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1/2)
第61章
静安师太避开凌阳伯:“先去给阿灵上香,等见到云晞再说。”
凌阳伯知道静安师太的性子,看似柔弱,其实坚韧有主心骨,不好逼得她太紧。
这样也好,没有妻妾关系的束缚,就不用受俗事的侵扰,得空时来坐一坐,也有种难得的宁静美好。
两人离开后,戚云晞从耳房里走出来。
她听懂了静安师太的暗示,离开禅房,前往自己常去待的小院。
路上没遇到什么人,四周静得让人觉得沉闷。
戚云晞感觉腿脚上仿佛绑了千钧,脚步沉甸甸的。
原来柳城出事之前,父亲曾派人向舅舅求援,但舅舅没有搭理父亲的人。
她忍不住想,倘若舅舅那时及时将柳城的消息传出去并搬来救兵,父母与柳城的结局是否就会不一样。
她也就不必在外颠沛流落,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安安稳稳成长。
可人生没有如果。
她的父母的死在了舅舅眼里的一场意外,她也已经磕磕绊绊长大。
但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总会这样,加害者已经找到理由为自己开脱,都向前走了,受害者还在原地纠结,是该合情合理为自己讨要说法,还是看在对方已有所行动就忍受算了。
好比舅舅觉得连累她父母丧命非他故意,且已经给予赔偿,所以事情就该过去。
可她呢,似乎连理直气壮去责备的底气都没有,就算舅舅及时去救援,倭人那样凶残也未必救得下父母,何况她还切切实实受过舅舅的恩惠,是非恩怨如何能算得清呢。
听到动静,两个先回到小院等待的晓荷与玉檀一起迎出来。
见戚云晞看起来恹恹的模样,两个丫鬟一左一右扶戚云晞进屋:“夫人怎么了?”
在屋子里坐下来,戚云晞满腹苦涩,不知该如何诉说心中的苦楚。
短短两日,发生了好多事。
先是老夫人催她早日怀上身孕,接着从前她笃定发生的事似乎变了,如今连唯一的亲人也不再那样值得信赖。
每一件都令她感觉沉重,每一件都无法向外人道,万般思绪,剪不断理还乱。
戚云晞摇摇头:“可能是日头有些大,晒着了。”
两个丫鬟没有怀疑。
虽说已经入秋,正午的阳光直射在身上,的确还会觉得有些热。
庵堂里没什么香客,戚云晞又是熟面孔,女尼直接将斋饭端到了戚云晞的歇息之处。
只不过人心里有事,食欲就不会好。
晓荷劝:“夫人再用些吧。”
戚云晞情绪不佳,面对色香味俱全的素斋也没胃口,勉强再吃了两口,还是撂下筷子。
两个丫鬟对视一眼,没有硬劝。
这里的条件不比在侯府里,戚云晞就伏在矮几上歇息。
丫鬟就盼着许怀彦早些来,有他在,夫人心里至少能舒服些。
只不过没有休息多久,凌阳伯来了。
收拾一番,戚云晞在小院里见到了凌阳伯,静安师太以那样委婉的方式告诉她当年的事,她也不想转头就将静安师太出卖了。
这还是戚云晞第一次面对这位曾经无比敬重的人笑得勉强:“您来了。”
短暂的寒暄之后,凌阳伯问戚云晞:“上次听你说怀彦也会来,怎么没见到他?”
兴许是她小气吧,知晓当年的事后,戚云晞没法快速释怀。
对这样的舅舅,戚云晞再也无法生出亲近的心思,她只是客气回应:“夫君今日要去面圣,耽搁了。”
她之前会因为许怀彦给伯府体面而高兴,如今就不希望许怀彦再同舅舅密切来往,他是她的夫君,就该跟她一样。她做不到翻脸不认人,却也不想舅舅再因为她的关系去他那里讨方便。
凌阳伯哦了声,迂回着打听:“什么案子这样重要,非得他亲自去面圣。”
戚云晞摇头说不知:“公事上的事情,外甥女不懂,也没问过。”
凌阳伯有些失望。
毕竟是在小地方长大的,并不知道一个合格的世家夫人不能仅满足于照顾好夫君的起居,对政.事也要足够敏锐,对实事能点评几句或者提供些建议,如此方能称得上贤内助。
不过等日子久了自然也就懂了,慢慢来吧,问太多反而容易暴露。
“他待会来接你?”
戚云晞攥着袖中的手,恭恭敬敬地:“他近来一向鲜少能按时下值,大约赶不过来了。”
这样也行吧,男人间不需太多弯弯绕绕,只需晓以厉害,有些话反而更好说。
见不到最想见的人,凌阳伯没有多耽搁,从小院离开。
等凌阳伯离开金桂庵后,戚云晞又来到了静安师太的禅房。
似乎知道戚云晞会来,静安师太还是那副沈静和气的模样,指着对面的蒲团:“坐着说吧。”
戚云晞惊讶:“您为何如此?”
静安师太微笑:“我该走了,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得让你知道实情。
可当年的事太过出人意料,空口无凭,任谁开口都难以令人相信,就只能让他亲自说。”
看着对面陷入痛苦中的年轻女子,静安师太清亮的眸中现出悲悯之色。
“你很难,不论你选择以如何都态度面对,都不会有人质疑你。”
戚云晞的心像是被击中,难以置信看向静安师太。
静安师太仍旧微微笑着:“倘若你父母在天有灵,肯定也会这样想,没有什么比留下来的人明明白白活着更重要。所以你要怎样对待凌阳伯都可以,不用觉得为难。”
比起稀里糊涂对舅舅感恩戴德,戚云晞更愿意面临残酷真实,她很庆幸静安师太告诉了她真相。
所以静安师太是看出了她的纠结与软弱,才有这样一番话么,戚云晞不解:“您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帮我?”
静安师太笑:“因为你母亲,我们是好友。”
戚云晞动容,原来是母亲的好友。
“您去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