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1/2)
第109章
朝中大臣倒是没有什么反对意见,他们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了。
那个位置一般是太子监国时坐的地方,虽然昊亲王还没被册封为继承人,但是他现在的地位和册封了没什么两样。
坐就坐吧,起码看到昊亲王后皇帝的心情不错,应该不会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贬人或是杀人。
皇帝看着玉树临风、气宇轩昂的弟弟,满意地点了点头。
出去这几年,弟弟长得更好了。而且周身的气势也比五年前足了,一点也不比他这个兄长弱。
“臣等参见昊亲王殿下。”
皇帝和弟弟叙完旧,大臣们才有机会给秦宸行礼。
“免礼。”
秦宸虚擡了一下手。
“谢殿下。”
众臣直起身体。
昊亲王回来,在朝上的位置仅次于皇帝,高高在上俯视所有大臣,包括他那些兄长。
老二他们看着秦宸,虽然过去了五年,样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和小时候差不多,只是更好看了些。
秦宸看着还站众臣前面的老二等人,他们刚才也跟自己行礼了,脸色都不太好看。他们虽是郡公可因为皇族身份,所以站位还是在最前面。
当然要是宗正来了,站在最前面的就是他老人家了。只是他老人家年纪真的不小了,皇帝也不想折腾一个老人,就让他在家歇着,有事再让人请他上朝。
至于其他皇族,都没有在朝上。上一辈的云王和桂王都无了。
云王的子嗣在宗人府圈禁着,而桂王的嫡长子虽然在京城,但是他身上没有职位,平时也不上朝,所以朝上看不到他的身影。
再往上,睿宗的兄弟要么就藩,要么人没了,因此京城有资格上朝的皇族也就秦宸他们这一辈。
于是才显得老二他们的地位高,主要是地位比他们高的要么无了,要么不在京城,要么年纪大了,平时不上朝。
这么一想,大秦皇族的人口数量和前朝比起来,真的少了好多啊!
不过这也是太祖的本意,想到明朝那养猪政策,把一个国家吃垮了,太祖是怎么也不可能让大秦走上明朝老路的。
幸好大秦的宗室少,大家又有别的活干,所以大秦的财政一直很稳。
今天的早朝,因为昊亲王出现,早早就结束了。
“无事退朝。”
皇帝拉着弟弟走了,留下一群风中凌乱的大臣。
陛下,从来不知道你也有走这么快的时候。
一眨眼皇帝和昊亲王都不见了。
秦宸被兄长拉着回正阳宫,看着熟悉的风景,秦宸脸上一直挂着笑容。
这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这里的一切都还是那么亲切。对有些人来说皇宫是个吃人的地方,被圈在里面再也出不去。可是对秦宸来说,这里是他的家。
“李伴伴,去御膳房告诉御厨,今天做几道小宸喜欢的菜,我们兄弟要好好聚聚。”
皇帝还没进正阳殿的门就跟李德有说道。
“主子,老奴立即去办。”
李德有行动不像个老人,迅速朝着御膳房而去。
“小宸坐,让哥好好看看你。”
刚才在大殿上,因为一堆朝臣在那里,他都没认真看看自家弟弟的样子。
“还是小时候可爱,不过现在的小宸更好看了。”
皇帝看着丰神俊朗的弟弟,开始发愁。十一长成这样,要什么样的姑娘才配得上他啊?
“哥,你在想什么?”
他哥脸上的愁意太过明显,秦宸想不在意都难。
“我在想要给你娶什么样的媳妇,才配得上你啊!”
皇帝真是愁死了,弟弟太优秀,他觉得天下就没有女子配得上他弟弟。随便找一个,还不知道谁占便宜呢!
“哥,我不娶。”
秦宸的头摇得飞快,娶什么娶,他这辈子都不结婚了。
“为什么啊?不娶妻生子怎么行?”
皇帝瞪大眼睛,他不能生,他又不娶妻,岂不是他家又绝后了?
“如果不是真心所爱,我宁可不娶。”
秦宸老实回答,他并不是想逃避责任,而是结婚在他看来是一件很神圣的事。
至于像他哥弄一堆嫔妃在后宫,秦宸也干不出来这种事。
“那皇位咋办?”
皇帝愁死了,他弟若是不娶妻,难不成还真要在老二他们家里选继承人?
一想到这里,皇帝就不乐意。
“你生啊!”
秦宸盯着他哥,反正他哥有一堆妻妾,生两个孩子应该没啥问题。
“不是,我要能生早生了好吧?”
皇帝觉得他弟是在开自己玩笑。
“以前不能,等我帮你把毒逼出来后,养养就能生了。”
秦宸觉得这个主意再好不过了。
“你开玩笑,我多大年纪了?”
皇帝瞪大双眼,不敢相信这话是他弟说的。
“我说真的,你年纪也不大啊!而且现在出生年纪刚刚好,回头他接班我们兄弟出去浪。”
秦宸勾着手指算了一下,他哥逼完毒休养一年再生的话,两年后他就有侄儿了。那时他二十岁,等过二十年对方年纪刚好,秦宸就可以把皇位传给侄子。
“你看,这不就刚好嘛!”
秦宸把自己的想法跟他哥一说,皇帝一副不敢置信样子,他弟还真打算让他生啊!
“不行不行,我不想生,还是你生吧!我怕生出来一堆不争气的玩意,弟弟你的天赋好,生下来的崽崽不仅长得好看,天赋也应该很好。”
皇帝拒绝得也快,他可不想弄个崽子来烦自己,他这辈子养一个弟弟就够了。
二十年前他希望有自己的孩子。现在嘛看多了他那些蠢货弟弟,皇帝觉得没有孩子也挺好的,反正他都有十一这个继承人了,也对得起大秦和父皇了。
“不是哥,你真的好好考虑一下,我是不可能娶妻的,不是我爱的人,我是不会和她生崽子的。”
秦宸比他哥还犟,说不娶就不娶。
因为这个问题,兄弟俩开始争执起来,但是他们谁也不服输,于是问题就这样僵持住了。
不过二人都觉得以后时间还长,能说服对方。
兄弟俩为了谁结婚生子这个问题杠了起来,最后谁胜了亲们看频道就知道了。
吵归吵,闹归闹,也不影响兄弟感情。
秦宸在他哥的正阳殿里换了一身轻松的常服,和他哥坐在一起吃午膳。
味道和他在北境吃的一样,毕竟都是御厨,同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不可能不像。
兄弟二人一边吃,一边就北境的问题聊了聊。
“你最近要提高警惕,因为你在北境开了学堂,让十岁以下的孩子免费上学,被天下的读书人盯上了。”
皇帝提醒弟弟,说天下读书人,还不如说是朝中的官员。
蛋糕就这么大,他们不想有人进来分一块,于是便会千方百计地阻止秦宸的计划。
“呵,我会怕他们?等我把江湖上那些人收编了,专门用来对付这些人。”
秦宸冷笑一声,他才不怕呢!借他们百十个胆子,也不敢对他如何。
“小心驶得万年船。”
皇帝可不像他弟这么有信心,还是挺担心的。
“不怕,天下的读书人那么多,朝中的官员也不是全都支持他们,只要我们把控好舆论,他们就算再不情愿,最后也不得不屈服。”
秦宸还真不怕他们,
是的,不仅不怕,他还担心这些人不闹呢!他的想法很简单,等这些人闹起来,让他看看有多少人是反对他的,然后把这些全都摁死。
别看这些人平时一个个大义凛然,实际上一旦涉及自己的人身安全,他们一个个变卦得比谁都快。
秦宸不怕他们闹,就怕他们不闹。早早确认这些人的想法,他才好清理这些老顽固和私心过重的人。
都说读书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惜这些人口号喊得倒是响亮,真相却是没有一个人选择照做。
秦宸要做的才是他们应该做的事,可惜这些人自己不做,还想反对秦宸做的。
要开民智,他们就是秦宸路上的拦嘴虎,所以秦宸得把这些人都挪开,才能全大秦开免费学堂。
天下秀才举人不少,他不要求他们教出多少人才,只求他们教导孩子们认识即可,所以教学任务很简单。
而且又因为是古代,他只要下达命令,这些人就得执行。没有扯不完的皮,最后完成的速度搞不好比现代还要快。
现代很多事都没办法迅速下达指令,因为有些手段t在现代不能用。可是在古代就没问题了,一个个怕死不敢不听皇帝的话。
所以秦宸只要下定了决心,他可以做的事真的比现代还要方便。
皇帝下令,又有清正廉洁的官员监督,那速度绝对比现代快。毕竟找间屋子就行了,再准备一些桌椅和黑板,一间教室就做好了。
不过这些都要秦宸登基后才能做,他还没把江湖上的那些人收编呢!
天下先天都在他手,最高武力值都支持秦宸,秦宸要收在编江湖上的人并不难。
难就难在他还没登基,皇帝也没退位,暂时还无法做到。
不过也不急,现在那些江湖人在沿海地区天天杀海盗和倭寇,暂时也不急着收编他们。
等他们拿到一些好处后,再提这事估计会更容易收编一些。
秦宸的想法他只和皇帝说过,而皇帝向来是弟弟做什么他都支持,即使他看出了弟弟这么做会引起朝臣们的强烈反对,皇帝还是选择了支持。
就算会撬动大秦的根基也没关系,太祖本来也是这么做的,他们作为子孙不过是完成太祖的遗命。
能当上皇帝的,除了先帝有点傻外,其他几位皇帝谁不是人精?
自然明白太祖的打算,只是他们想着要达到太祖的期盼的那个华夏,需要无数代去完成,只要不是在自己这代,那就无所谓了。
后代嘛那不就是用来坑的嘛,大秦结束在后代手中,又不是结束在他们手中,自然不会有什么反抗心理了。
也许是从小接受的教育,让他们看得格外的开,毕竟这么多皇朝都是起起落落,大秦也不可能例外。只是相比别的朝代,大秦的结束比较体面,这样也无愧于祖先了。
几百年后,大秦退出时代,也没有人能指摘后代什么,毕竟坑是祖先们一代代挖的,最后掉进坑的那个子孙自然也不需要有负罪感。
作为最后一人,他只是刚好倒霉在那个时间点而已。
不过问题应该不大,因为有太祖日记和历史皇帝的笔记留下,他也应该早有心理准备才对。
比起几百年后大秦灭亡,还是此时此刻的大秦更让秦宸费心。
他做的一切是把大秦推向灭亡,可是华夏却会迎来新生。
老旧的制度必将被新的制度代替,这是时代的选择,就算是秦宸和太祖也无法改变。
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华夏历史上曾经的痛苦都规避掉,不让它们再次出现在华夏的土地上。
“阿宸,你要做的事兄长知道劝不住,唯一的要求就是保护好自己,别让兄长担心,知道吗?”
皇帝对弟弟的要求只有这一个。
“知道了,谢谢哥哥。”
秦宸答应了下来,他一直很爱惜自己这条命的,他有太多的事要做,有太多的人要保护。
所以秦宸怎么敢让自己出事呢?
“那我便放心了。”有了弟弟的承诺,皇帝总算没那么提心吊胆了。
午膳,皇帝把弟弟留在正阳宫休息。
秦宸在睡觉,皇帝坐在一旁批阅折子,偶尔还会擡头看一眼午睡的弟弟。
换成别人被人这样时不时地看着,秦宸肯定睡不着觉。可皇帝不是别人,他是秦宸唯一认定的亲人。
从小被皇帝抱着睡觉,让他早就习惯了皇帝在自己身边的感觉。
因此哪怕被皇帝时不时盯着,秦宸也一样睡得很觉。
等他醒来,午时已过。
“啊!”
打了个呵欠。
“醒了?喝点热茶醒醒脑。”
皇帝说完就有宫人送上热茶,这茶水是热的却不烫嘴,刚好入口。
秦宸习以为常地接过茶水喝了起来。
“哥,你还在忙啊!”秦宸跳下软榻,跑到罗汉榻面前,看他哥盘腿坐在上面批阅折子。
“嗯,还有一点,很快了。”
皇帝递给弟弟一本折子。
“嗯?”
接过折子翻看起来。
“这是沿海官员送进京的消息,探子说那些倭寇快被武林人杀光了。”
皇帝活动了一下脖子,这算得上是一个好消息了。
倭寇之患,一直都有。更可气的是他们凭着那些小船,居然平安到了大秦,到大秦的土地上杀人抢劫,实在是可恶至极。
之前一直没办法对付他们,不是大秦不愿意,而是官府差役的实力不济,每次等官府接到消息赶去,他们已经抢完杀完逃走了。
这一次江湖人的加入,让那些倭寇都来不及逃走,就被江湖上的高手杀得干干净净。
说起来在大秦能光明正大杀人的,也只有战场了。
倭寇和海盗是朝廷允许他们杀的,所以那些江湖人杀得很尽兴。
既发泄了他们全身使不完的劲,又杀了坏人,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划算的吗?毕竟杀海盗和倭寇是有功勋值的,等攒够了就可以去武林盟兑换功法什么的。
这可是支撑大家一直守在沿海的原因之一啊!
幸好大秦的海岸线够长,装得下所有武林人士。
别说海盗和倭寇还挺多的,杀了一批又一批,他们都杀了一年多了,这海盗和倭寇才渐渐减少。
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这么执着来大秦抢劫?
后来经过审问才知道,原来有人回到西方,把大秦夸成了遍地是黄金的天堂,只要来到大秦就有用不完的钱,吃不完的美食,穿不完的绫罗绸缎。
于是一批又一批的外国人被这夸大其词的话所吸引,不断往大秦而来。有的是正经商人,有的则是化身为海盗对大秦的百姓和商船进行抢劫。
以前他们确实抢到不少东西和女人,可是自从沿海地区来了一批人后,倒霉的人就换成他们自己了。
现在沿海的百姓比以前好过不少,出海也不用担心有海盗出现了。
“这样挺好,战船也建得差不多了,只等过段时间下水试航。”
秦宸合上折子,脸上带着说不出的喜悦。
“阿宸是在为战船而高兴?”
皇帝知道折子上的消息是好消息,但他弟明显不是在为这件事而高兴。
“是。”
秦宸没有否认。
“为兄能不能问一下,你和太祖为何对消灭倭国这般执着?”
皇帝没忍住好奇心问了出来。
“哥,我也说不上来,只知道如果这倭国不灭,有一天会对我华夏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秦宸看着兄长,没有说前世的事,却也用另一种说法道出了自己和太祖针对倭国的原因。
“原来如此。”
皇帝没有怀疑,因为他知道世上确实有一种人的直觉很准,而且不仅弟弟是这样,太祖也一样。
因此皇帝便以为秦宸说的原因是真相,其实根本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