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1/2)
妈妈
“妈妈……”
上午的阳光滋润桌上的仙人掌,它生机盎然,青翠欲滴,长成手掌的长度,浑身的毛刺变长了一点。
睡醒的鹿苗睁开眼睛,做了一个不算很好的梦。
她习惯性地拿出枕头底下的手机,想起凌晨回来看到的贺卡。
毫无疑问,贺卡上的文字是带金粉的紫色,字体是温和的幼圆体。
贺卡写道——
亲爱的鹿小姐:
愿您在无尽的黑夜之中,永远璀璨。
愿您在无边无际的雾海中,成为永恒的灯塔。
若您迷茫,请信任您的指南针。
(阅后即焚)
初时她以为“指南针”是指信念之类的,当她查看小队的群聊消息时,手机弹出一条系统提示:手机指南针已升级。
她诧异,连忙打开手机的指南针。
指南针的界面变成两页,第一页是普通的指南针,分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拇指左划翻到第二页,是一个完全停滞的指南针,无论她把手机朝哪个方向,指针完全不动。
她感到新奇,打算睡醒后发掘它的用途。
今天的云层比较厚,阳光还算明媚。
鹿苗坐起来伸懒腰,洗漱的时候寻思做什么早餐。
这一次获得的额外奖励不但丰盛,还多了三种零食。一种是巧克力,一种是新鲜的水果,一种是一瓶纯牛奶。
当下,一盒十粒装的巧克力卖五十几块,更大一盒的卖几百块,普通家庭舍不得买巧克力吃。
水果更甚,一颗有机、无污染的苹果能炒上几百块,完全是有钱人吃得起的玩意。
她出生到现在,没有吃过水果干乃至新鲜的水果。
“好甜啊!”她两眼放光,捧着糖心苹果啃,香甜的果肉和果汁滋润她贫乏的味觉。
配搭一杯香醇的纯牛奶,她仿佛泡在幸福的温泉里。
活着,挺不错的。
有贺平安和俞小挽盯紧王可可,鹿苗出去一趟。
每个月的月初,是她回家的日子。
她换上白色的薄卫衣,没有佩戴耳坠,坐公交车到老城区。
小时候,妈妈为了以后的生活变好点,从千里迢迢的农村搬来大城市,居住在破旧的老城区。
那时机器人员工还没普遍使用,妈妈到酒店做洗碗工,节衣缩食供她上学,母女俩相依为命。
她上高三那会,憧憬大学毕业后找到好的工作,妈妈便不用辛苦地洗碗。没想到,妈妈在那一年诊断出癌症中期。
如果选择治疗妈妈,她必须辍学。
老城区比红色街区的城中村破烂,烂尾楼很多,全部待拆迁。
政-府计划在两年内拆迁整个老城区,开发新的商业圈。
鹿苗在附近的站点下车,步行进破瓦颓垣的老城区。
烂尾楼的外墙悬挂各种拆迁的横幅。
微风吹过,卷起路边的垃圾袋。
颤颤巍巍的建筑群飘来腐朽的气味。
她家就在其中一栋灰败的烂尾楼中。
衣衫褴褛的大叔蹲在单元门前面,与鹿苗四目相对,然后看着她走进黑乎乎的楼道。
大叔摇头叹气。
“清醒地麻木,多么痛苦……”
昏黑的楼道早就没路灯,破烂的灯泡悬在她的头顶。她孤单的影子融入黑暗,眼中却点燃微光。
钥匙碰撞的声音响彻静谧的楼层。
她家不大,墙壁满是马克笔留下的痕迹。
黑色的,密密麻麻。
家里静悄悄,妈妈可能不在家。
鹿苗来到客厅的饭桌前,看了看桌上的纸张,拿起旁边的笔给妈妈写留言。
——妈妈,我回来了。
——妈妈,我拿到这季度的奖金了。
——妈妈,我和司先生成为朋友了,你
她的笔尖顿了顿,继续写道:
你怎么认识司先生的呢?
她凝视写给妈妈的留言片刻,垂眸放下笔。
她离开家,锁上门。
家藏在黑暗的一角,隐隐闪烁光芒。
幽暗的楼道像绝望的路,通往地狱。
她不知道自己正走向地狱的尽头,还是地狱的入口。
失落的鹿苗离开老城区,不知道能去哪里。资源最优渥的大城市,除了部门和宿舍t,她无处可去。
但是此刻,她不想回部门做体能训练。
“若您迷茫……”鹿苗心血来潮地打开手机指南针,试验它的功能。“我现在该去哪里呢?”
她喃喃自语。
没想到升级版的指南针指针动了。
它往北指。
鹿苗来到公交站台查看站牌,找到向北行驶的路线。无独有偶,其中一串站点属于金融区、商业区和科学城。
“不会想提醒我买基金吧?没钱。”
它依旧往北指。
她琢磨指南针不会是声控这么傻冒。
算了,信它一回。
鹿苗踏上往北行驶的公交车。
她百无聊赖地托腮,眺望车窗外愈发繁华的街景。
“咳咳……”司机偶然痰咳,打破车内的静谧。
公交车首先来到金融区的站点。
鹿苗研究指南针的时针,发现它不指着金融区,直挺挺地指向东北方位,于是她没有下车。
直到来到科学城的站点,它直挺挺地指向车窗外面的科学城入口。
她暗暗吃惊,马上下车。
科学城很大,汇聚顶尖的科技公司。它固执地指着某个方向,指挥她朝着目的地前进。
终于,她随着指南针的指引,来到一家生物工程技术公司的楼下。
不是吧……
她无奈地擡头。
十分钟前,楼上八楼的大会议室。
伫立投影仪前面的男人从容不迫地展示报表,以客观、冷静的语气汇报最新一批用户的体验数据。
幽蓝的光芒映入他深邃淡漠的黑眸,米色的休闲西服温文尔雅。
“……投入市场后的主要用户群体,四成是大学生,两成是高中生,剩下四成来自25—35岁的上班族。以报表的数据来看,植入型的运动腕表比体外的监测性腕表准确率高达23%,实时监测的速度比体外的加快1.2倍……”
司澜冷淡的语气,仿佛无情的造物主,平静地观测自己的造物。
“有用户作出关于身体机能的负面反馈吗?”座上的CEO询问。
“作出相关负面反馈的用户不到2%。”
CEO眼睛微亮,看向市场营销部的经理。两人四目相对,不晓得打什么主意。
“司主管,仿生项目到达哪个阶段了?”CEO又问。
“零号正在与实验对象做脑电波的对比测试。”
“脑电波?”
“脑电波能反映大脑的机能质量,如果与实验对象的脑电波同步甚至超越,仿生项目才算成功。”
“你认为成功的几率有多大?”
“零号进步很快,成功率会超过60%。”
CEO喜出望外,连忙给谁发信息。
司澜汇报完阶段性的成果便离开会议室。他没有着急回研发部,而是冷着脸伫立窗前,眺望冰冷的摩天大楼丛。
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冰冷。
他漠然垂眸准备回去,忽见楼下有一道眼熟的倩影。
对方恰好擡头,彼此的视线恍然遥遥相交。
司澜墨黑的眼睛像被点亮的暗室。
这家公司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