声就往水里跳了下去。

水花迸溅,霎时间,他已然全身上下湿透,自己在河水里乐呵得咯咯笑。

秦朝阳:“……”

这……幺儿才归家这么两天,娘应该不会骂我俩的吧。

想太多伤脑子,一刹,他就选择继续任由秦朝宁玩水。而他自己在河沟边上,先是往水桶里打入些许河水,再找了块稍平整的地放下木桶,这才往小河里一跃而下。

“砰——”一声,他炸开的水花四溅,把一步之遥的秦朝宁从头到脚又浇了一遍。

秦朝宁擡手擦掉进眼睛里的河水,还在哈哈笑个不停。

“小傻子”,秦朝阳埋汰道。他从水里起身后,忍不住往秦朝宁身上继而又泼了两捧水。

幺弟傻乎乎的小模样,好欺负得很。

秦朝宁这时也不气,拿小手给自己抹干净脸上的水,依旧眉眼俱笑。

他朝秦朝阳说道,“哥,给我筲箕,我要筛许多许多黄沙蚬!嘻,回家让娘把它们蒜蓉清蒸给我吃。”

“要煲汤,煲粥,才叫一个鲜!”秦朝阳伸手从河岸边拿过筲箕,分秦朝宁一个。

一想到黄沙蚬鲜掉舌头的味道,他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

为了这么一口吃的,兄弟俩接下来在小河沟里干得热火朝天。

等他们提着一水桶的黄沙蚬、泥鳅、河虾、螃蜞归家,秦石也回来了。

老秦家刚干完活的夫妻俩看着俩冤家崽:“……”

秦晚霞看着不着调的大哥还有泥猴子读书人弟弟:“……”

面对他们三人,兄弟俩一大一小浑身湿哒哒,衣服还在滴水,如出一辙的龇牙灿烂笑容。

“爹,娘,黄沙蚬这时节正肥美着呢!趁着营地里各家各户还没动,咱们先去挖,这叫先见之明。”秦朝阳辩解道,悄悄把水桶往天井放下,筲箕也放下,企图溜走。

站在前方的秦朝宁此时还没意识到他哥准备把他留在父母跟前拖延时间,他朝着秦柳氏和秦石应和他哥的话道,“小河沟里的黄沙蚬是真的肥美,不信,爹娘你们看看。”

他弯腰去,伸出小手要在水桶里捞黄沙蚬,想给爹娘和二姐展示。与此同时,他大哥秦朝阳这会已经跑开了。

秦石和秦柳氏:“……”

原本明天就要祭祖了,要告诉祖先们,家里的孩儿多么乖巧,多有出息,秦石今天本是不想揍崽的。眼下,他就难忍地有一点儿手痒了。

无可奈何下,他朝发妻秦柳氏看了一眼。

秦柳氏告诉他,让他去把家里的麻黄纸找出来,剪好明日上坟扫墓要用的纸钱,俩傻儿子的事就别管了。

随后,她朝自家大儿子的房间喊道,“秦朝阳,带上你弟一块洗澡,热水泡久点。”

跑远了的秦朝阳闻声返回,嘿嘿两声,快速抱起小乞丐模样的秦朝宁就往浴间跑去。

对于秦柳氏喊他全名,声音大些的时候,他知道他娘亲其实是没在生气。

倘使,他娘亲温声细语,要开始一对一讲道理时,秦朝阳就知道,他估计闯的祸超出了秦柳氏的容忍界线。

自觉眼下没事了的秦朝阳,在浴间三两下把幺弟脱光,双手拎起放浴桶里,然后自己大大咧咧也脱个精光跳进去。

他们俩跑去洗漱了,给大伙遗留下的活就不少。

秦晚霞搬了个小凳子,挨着水井拿来三个小盆,开始分拣这些黄沙蚬、泥鳅、河虾和螃蜞。

秦柳氏拿着小菜刀、砧板,也搬上小凳子来一同料理两个臭小子带回来的这么一大桶东西。

不过,当她看到水桶里钻来钻去,滑不溜秋的各条大小泥鳅,她还是受不了,连丈夫的名字都直接喊全名了,“秦石,你把黄麻纸先放一放,过来看看你的两个好儿子带回来的好东西。”

一连两个“好”字,让秦石的动作一顿。

他就知道,子不教父之过。他不揍崽,最后他还是要背锅的。

“这玩意,你来料理,我和晚霞可处理不来。”秦柳氏眉间微蹙,待秦石走过来就把手里的小菜刀和砧板塞给他。

秦晚霞见状,试探地问道,“那我……”

“你和你娘去剪纸钱吧,这些都放下给我”,秦石让她也别弄了。这活也恁多了,秦朝阳那臭小子就是馋!

看罢水桶里的一堆东西,他去杂物间找了颗长铁钉出来,挪过小凳子,才开始准备收拾水桶里的东西。

这桶里的,泥鳅当属最难清理。他用铁钉在砧板上固定好泥鳅的头部,右手才拿起菜刀,从泥鳅头部往尾巴一刀顺滑切落,然后再横剔掉内脏和中间的骨头。

别看他做起来这般轻易,若是换作了秦柳氏、秦朝阳、秦晚霞,确实做不来。

这活不仅需要力气,也需要精准度。

等秦朝阳把自己和幺弟洗干净出来,他们爹已经把水桶里的东西都整理好,洗干净分装在几个木盆里。

秦柳氏面对这些食材,打算让黄沙蚬泡一晚,明日再处理。

大海碗里的小河虾就白灼即可,小盆的泥鳅则调味后用来蒸饭,如此这般,今晚便不吃米粉了。

螃蜞们得炸香炸脆了再加辣椒、葱、姜、蒜翻炒入味。此外,还有晚霞想吃点炸腌肉菌菇酱,也得盛一些出来……她就这般简单想了想,要做的事情就多着。

“秦朝阳去生火”,她现在瞅见大儿子的笑容就想给他找点活干。

“娘,我也来”,秦朝宁自告奋勇道,快步朝秦柳氏跑去。

“无须,有你哥在就好了。”秦柳氏摸了摸他的小脑袋,“趁着天色未暗,幺儿或是回房看看书,等家里喊吃饭便可。”

闻言,秦朝宁这才想起来自己仍需默写的几万字……可恶!他也想看(帮)娘亲做(尝)菜!

不过,他还是回房去了。他的情况确实要抓紧时间默写,然后还要让娘亲或是二姐帮忙拿丝线缝纫装订书籍。

后日返回东篱书院的时候,他打算带上《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增广贤文》的手抄本。他不能再桌面无书全靠记忆行事,不想行事出格。

申时左右

他们一家开始吃哺食。今日的这个时辰比往常早了些许,连油灯都还无需点上。

四方桌上,摆放着一大海碗的白灼小河虾,一盆香辣炸螃蜞,一大海碗的炸腌肉菌菇酱,一碟蒜蓉胡瓜,五碗鸡汤,五碗泥鳅蒸饭,一眼看过去整桌子满满当当。

饭菜的香气扑鼻,秦石看了一眼家里人,简单直白说道,“都吃饭吧,吃过哺食,大伙在天井纳凉一会。”

他的话音一落,秦朝阳就动筷了,“唔唔……好糍……好吃”,他往嘴巴塞了一大口菌菇酱拌泥鳅蒸饭,边嚼边艰难说道。

秦朝宁先夹的是香辣炸螃蜞。

四月不仅黄沙蚬肥美,这个时节里螃蜞,蟹肉丰满,膏似凝脂,同样鲜香着呢!

果不其然,入口便是满腔的鲜味,外壳炸得酥脆,蟹钳以外的外壳均能轻易嚼烂,蟹肉鲜甜,蟹膏浓郁喷香,加上爽口的辣味,秦朝宁情不自禁吃了一只又一只。

秦柳氏给幺子的碗里勺了一大勺的菌菇酱,帮他把蒸饭搅拌好,“炸螃蜞吃多了上火,为娘可不想明日还要费心思给你们几人煮绵茵陈(清热祛湿)水喝,你们悠着点。”

“其余几款菜也好吃得紧,别只挑其中一碟来吃。”

“好”,“嗯”,“唔唔”,他们三姐弟此时此刻应得十分的快。

一顿哺食下来,秦朝阳兄弟俩都吃撑了,在天井这里站着纳凉。

秦石和秦柳氏坐在竹凳子上,吹着晚风,往竹笾(圆形开口盛放祭品的篮子)里摆放纸钱,香和蜡烛。

然后他们看手边上的黄麻纸还有多的,就叠起了纸元宝,准备给祖先们烧多点银两。

秦晚霞时不时也帮忙叠一两个。

“家里的油纸伞还有在做吗”,秦朝宁问道。他白天里留意到角落里还有一小堆伞骨。

“油纸伞的营生,家里停了几日了,现下菌菇酱卖得好”,秦石应他话,“咱们家把力气都放菌菇酱上了。”

秦朝宁这时候听家里人说起,才知道菌菇酱早已在县里售卖开来,目前还卖得很不错。

而家里的分工是,白日里他娘和二姐去采摘菌菇,他爹修路回来就帮忙清洗和剁碎,然后生火,待他娘和二姐熬制完菌菇酱,三人便一起把菌菇酱装进小坛子密封。

祥记的老李叔和家里约定的时间是每隔两日,便驱使着骡车来一趟营地里收货。

“爹、娘、大哥和二姐都很厉害!”秦朝宁由衷地赞叹。

菌菇酱虽然材料上,普通老百姓吃几次也能知道原材料是多种菌菇,但是能够把酱做得好吃的,也是需要庖艺的。

他爹和大哥,能够和钱掌柜谈好菌菇酱的售卖与分成,做好了试吃推广,实际上已经对于己身的固有认知有所突破。

“幺儿的主意好”,秦石夸道,甚是欣慰地摸了摸小儿子的脑袋,对他疼爱地说道,“明日祭祖后,给幺儿分个大鸡腿。”

“不,剁开了,大家吃”,秦朝宁摇头,“或是给大哥和二姐吃,大哥和二姐辛苦了!”

听罢,几人打闹了起来,笑声不断。

秦石和秦柳氏同样嘴角含笑,看着三个子女,多有感触。不得不说,他们家今年的日子,比之往年,实在好上了太多。

翌日丑时

他们阖家早早起来,把秦朝宁去上私塾而不得不断掉的全家识字的计划重新开展。

识过八个字后,他们几人一起开始做青团。

宣朝清明时节的青团不仅自家吃,也要拿去祭祖,所以得多做些。

不过,盐边县的习俗是,祭祖完的祭品,老百姓们通常是会带回家吃完的。

而艾蒿汁,秦晚霞前一天晚上就备好了,面团是秦柳氏提前加水加艾蒿汁揉成面团,发好的面。

至于芝麻、花生、红糖研磨的馅料,也准备好了,就摆放在四方桌上的大海碗里。

于是乎,阖家齐齐行动,齐心协力包青团。

包好后的每个青团,需垫上竹子叶,这之后就可以上锅里蒸了。

忙完这里,他们把水井里放的,昨日烫好的大公鸡、五花肉拿出来重新加热,放进另一个竹笾里摆放好,然后再备些茶水酒水就大差不离了。

把朝食吃完后,他们穿戴好旧衣服,带上铁锹、镰刀、锄头,精神抖擞地出发去祭祖。

他们一家五口走出营地时,其他家家户户也差不多动起来,均是同样要去祭拜各个祖先。

小路上走着,家家户户互相之间或是点头,或是打招呼。不过,这点事半点没影响他们一家的步速。

老秦家的祖坟是位于半坡山后头的矮子坳小山头,这个山头罕有人出入,他们几人想上山,还得自己边走,边砍伐野草树枝,生生破开一条可容一汉子通过的小路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