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1/2)
第25章
回到致思堂,佟寒小跑着迎出来:“穆世子在等您。”
许怀彦脚步一顿。
步入堂屋,果然看见穆宣同捏着个茶盏,百无聊奈拿在手里盘弄着。
许怀彦走过去:“穆兄。”
穆宣同微笑看过来:“一听说你出宫,我就马不停蹄来找你,结果等了半天还不回来,去哪里了?”
许怀彦在对面坐下来,平静地开口:“穆兄找我何事?”
竟然不回答,穆宣同看着这个向来不喜形于色的兄弟,挑眉:“为兄是过来人,在我面前还有什么藏着掖着的,不就是去凌阳伯府见戚姑娘了嘛。”
许怀彦就不说话了。
但也没有否认,穆宣同懂了,笑:“看你大半夜还这样神清气爽,看来戚姑娘已治好你这一路的风尘。”
许怀彦锐利的目光射过来:“穆兄慎言。”
穆宣同一怔,随即意识到话里的不敬之处,做了个拍嘴的手势:“算我说错话了,抱歉抱歉。说正事,据说平城前一阵多雨,你感觉如何?”
许怀彦拿起佟寒呈上来的紫苏饮子,抿了一口说还那样,看向对面的穆宣同:“不是说找我有事。”
“巧了,”穆宣同放下手里的建盏,正色道:“我今夜来找你也与凌阳伯有关。”
许怀彦示意他细说。
穆宣:“托你的福,如今的你婚事上京人人皆知,大街小巷都有人议论。
有人喝酒时和人提起,说他认识你岳父。我让人查了,这人原是平城县县丞身边的一个书吏,说曾与戚县令有过几面之缘,目睹戚县令在私下问过平县县丞外来人往来情况。”
许怀彦肃容:“他何时见到的?”
柳城被屠一案事发突然,已过去七年之久,当时定性就是倭寇因本土政局动荡临时窜上陆地作案。
倘若不是临时而为,还被人关注到了呢。
穆宣同:“柳城被屠前一个月。”
许怀彦的剑眉微拧。
穆宣同也知道事关重大,不然也不会在离许怀彦成亲只有三天来为这点线索来烦他。
穆宣同:“人我派人盯着了,你随时可以去见,当初柳城被屠后,倭寇紧接着去了平城,平城差点落得柳城同样t的下场,靠当时还是捕头的凌阳伯勉强守住,凌阳伯也是在那一战中开始崭露头角。
而凌阳伯与你老丈人是郎舅,两人不是没有私下谈到过两城的异动的可能。”
许怀彦也想到了,因为戚云晞的关系,许怀彦对凌阳伯一家还算了解。
戚云晞的父亲戚亭直乃柳城人,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
而外祖一家是平城人,窦老太爷原是平城巨贾,但谁也没有想到窦老太爷其实是老凌阳伯的私生子,且是他仅有的子嗣。窦毅不喜经商,反而好武,不顾窦老太爷的反对进了平城县衙当捕头。
五年前,老凌阳伯去世前,窦老太爷认祖归宗,并继承了凌阳伯府的爵位,窦家也因此搬到了上京。
三年前窦老太爷去世,窦老太爷只有一儿一女,爵位自然传给了如今的凌阳伯窦毅。
许怀彦开口:“兵部缺个员外郎,凌阳伯的资历与考评情况都符合,正好可以替补。”
穆宣同的身子前倾,凑近许怀彦:“你早就怀疑他?”
他就知道许怀彦不是假公济私之人,突然让他调凌阳伯回上京定是另有原因。
许怀彦也说不上来,但常年办案的直觉令他觉得有些事情过于凑巧。
比如上京的庵堂那么多,凌阳伯偏偏挑了城外的金桂庵给戚亭直两口子点长明灯。
那静安师太原本是柳城人,柳城出事前恰好离开了柳城,好巧不巧会倭国话。
最令人意外的是,凌阳伯突然给分别多年的外甥女巨额嫁妆。
倒不是说世上没有这样的好舅舅,但窦毅若真的关心这个外甥女,总不至于连外甥女在他家中的真实处境都不知道。
穆宣同:“戚姑娘哪里……”
许怀彦:“此事与她无关。”
穆宣同:“……”
又没谁说跟她有关,还说成亲只是为了给老夫人交代,这都护上了。
穆宣同重新靠到椅背上,笑:“既然你都不担心被人说徇私,我自然没有意见。”
送走穆宣同,许怀彦叫来佟寒问话:“她这些日子见了何人?”
她自然指的是戚云晞,佟寒掖手回答:“戚姑娘没出过门。”
看她今夜的反应,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那人没再来找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