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穿回古代变成病弱炮灰A > 上当啦

上当啦(1/2)

目录

上当啦

池洛瑶没办法,又老老实实在此城逗留了两日,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反正两日后的池洛瑶确实孕反减轻了许多,起码每日也能好好吃上几顿饭。

这两日里,姜宁之想了不少办法,为了让老婆能够多吃些东西,一天能拉着自家老婆吃上六七顿,哪怕你这一顿吃的再少,多吃几顿总是能吃进去不少东西的。

每晚又在自家小猫入睡之时不停的释放自己的乾元信香,池洛瑶得到了充足的睡眠,加上吃的也好,这两日来,气色好上不少。

姜宁之没说什么,毕竟她家老婆实在聪明,很容易说漏嘴,如果被池洛瑶知道她天天这么辛苦,怕是死活都不会愿意让她再继续。

是以当池洛瑶抱着姜宁之手臂撒娇的时候,姜宁之这个妻奴一点原则都没有,当即就点头答应大军立刻开拔出发。

那边厢造反跟逛街一样的叛军也动了,仿佛就在等南境大军攻来的消息一般,南境大军试图围追堵截,叛军却偏偏像是总能提前预判到南境大军的动向。

不远不近的将南境大军耍着玩,带着南境大军绕着京城附近的城池兜了一个大圈。

负责率领南境大军前去阻截叛军的是蒋厚,这家伙虽然贪功冒进,但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很快就意识到不对劲,一封奏折就直接上奏到京城女皇那里了,原本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要先汇报给身为主帅的姜宁之才对。

但这家伙一心想要表现,这么长时间以来南境大军一直在昭亲王两妻妻的掌控中,虽然确实立了功,但是对他来说却不是他最想要的。

他不愿意一直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捡剩下的封赏,虽然他只带了五万大军出来,原本池洛瑶的吩咐也只是让他拖慢叛军进攻京城的脚步。

待得姜宁之所带领的另外五万南境大军绕过来与他两边形成合围之势,再发起总攻。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在蒋厚看来,这群叛军只是人数多于他们,实则作战能力是没有南境大军强的,毕竟南境大军是这么多年在边境大大小小无数的战役中磨练出来的。

可是这群叛军呢?原本只是各地诸侯封地中的驻军,有的人这才是第一次上战场,人都没杀过几个,真要对起来,蒋厚有把握将叛军打服。

蒋厚觉得自己这次如果不把握住这个机会,将来再难有出头之日了,这辈子都要活在池家子弟的统治之下。

女皇收到奏折之时,正巧在与几位大臣议事。

她稍微一想便猜到了蒋厚的用意,越过上级直接来向她汇报,这本来是一桩大错处,但同时也是蒋厚向女皇表达忠诚的信号。

她很满意这个蒋家的后辈,女皇有意扶持武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如果不是实在没人可以用,也不知道一半交给池氏父子,后来还要交给自己的子女。

“都说说吧。”女皇绷着一张脸,眼中情绪不明,叫人猜不透她的想法。

众位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只能将期望的眼神齐齐转移到站在最前方的宰辅,任千秋。

女皇十分烦躁的开口:“看着任卿做什么?朕养着你们这么多人连个办法都想不出来?”

兵部尚书苦着张脸出列,现在还能有什么好办法?那蒋家小子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兔崽子,就五万人,他就想带着去跟将近十万的叛军斗?

“陛下,朝堂已经无兵可出了,若是蒋将军失败,那...即便是昭亲王带着另外的五万大军赶至京城也无用啊。”

越锦凡此时也出列开口:“臣以为,还是让三皇子带十万北境大军回来,尽快平叛。”

“北境岂可擅动?梁国还在一旁虎视眈眈。”户部尚书皱着眉头反驳了越锦凡的建议。

随后转身对女皇说道:“陛下,南北两境开战迄今已然打了好几个月,再这样耗下去,国库已经负担不起钱粮的消耗了。”

“不若,就让蒋将军试上一试,既然他有把握打胜这一战,毕竟若要等昭亲王殿下回到京城再与他合围叛军,又不知要耗费多长时间。”

殿中几位大臣吵来吵去,宰辅任千秋只在一旁默默垂首站着,没有要开口的意思,越锦凡只开口说过那一句,后来便不参与他们的争论了。

那些大臣有支持让蒋厚放手一搏的,也有反对如此冲动行事的,毕竟再等等,昭亲王带着剩下的五万南境大军赶来汇合。

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南境大军胜利的机会更大些,几乎不会有人怀疑在同等人数的情况之下,南境大军会打不过一群乌合之众凑起来的叛军。

女皇看向任千秋,见她始终未曾开口,任凭那些大臣们吵的不可开交,其实女皇心中是想让蒋厚试一试的,只是这么多年来,她已经很依赖任千秋这个宰辅了。

对方总能注意到她不曾在意过的细节,任千秋是个纯臣,不参与任何党争,更不会站队支持哪个皇子皇女去夺嫡。

她一心装着都是百姓和皇朝安稳,为了她所认为正确的东西,甚至敢于直接和女皇叫板,女皇还是非常信赖她的。

于是女皇开口:“任卿如何想?”

听得女皇开口询问宰辅,那些大臣们顿时安静下来,不敢继续争执。

任千秋懒懒掀开眼皮,先是扫了一眼刚刚吵的面红耳赤的众人,又看向刚刚开口询问她意见的女皇。

思考了半晌,缓缓开口:“依臣之见,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全看陛下意愿。”

“噢?卿且说说,打或不打,有何区别?”女皇饶有兴趣的追问,既然任千秋说了打也可以,女皇心中自然更倾向于让蒋厚打。

“若要打,自然要做好可能打败仗的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