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1/2)
第74章
虽然隔着马车帘子,但可以清晰的听见外面的风雨声,以及车轮滚滚向前的声音。
董时宁说完,就静静地望着胤禟,等着对方的答案。
胤禟大马金刀的坐着,一只手倚在膝头,另一只手放置在大腿处,闻言,笑嘻嘻道:“福晋一张嘴,已然噎的郭络罗氏说不出话来,又有三嫂打配合,何须我开口。”
董时宁俊美微颦,伸出手轻轻推搡了胤禟一下,“别贫嘴,我与你说正经的。”
胤禟见状,收了笑模样,挺了挺腰,随后一本正经道:“四嫂好心提醒,郭络罗氏不领情,故意用言词讥讽,这事情本就与我们无关,是福晋你仗义,才出言帮四嫂回击,我若出言帮你,在旁人看来,便是在帮老四夫妇。”
“更何况,郭络罗氏说话刻薄,不给四嫂面子,那便是当众打了老四打的脸,老四本就记仇,更不是宽宏大量之人,是以,我心中清楚,老四定然会当场反击。”
董时宁听完,擡眸问道:“爷不出声,是不想让别人误解自江南一案后,你与四哥关系亲近?还是怕八哥误解?”
胤禟闻言,笑了笑,言道:“任何人,包括汗阿玛在内。今日之事,无论是老四,还是老八,我都不想牵扯其中,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有何不好?”
董时宁顿了片刻后,接着问道:“爷想独善其身,可四嫂与我合伙做生意,满京城无人不知,夫妇一体,我与四嫂关系亲近,落在旁人眼里,不就是爷与四爷,关系亲近吗?”
这也是之前,胤禟一直反对她与乌拉那拉氏,合伙做生意的理由。
可后来,胤禟打赌输了,果然不再插手云兴楼的事宜。
即使胤禟不说,董时宁也知晓,江南一行,胤禟与胤禛之间,定然发生了不少事,而且应t该是朝着好方向发展的。
很显然,自胤禟从江南回来以后,提起胤禛,以及面对胤禛时,没有从前那般抵触和厌恶。
甚至,胤禟还更清楚的了解了胤禛的脾性,不然,怎知胤禛一定会当场发作,故而选择不语。
而且,从她穿越过来以后,几次明里暗里的试探,发觉胤禟对胤禩的态度,已然转了一百八十度的弯。
她与郭络罗氏,是连明面上的好关系都做不到的,可胤禟从未为了胤禩,给她施压,让她缓和二人关系,甚至胤禟提起郭络罗氏,也是一脸的厌恶。
尤其她从青柳口中得知,胤禟刚回京城时,胤俄差人来请胤禟,说是为其接风洗尘,实际上却是胤禩的主意,而胤禟在胤俄府上,待了不到一刻钟便出来了,而且一脸的不高兴。
而今,郭络罗氏与乌拉那拉氏的口角之争,已然演变为胤禛与胤禩的口角之争,胤禟想保持沉默,从一定意义上讲,便是已经放弃了胤禩这个选项。
胤禟与胤禩的关系,已然变得微妙,只有明面儿上,还算和谐。
可另她费解的是,胤禟也不愿与胤禛走得过近,有意在保持二人之间的关系,就算有童年的梁子在,也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是以,董时宁觉得胤禟有盲区,她有必要将现在的形势,明白的告诉胤禟。
胤禟听了董时宁的话,一双桃花眼深邃了许多。
福晋说的没错,在京城众人看来,他已然与胤禩的关系拉远,而向胤禛靠拢。
他自己虽然在努力保持中立,试图保持平衡,可他已然身在局中,又如何能真的独善其身。
董时宁见胤禟久久不回神,出声试探道:“爷?”
胤禟思绪回笼,伸出手握住了董时宁的手。
因着在温暖的马车里,董时宁的手是温热而纤细的。
胤禟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来,“福晋一番良言,确实提醒了爷。”
董时宁顿了片刻,问道:“那爷打算如何做?”
胤禟手上一用力,将董时宁拉进怀里,拢着人道:“什么都不做。”
如今的朝堂,明面上还算是风平浪静,多方势力相互牵制,这正是康熙想要看到的景象。
而他,要做到的更是“安分”二字。
董时宁听罢,便明白了。
以不变应万变,便是最好的对策。
紫禁城里没有不透风的墙,同样的道理,京城里的风吹草动,也瞒不过康熙的耳目,只有他老人家,想不想知道。
五贝勒胤祺喜得嫡子,为嫡子办洗三礼也算是大事了,这不,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五贝勒府发生的事情,就已经传到了乾清宫,康熙的耳朵里。
彼时,康熙正坐在御案上批阅奏折,闻此消息,眉眼沉了一瞬。
胤禩的福晋,还是这么骄矜跋扈。
今日郭络罗氏,虽然有错在先,但是胤禛身为兄长,为福晋出头之时,言语直指胤禩子嗣稀薄,亦是失了风度,更何况江南水患一案后,便有不少朝臣夸赞胤禛。
而胤禩,在诸臣中,早就有了“八贤王”的美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