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清剿剑南道逆贼(1)(1/2)
陈韶自然不知道罗万有的这些算计。
抵达洪源郡后,她都还没来得及歇息,七爷、赵良柱、刘承禧、刘德明、许显民、孙棋、张春华等人就都找上门来了。
众人皆是听到顾飞燕发出的招安书后,赶来打听消息,顺便问一问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地方。
顾飞燕的招安书上,用的还是讨伐朱家、顾家等叛逆的理由,明里暗里,都未指向罗万有。
洪源郡的朱家、顾家之流早已被查抄,真是他们几家在别郡的分支作乱,她大可不必这般辛苦赶回洪源郡来招安盗匪。
因而只要稍加思索,都知道这个招安书只是一个幌子。
但陈韶纵然信任他们,也不能说实话。
喝过半盏茶,稍稍缓一缓连日的疲惫后,陈韶心里也有了个更加合理的解释。
挨个扫一眼众人,陈韶先概括性地说了一下蒙舍冶监的事。
既不打算明着对付罗万有,她便将蒙舍冶监的事,也推到了朱家、顾家等人身上,进而自然而然地,也就解释了招安盗匪的用意。
铁矿坍塌的事,早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七爷、赵良柱等人听过的版本无数,但哪一个都没有陈韶这个参与救援的人说得切实。
陈韶由着他们义愤填膺的骂了一会儿朱家、顾家等人后,便刻意的转开话题,问起她离开这几个月,他们各自的情况。
等他们的情绪全都平复下来,陈韶才说起来此番回洪源郡的安排。
可以预见,近几个月,一定会有大量的盗匪或是凑热闹来的人涌来洪源郡。
少不了会有人趁此机会浑水摸鱼。
避是避不了的,只能尽最大的努力,避免大乱发生。
“大人放心,我回去就告诉村里的人,让大家团结起来,一起抵挡这些不怀好意之人!”陶明听她说完,立刻高声响应。
张儒沅他们一直跟着她,不知得了多少好处。如今她好不容易回来,他自然不能再错过了。
陈韶看他一眼,赞同道:“有人想浑水摸鱼,仅靠我们自己肯定顾不过来,所以陶明说的,也正是我想说的。你们回去之后,除了要把这件事如实地告知村里的老老少少,让大家一起提高警惕外,也要对来来往往的外村人做好登记,但凡发现不对,就要立刻将人送来太守府。”
陶明得了夸赞,回答的声音又大又响。
刘德明和许显民几个看他几眼,附和着说了一些回去之后,一定会如实告诉村民的话后,便相继散了。
七爷和赵良柱有意放慢脚步,等大伙都走得远了,两人才倒转回来,重新坐到陈韶的跟前。
不等陈韶开口,七爷便先一步说道:“我知道招安盗匪一事,远不如大人所说的那般简单。别的我也帮不上忙,家里那几个小子一直不知道要怎么报答大人,难得碰上这样的机会,回头我就让他们过来,听大人使唤。”
“另外,药铺已经走上正轨,虽赚得不多,多少还余了些,大人也别嫌弃,正是用人用钱之际,大人先拿去用了,回头再给我补上就是。”
赵良柱跟着说道:“两个市场这几个月也赚了些钱,回头我也一并送过来。”
陈韶稍思一瞬,便答应下来。
用钱用人倒是其次,如今大乱将至,让他们参与进来,共同抵御外敌,待大乱结束,无论是对洪源郡的发展,还是对洪源郡的守护,必然会多一份与以往不同的认同感。
只要这份认同感还在,再来几个前朝太子党,也动摇不了洪源郡的根基。
七爷见她答应下来,怕她随后反悔,立刻起身说道:“大人连日赶路辛苦了,趁着那些盗匪还没有过来,赶紧歇一歇吧。”
赵良柱本来还想与她商量点别的事,听到他的话,也只好站起来说道:“大人赶紧歇着,我们就先走了。”
陈韶确实有些累,便没有留他们,将他们送到门口,又看着他们走远后,返回屋中,简单的洗漱过后,又稍稍吃了些东西垫过肚子,便睡下了。
睡不到两个时辰,猛然惊醒。
偏头看到外面漆黑的夜色,习惯性地开口问了句:“什么时辰了?”
听到傅九回答‘刚过戌时’的声音,才想起来,她已经回了洪源郡,蝉衣并未跟着回来。
闭上眼睛,缓了片刻后,陈韶起来,灌了两杯冷茶后,出屋看着躺在树上的傅九,皱眉道:“躺在那上面做什么,还赶紧下来!”
傅九以为她有事要吩咐,飞身下来,在门口站好。
陈韶看着他清亮的双眼,问道:“大冬日,躺那上面喝西北风吗?”
傅九抓抓脑袋,“已经有人来了,我躺上面,看得更清楚一些。”
这么快?
陈韶惊讶:“来的都是些什么人?”
傅九歪着头,“说是从阳安郡、天保郡什么来的盗匪,也就七八个人吧,说要见公子,我看公子还睡着,就让他们在大堂那边等着了。”
七八个人,的确不多,大概都是看到招安书后,各个盗匪团伙派来打探虚实的人。
陈韶想一想,先吩咐傅九:“叫人跟小厨房说一声,给他们备些热汤暖暖身子。”
傅九颠颠地去了,回来看到她要外出,立刻跟着她说道:“又来了五个人。”
陈韶‘嗯’一声,表示知道了。
先前来了八个人,加上后来的五个,总共有十三人。
陈韶没来之前,十三人松松垮垮的三人一伙,五人一堆的各自说着闲话。看到陈韶过来,十三人立刻站到大堂中央,恭敬地抱拳见礼。
陈韶微微点一点头,引着众人到偏厅坐下后,在让傅九给各人倒茶。
茶倒好后,不用她问,十三人便相继起身,各自做起了自我介绍。
十三个人,来自十三个大小不一的盗匪团伙。
亦如她所料,十三人都是各个盗匪团伙派来打探消息的。
能打探消息,代表着就有被招揽的意愿。没有直接前来,无非是害怕她过河拆桥。
时间紧迫,陈韶也不绕弯子,等最后一人自我介绍完毕,便开门见山道:“既然各位都抱着诚意而来,我也就不瞒各位了。想必各位所在的团队,近些年都受到过招安,不瞒各位,背后招安的人就是逆贼。其目的也如各位心里的猜测,就是为了招兵买马。”
看着众人渐变的脸色,陈韶停顿片刻,又继续:“原本我以为逆贼不过就是朱家、顾家之流,虽然势大,我们辛苦一些,早晚又将他们铲除干净的一日。但显然,我们小瞧了他们。”
接着,便将蒙舍冶监铁矿坍塌,是逆贼为掩盖与掸国勾结一事,原原本本地说了。
众人的脸色大变,其中有几个脾气暴躁的,已经忍不住破口大骂。
陈韶知道他们在做戏,其目的也很简单,无非是告诉她,他们愿意归附她,就看她能不能给出相应的好处。
能在罗万有各种‘招揽’下,还能不为所动,且保持着一定实力的盗匪团伙,能有几个头脑简单的人物?
陈韶没有点破,依旧开门见山地说道:“逆贼在剑南道深耕多年,实力不容小觑,是以,诸位前来帮忙期间,无论是刀剑、兵甲,还是吃住,皆由我们来提供。逆贼铲除之后,各位若还想为朝廷效力,也可按铲除逆贼期间的表现折算成军功,论功封赏;若不愿去军中,也可以军功兑换出任剑南道各郡、各县的官职。”
众人目光瞬间大亮。
陈韶不动声色地勾一勾嘴角后,提高声音,压住他们窃窃私语的声音:“还请诸位听我把话说完,再行议论。大家应该都很清楚,朝廷的军功是按转来累计,逆贼实力再强,也经不起围剿的人多,为避免各位辛苦一趟,最终折算军功却收获不多,我这边会按军功的多寡排出名次。”
在众人聚精会神的目光中,陈韶缓缓说道:“排名第一之人,如军功未达到六转,则按六转来算,封上骑都尉,另可破格担任下县的县令;排名第二之人,如军功未达到五转,则按五转来算,封骑都尉,同样可破格担任下县的县丞;排名第三之人,如军功未达到四转,则按四转来算,封骁骑尉,同样可破格担任下县的县尉。”
“当然,这些是在未达到的情况下,做出的安排。如达到且超过,就按实际情况再加一转进行封赏。”
“那第四名、第五名呢?”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第四名、第五名及后面的排名,”陈韶有意停顿一瞬,才说道,“全部按照实际折算的军功进行封赏。”
有竞争,才会全力以赴。
只有全力以赴,才能速战速决。
“这……”
有人还想再争取一下,有人已经快速问道:“敢问这些逆贼都在何处,要如何围剿?”
陈韶道:“逆贼所处的位置较为分散,具体如何围剿,还需各位请各自的当家前来详谈和挑选。”
话音刚落,已经有五人迅速起身,向陈韶告辞后,快步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