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六零年代败家子 >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1/2)

目录

第二十六章

“周南,现在我确切相信我们不是一个王朝的人,但我依然感激这次的相遇,要是没有遇到你,恐怕我和兄长,清寒的命都不一定能保住……”这是萧元俊为了防止见不到周南,特意写的一封信,用的是他和萧清寒曾教过的“密语”。信上除了表达对周南的感激和对零食的想念以外,还有他们自己的近况。

周南见萧元俊和萧元朗两兄弟已经在边关站稳脚跟,成为让人不可忽视的势力,也是由衷的为他们感到高兴。可能以后再也看不到这些特殊的客人,周南还是将信件什么的仔细装好,也算是以后回忆过去的证据。

将信仔细收好以后,周南才将目光投向那些礼物,不得不说,萧元俊两人将自己的心思摸得很透,他就是喜欢这些“俗气”的礼物。虽然天降大雨,但也挡不住他的好心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山村也迎来了麦收的季节,就连学校也给学生放了麦假,回家来割麦子。

自从周南来到青山村以后,也是深刻体会了农活的辛苦,农时不等人,稍一糊弄,那地里的庄稼就会糊弄你。麦收是一件辛苦的差事,除了壮劳力充当主力之外,连村里的老弱小孩也都出来一块帮忙。壮劳力割麦子,其他人帮着捆麦子,运麦子,晒麦子。

本来周南是想以自己不擅长农活为由,跟老弱小孩一组的,毕竟所谓的面子还不如少受罪来的实际。但这一要求却被老村长驳回,不能因为困难就不上战场,就算是割的慢一点也不要紧,但是得干,不能有畏难情绪。于是在经历了一顿思想教育后,周南也必须跟着大家进地里割麦子。

既然躲不了,那就得面对,周南顶着大家异样的眼神,把自己从头到脚的武装了一遍,毕竟进了麦地,皮肤也觉得刺挠的慌,又疼又痒,挠上两下,又会留下几道红印子。

现在的农村没有专门的粮种和化肥,大多都是生产队从去年长得好的庄稼中挑出种子,加上大多使用农家肥,费力跟不上,所以小麦的产量很难让人满意,如果在好的地块,水和肥力跟上,产量才会在三四百斤左右,一般的地块都大概在一二百斤左右,年景不好时,只有几十斤的产量甚至绝收。

尤其经过那三年之后,其实村里不爱种小麦,还不如多种点地瓜呢,但无奈这是上头规定的任务,必须得种。另外,遇到重大节日的时候,不得蒸个馒头,花馍,或者包顿饺子,这些都需要小麦磨成的面粉。因此,老村长几番思量之下,还是多种了一些小麦,确保交完公粮,留下种子之后,家家户户还能分到一些小麦。有些麦地里套种着黄豆,有时也会被村里拿来做豆腐,然后分给村民拉拉馋。

因为冬天下了几场雪,春天又下了几场春雨,解决了干旱的问题,可谓是风调雨顺,因此大家都预测今年的收成会比往年好得多,最起码每亩地也得多个几十斤。但周南心里清楚,有了自己的植物生长营养剂和土壤改良营养剂的加持,可不止几十斤那么简单,但是自己也控制了量,所以在产量上也不会显得太夸张。

关于那些营养剂,周南早就测试过,确保有用且安全才会拿出来,因此他在本来庄稼长得好的地块上使用了营养剂,就算庄稼产量提升,别人也会认为那是因为天气好加上地本来就好的原因。

其实关于用不用营养剂的事情,周南也纠结了一阵子,但最后还是决定用了,好歹能让村民家里有点余粮。自从他来到青山村以后,除了个别,村里人都对他挺不错的,虽然有时候嘴上会开开玩笑,但只要有空,也会帮着他干干活,有什么好吃的,也愿意跟他分享。这也是让他做出这个决定的重要原因。

火辣辣的阳光下,周南站在田间地头,感受这一股股热浪向自己袭来,虽然气候难耐,但看着眼前的金色麦浪随风摇摆,人们穿梭其中将它们采摘,脸上带着愉悦的笑容,甚是满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