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 第878章 又一个传统二五仔

第878章 又一个传统二五仔(2/2)

目录

韩氏灭亡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后来各种大型器械多次出现在郑地的战场,有心收集情报并不困难。而有心收集情报的各方,很难不思考反制措施,可能还会在私底下偷偷演练。

拿郤至所说的事情做例子,宋军不止是投掷火油罐再射火箭,他们还使用了带钩的绳套试图从侧面拉倒攻城塔。两项都产生了对攻城塔的威胁。

其它战场的攻城战不成规模,倒是看不见敌军准备了何等的反制手段。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情,列国一定有相关的准备。

郤至问了不少关于攻城器械使用的方法。

楼令很有耐心一一进行了解答。

其他两位卿大夫没有说话,很认真地在汲取新知识。

“我从你们的汇报,是不是可以判断攻势大体上比较顺利?”楼令开始提到全局。

三个卿大夫先是对视,后来干脆只剩

顺利吗?

要是根据以往的战绩,例如一战侵占郑国和鲁国的三分之二疆域,损失卿位逼迫齐人打开“临淄”的城门,历时四个月攻克“郢”。

这一次开战的时间已经超过四个月,好像并未取得值得炫耀的成绩?

不是又将鲁国灭掉了吗?问题是,他们并不将再一次灭掉鲁国认为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啊。

“我倒是有信心在未来三个月逼进到‘临淄’城下,只是……多久能够攻克,没有时间上的预期。”士匄说道。

四名卿大夫之中,士匄给人一种明显的颓废感。他的这种颓废感,主要是跟范氏跟鲜虞的较量,看不到什么时候能够结束有关。

“君……,陛下已经得到应有的下场。”楼令先提到这一点,再继续说道:“因为事情有变,所以原先的战略无法实施。我们尽可能做更多,这是在为子孙谋福利。”

对于知情者来说,他们一直在避免提起天子周。

他们也能够听出一点,楼氏是在陪着其他家族玩耍,要不然以封地在西边和北边的事实,东面列国的麻烦又跟分封后的楼氏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不想提起天子周这个人,他们连去见一面的欲望都欠俸。

甚至可以说,多得是卿大夫恨天子周入股,不是楼令在对天子周进行庇护,成为天子的姬周早死得悄声无息了。

“你要是走得开,该由你来指挥对‘商丘’的交战。”郤至说道。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郤至确实可以找楼令这里找到答案。

可是经过那么一环,拿到办法再进行使用,总是有存在时间上的延迟,极大拖慢了进度。

那些话也就郤至自己能提。

士匄和智罃眼巴巴地看向楼令,很希望听到楼令愿意主动去主持攻宋之战。

“你们有人可以坐镇后方,在有需要的时刻调动全局吗?”楼令问道。

一句话,三名卿大夫又开始面面相觑。

事关重要的前提下,理智就不该为了颜面吹牛逼,要不然一旦出现状况又应付不来,可不是要挨骂那么简单了。

晋国发动的新一轮战争有许多目标,并不是攻下“商丘”就算完成最终的胜利。

那么,统筹全局与一个局部,孰轻孰重?

当然了,要是发生八万晋军葬送在“商丘”战场这种事情,肯定会作为一个转折点。

这一轮战争进行了四个多月,三十万晋军伤亡了两万多,其中战死、失踪和残废的人将近三千。以战争的规模来讲,说实话就是并不严重。

肯定要看一看晋军损失三千战兵取得了多少成果。

根据不完全统计,晋军分别消灭了一万四齐军,六七千宋军,四千多鲁军,不到三千的巴蜀联军,两千左右的吴军和近千越军,合计取得大概三万的战果。

十比一的有效战损,固然消灭不是杀死,其实是俘虏了多数,无疑就是交换比相当不错。

可是,知晓列国征召出来的兵力,有眼可见距离分出胜负还有点遥远。

三名卿大夫不再提让楼令去前线的事情。

在后续的几天,四名卿大夫每天都会聚首,摆上山川舆图进行各种讨论和局部战争的推演。

其实,他们开战前就在做类似的事情,开战后敌国的应对大多在预判范围内,不可避免是会有些事情超乎意料。

“最新消息,吴越联军撤退之后,寿梦对越军进行缴械,吴军入侵了越国。”楼令刚刚接到汇报,将消息讲了出来。

目前并没有成规模的晋军在大江南岸,原先驻扎在“梅里”的晋军随着“郢”的陷落已经撤走。

巫臣以及他的多个儿子倒是在吴国,他们已经摇身一变成了吴国的官员,晋国收回了巫臣的封地,使之前缀不能再带“申”字了。

说起来也是奇怪,巫臣自己做错却恨上楚国,等“郢”被晋军占领却是心态又出现变化,除了不回楚国之外,很多方面转为楚人的立场。

现阶段,巫臣主要着力于消除吴国与楚国的对立,楚君午答应不在吴军北上期间入侵吴国便是巫臣取得的成果之一。

而吴国再一次背叛晋国,事先知情的巫臣并未向晋廷进行汇报。

“又背叛了啊?”士匄完全是当成了乐子。

列国组成联盟并未进行会盟一块盟誓,只是列国之君交换了盟书。

讲道理,联盟就是该进行会盟,列国之君一块书写盟约再宣誓燃烧,过程是请上天以及四方神灵见证,也是正式表态给天下人看,让天下人作为见证者。

只是互交盟书?压根就是他们没有条件举行会盟。

互交盟书结盟不算开启历史先河,曾经的周方也是暗地里先与众诸侯进行联盟,临近正式起兵之前才展开会盟,用以试探一众诸侯反抗殷商的决心多大。

尽管不是会盟形式下的结盟,吴国那么快背弃盟约,多少是令人感到意外。

也就是说,楼令事先就提到吴国可能背弃反晋联盟,可是没有想到一次受挫就让吴国立刻背叛并入侵越国。

“披发纹身之辈,果然已经变成蛮夷。”智罃最近很讨厌披发纹身的人,单纯因为负责与之交战的巴人和蜀人也有很浓烈的纹身文化。

郤至有点糊涂地说道:“不是好事吗?”

对于晋国来讲当然是好事啊!

有了吴国入侵越国,起码这两个国家很难参与到对晋军的交战。

同时,吴国背叛联盟必然给签订盟约的各方带去很大的心理阴影,致使各国对遵守盟约产生很大的疑虑。

“如果寿梦派人过来结盟,我们可以假意接受的吧?”士匄说道。

吴国再一次站队晋国这一边,确实有很大概率会发生。

郤至无比嫌弃地说道:“我们挽救吴国于危亡,他们得了那么大的恩惠都能背叛。再收纳吴国做什么?”

晋国是灭过吴国一次,可那是寿梦给吴国招惹的灾祸,无论怎么去算,错都不在晋国的这一边。

后面,楚国有很大可能性会灭掉吴国,晋军确实是出兵进行救援,避免了吴国的再一次灭亡。

楼令听他们讨论了一小会,说道:“寿梦反复无常,我们是可以假意接受吴国的靠拢,可是会败坏信誉。”

士匄说道:“我们的水军只有半数抵达位置,更多的水军想进入大江,会面临吴国水军的拦截。”

是有那种可能性的。

只是,楼令说道:“水军是吴国的命根子。只要楚国水军不覆灭,寿梦不会主动拿出水军跟我们交战。”

不管怎么说,吴国当了反晋联盟的叛徒对晋国来说是一件好事,极可能缩短晋军对列国交战的胜利时间。

“我们是不是可以借机提出要求给列国呢?”士匄的意思是,一旦计划不是顺利,第一次讨伐的时间可以缩短,等将来有更好的机会再启动第二次讨伐之战。

而士匄提出那样的建议,根由还是范氏陷在与鲜虞的战场不可自拔。

真要是被迫停战?意味着分封的时间会被延后。

听懂意思的其他人,顺势一块看向楼令,等着给出一个回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