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1/1)
第六十四章
听完父子俩的讲述,家里人也是一阵唏嘘,要不是运气好,这次能不能回来还真不一定。
“咱们再不出去了,就好好在家里过日子,行不,他爹?”吴大娘一想到父子两个被不怀好意的人盯上,这心就怦怦的跳,可不敢再让他们出去了。
“行,不出去了。”吴老汉想想自己带回来的粮食以及这次的粮票,应该能撑很长时间了,近期内确实没有再出去的打算,这身体也不比年轻时候,确实要养一养。
吴老汉父子在家歇了三天,才算缓过来,然后去了大哥和三弟家里,问了问情况,还好,都歇过来了。
虽然大家现在手里有粮票,也听说过粮票,但对于粮票能否真正取出粮食,各家心里都存疑。因此,回来五天后,他们打算拿一张粮票去取钱,一张粮票一百斤,三家平分,也不算太打眼。
这次去县城取粮,吴老汉没去,吴大宝和吴大山一块结伴去,另外两家也一样,都是儿子去的。虽然没去过几趟,但到底离家近,也不怎么担心。
几人天不亮就出发,一块坐牛车去了县城,相比于之前,现在的县城已经好了很多,至少街上还是能看到人群的。
吴大宝一行人刚进城,就碰到官差在吆喝:“官府赈灾粮到了,每家每户拿着户籍去仓库领粮食……”
“没想到还挺快……”当初吴大宝和吴老汉在府城的时候就听到消息说在赈灾了,如今就看到县城官差在吆喝了。
“哥,咱们也去看看吧?要是能领粮食,咱们一块包牛车给拉回去,也省的再跑一趟。”出门在外,吴大宝他们都是带着户籍的,有时候会遇到官兵排查,要是没有户籍,会有些麻烦,还得交罚款,因此,只要是外出,都是带着户籍的。
哥几个一合计,觉得还是随大流走一趟,先把粮食拿到手为好,谁知道那仓库里有多少粮食,先到先得,省一趟路费也是好的。至于粮票,反正是自家的粮食,也长不了腿,就先放一放。
“男人每人二十斤,女人每人十斤,孩子每人五斤,你们家一共是六十斤,如果没什么问题就去后面领粮食……”在粮仓附近,就有负责登记的官差,拿过户籍凭证后,快速算出这一家的粮食总量,然后写个条子,盖上大印,然后拿着这张写好的条子,去粮仓领粮食就行了。
“哎,没错,官爷算的一点没差……”吴大山谢过官差后,便带着吴大宝去了粮库,给看了凭条后,顺利的领到六十斤粮食,顿时欣喜不已。虽然这粮食闻起来有一股霉味,看着成色也不咋好,但确实是实实在在的粮食啊,在遇到旱灾后的百姓眼中,不亚于一场甘霖。
“没想到还真能领出粮食来,这回老天爷可是开眼了!”
“什么老天爷开眼?它要是开眼,咱今年能遇到旱灾?还不是官府里的大人给咱们发的粮食?这感谢也要谢对人啊!”
“没错没错,确实是要感谢大人,回去能喝两碗稀粥了……”
领到粮食的老百姓有些迫不及待的开始检查起粮食,然后不禁双手捧起那些粮食,眼泪都差点下来,至少这些粮食会增加一点生的希望。
吴大山和吴大宝兄弟几个也顺利领到了粮食,经过商议,他们又去找了早上的牛车,打算再雇车回村,本来是打算走回去的,六个人平分一百斤粮食,每个人也才十几斤而已,小意思,但现在又多了这么多粮食,他们也不敢大意。
谈好价格以后,三个人在原地看着领回来的粮食,剩下的人则去万众粮铺兑换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