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877章 战火纷飞

第877章 战火纷飞(1/2)

目录

快完本了。明天出去走一走,好好思考怎么收尾,需要请假一天。

....................

刚成为天子就被软禁,实在是有够惨。

可是……,以为只有天子周这样的待遇吗?应该说姬姓取代子姓成为天下共主之初,惨没有到姬周(姓名)的份上,状况其实一样不是太好。

首先,当初姬姓真不是依靠本身的硬实力完成对殷商的取代,过程中包括偷鸡、收买、破坏、结盟等等步骤。

殷商在帝辛继位之前,状况实际上非常糟糕,实际上统治已经濒临瓦解。

等帝辛继任成为殷商之主,一再励精图治才恢复天下共主该有的模样。可是一系列的改革不止损害了外部诸侯的利益,同为子姓的宗亲与外部诸侯多得是盼着帝辛赶紧死。

不改革无法维持统治,改革却要闹得众叛亲离,谁碰到这种格局都难以化解。

然后,处心积虑了几代人的周方,趁着殷商主力在东边与夷人交战,另有殷商大军在南边与蛮人纠缠的时候,抓住空档对殷商实施了偷家的军事行动。

那是什么情况?等于说,姬周对殷商的取代并非堂堂正正,不是依靠硬实力终结殷商的统治。

也就搞得姬周在成为天下共主之初并未具备统治天下的实力,姬周的初代国主必须对现有诸侯与殷商残余施行绥靖政策。

真有实力的话,谁会处处妥协或步步退却呢?

所以是,姬周成为天下共主之初,状况实际上好不到哪去,一直到周公旦摄政才使用各种方式扭转局面,使之周王室真的打到政令通行。

周武王当了不到三年天子就驾崩。

周成王年幼继位。

要是阅览周成王的历史资料,会发现他在周公旦死之前一直过得挺憋屈,乃至于等到头顶大山周公旦死后也是日子过得紧巴巴。

提那些干什么?不是要讲什么得国正不正,是不是篡位而来,等等之类。简单述说姬姓的天下共主真不是大一统皇朝的皇帝,凭借硬实力完成开国壮举,注定不会像完全凭借武力夺取天下的开国之君那般潇洒。

那么,晋周的天子位是怎么得来的?一样不是他亲手摘取,乃是一众卿大夫抬上去。

不是天子之前就没有实权,坐上天子之位就能够有实权了?不可能的啊!

如果晋君周安分,他变成天子周之后,实际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可以进行掩盖,外人看上去一定是非常风光。

当然了,要是能够安分得起来,他也就不是晋周。

成为天子却立刻被实施软禁,多少算是前无古人,恐怕也很难有来者吧。

史官要是能够真实记录晋周的一生,一定可以给后世打拼事业的所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警示。

周武王成为天下共主不到三年就薨逝,周成王身为周天子却很难触碰权力,有这两个例子在前,多少让天子周看着没有那么惨了。

晋君周变成了天子周?

按理来说行政体系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比如取消卿位制度,原本担任卿位的卿大夫安置到其它职位。

可是……,没有。

晋室完成对周王室的取代,三十万大军被集结起来,昭示讨伐不服之后,大军分批开拔前往各处战场。

第一个遭殃的国家乃是卫国,他们不到一个月宣告放弃抵抗,全境被晋军所接管。

随后,晋军光速包围“新郑”要求郑国俯首称臣,郑国君臣哭喊着本来就没有想过抵抗,完全没有必要兵戈相向。郑君嘉非常识相出城前往“洛邑”朝拜新天子。

郑国境内的晋军没有对“新郑”实施攻城,也没有继续对“新郑”进行包围,大军短暂休整之后开拔向宋国。

在晋军抵达宋国边境之前,宋君成派出使者主动联络郤至,喊话并不否认晋室对周王室的取代,愿意接受既有事实,一如既往臣服于天子的统治。

郤至不管不顾继续率军推进,进入宋国境内没有遭遇到抵抗,大军来到“商丘”立刻实施包围,再对城内的宋国君臣进行喊话:宋国需要展现出足够的诚意,打开城门让晋军进入,君臣在晋军的护送下前往“洛邑”朝拜新天子。

只是臣服并进贡,宋国君臣并不觉得多么大不了,反正跟以前没有区别。

郤至要“商丘”的城门大开,任由晋军开进城内?这是完全是宋国君臣无法接受的事情。

结果没有任何意外,宋君成答应立刻亲自去“洛邑”朝拜新天子,可是拒绝晋军进入城内,一定要实施军事行动的郤至以宋国抗拒王师为理由,当场宣布双方进入战争状态。

士匄与中行吴解决了卫国率军继续东进,开刀的第一个对象不出意外是鲁国。

在姬泄心禅让给姬周的消息传到鲁国的时候,鲁国君臣立马就宣布姬周是乱臣贼子,禅让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并且姬泄心遭到了杀害。

本来就要对鲁国实施攻打的晋军,无论鲁国是不是一如既往的嘴贱,反正都会实施攻打,只是鲁国君臣嘴贱会打得更凶。

率军抵达鲁国边境的士匄下令扎营休整,而中行吴则是率军绕道去了莒国。

当时的情况是,齐国与莒国已经打了一年多,在晋室取代了周王室之后,莒国马上宣布效忠新天子,倒是齐国暂时没有表态。

晋王室接受了莒国的效忠,抵达“临淄”的天使要求齐国君臣尽快表态,没有得到齐国君臣的回复。

其实,当时的情况是,齐国在等着燕军南下,同时与宋国、楚国、吴国、越国、代国、巴国等国家没少私下接触。

在过往,齐国君臣之所以屈服晋国,完全是一种迫不得已,有实力那是一点委屈都不想忍受,一直想着重新夺回中原霸权,进而再成为天下霸主。

晋室取代周王室算突然……,也不是那么突然。

说不突然,主要是晋国想干什么事情,谁都有眼睛能够看到。

至于觉得突然,则是这一次晋国的行动,哪怕列国君臣认为是迟早的事情,一样感到很是突兀。

人在“洛邑”的楼令,三个月内一再接到各处前线的汇报。

郑国光速认怂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卫国无法实施抵抗则是交出君权之后,本来就是已经注定了的。

对于怎么对待宋国,当初宋国毫不迟疑跟晋国翻脸转而结盟楚国,记仇的晋人不可能放松。

哪怕宋国一直忠心于晋国,中间没有蛇鼠两端的操作,楼令一样不会允许一个强大的宋国存在,最好的待遇就是进行削弱,不使之亡国。

鲁国本来就没有抵抗晋国的实力,剩下不到三分之一疆域,他们又小小扩张了一波,同样扛不住晋军的兵锋,存在意外就是齐国能不能下定决心立刻与晋国交战。

中行吴率军去莒国就是楼令制定针对齐国的一部分,等士匄灭掉了鲁国,晋军可以从西面和南面向“临淄”晋军,再有莒军配合拖住一部分齐军,以齐国当前的实力顶多极力挣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