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2/2)
回到家门口,刘氏把闻惜禾从牛车上背下来,扭头对儿子说:“年年,你把牛车送回你石头哥家里,还有……”她似有难堪地犹豫了一下,咬牙说道,“还有,你回来时跟你翠姨借点儿米。”
她还是不愿放弃儿子新娶回来的儿媳妇,若是能吃些好的,身体有力气了,兴许能活过来?
赵丰年点头,牵过牛绳,临走前回头担忧地看了一眼闻惜禾。
*
刘氏背着闻惜禾回家,进入自家房间里,把闻惜禾放在木板床上。
“禾娘,你先歇着,我去给你倒碗水。”
等刘氏从房间里出去,闻惜禾开始打量这间房间。
整个房间是用泥土垒起来的,屋顶盖着稻草,窗户用自编的竹帘子挡着,由于竹帘子不透光,白天是卷起来的。
房间里摆放了两张用条凳和木板搭起来的床——勉强算是能称之为床吧。
屋子里空间不大,其中一张床白天要收起来,不然人进来都不好落脚。
屋子的角落里放了两个竹筐,里面堆着一些杂物。
除此之外,这个家里再没有其他东西了,真真正正的家徒四壁。
闻惜禾环顾一周,家里这么穷,肯定是没有银子继续给她看病。
况且她得的是绝症,在这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别说绝症了,区区一个感冒大概率都能让人一命呜呼。
不过……
闻惜禾疑惑地眨眨眼,现在她觉得自己除了头疼头晕,体温比较高、又渴又饿、身体虚软无力、有点儿中暑之外,好像也没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
或许自己还有救?
闻惜禾心里倏然腾起希望,不管怎么样,她这已经是第二次生命,多活一天都是赚的。
与其自怨自艾,不如想想该怎么自救!
刘氏出来给闻惜禾倒水,路过鸡窝,脚步一顿,看见细软的稻草上摆放着两枚鸡蛋,一时之间眼睛怎么也挪不开了。
家里的鸡蛋,都是要留着给大房家的长子赵成才吃的。
公公婆婆说了,赵成才是读书人,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才能念好书。
所以下了死命令,家中的鸡蛋,除了给赵成才吃,谁都不能动。
刘氏回头看看家中空无一人的院子,深吸一口气,蹲下.身迅速从鸡窝里捡走两枚鸡蛋,脚尖一拐,直接进入厨房里。
刘氏生火烧水,等水开后,把两枚鸡蛋打进瓦罐里,用勺子一搅拌,一锅蛋花汤就好了。
刘氏把蛋花汤倒进碗里,又往汤里加了一点点盐。
蛋花汤很香很香,刘氏嘴里不受控制地分泌口水,肚子咕隆咕隆响起来。
她从昨天到现在什么东西都没吃,还连夜赶路跑去县城又回来,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刘氏憋住气不去闻蛋花汤的香味儿,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一口气喝光,勉强压了压饿到抽搐的胃。
刘氏端着一碗蛋花汤回自家屋里。
“禾娘?禾娘快起来喝蛋花汤了。”
屋子里连张桌子都没有,刘氏只能先把碗放在地上,扶起闻惜禾靠坐在床头后,又回头从地上端起碗。
刘氏用勺子舀起一勺蛋花汤,吹了吹送到闻惜禾嘴边:“禾娘,来,小心烫?”
闻惜禾早就渴得嗓子冒火了,迫不及待喝下一勺蛋花汤,刺疼的嗓子终于舒缓了一点。
等一碗蛋花汤下肚,闻惜禾身上恢复了一些力气,才终于真切地觉出自己重新活过来了。
刘氏看闻惜禾喝完鸡蛋汤后,脸色似乎好了一些,心里不由得冒出希望——或许,或许禾娘还有救呢?
不到最后一刻,怎么也不能放弃!
“禾娘,等年年借来米粮,我再给你煮碗米粥吃,你吃饱了,身体肯定能好起来的。”一碗稀稀的蛋花汤哪能吃饱?刘氏激动地端着空碗出去。
刘氏刚出屋门,就看见自个儿的婆婆正叉腰站在鸡窝前,脸色阴沉。
“天杀的哪个小偷偷我家鸡蛋哟!个烂屁股的黑心贼,敢偷我家鸡蛋,吃死你啊!”李云英跺脚大骂,一转身,看见呆站着的刘氏。
“刘氏,你一上午跑哪里躲懒去了?家里的活儿也不知道干,就知道躲懒!你说你有什么用?”
李云英瞥见刘氏手里的碗:“吃吃吃,就知道吃!你又背着为娘偷吃什么了?”
“娘,我、我没……”刘氏心里害怕,下意识用袖子挡了挡碗。
李云英脸色一变,莫不是真偷吃什么好东西了?
李云英甩着臂膀就小跑到刘氏面前,一把抢过她手里的碗:“挡什么挡?”
李云英低头看碗,碗里的蛋花汤早就喝得干干净净,丁点儿不剩。
李云英凑近碗闻了闻,闻见一股鸡蛋味儿,怒火腾地从头顶蹿出来,高高扬起手臂,啪的一巴掌狠狠落在刘氏脸上。
刘氏奔波一夜,加上粒米未进,早就饿得头晕眼花,李云英这一巴掌甩下来,直打得刘氏耳朵嗡嗡响,站立不稳,原地踉跄转了两圈,一头撞到门柱上,身子顺着门柱滑落,瘫软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