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我爹贪污入狱,国防大学还要特招 > 第576章 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第576章 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2/2)

目录

当时他年幼,并未在意,只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陌生。而现在,这个名字再次出现,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他的心跳开始加速,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继续往下看,第二个、第三个名字,同样让他感到熟悉。这些名字就像一颗颗钉子,钉在他的心头,提醒着他那些被掩埋的过往。

他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一些模糊的画面:父亲忙碌的身影、神秘的访客、深夜里压低的交谈声……每一个画面都让他更加确信,这些人一定和父亲的失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确实听过这些名字。”赵承平声音低沉,却透着一股坚定。

他发现,这几个人竟然都是当年和父亲有过交集的同事。

照片里,其中一个人面容冷峻,脸部线条刚硬得如同雕刻出来一般,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纸张,直直地刺向赵承平的内心。

另一个人面带微笑,嘴角微微上扬,但那笑容却显得有些虚假和僵硬,就像一张贴上去的面具,仿佛在刻意掩饰着什么。

赵承平仿佛能看到他们在过去的时光里,或在办公室的角落低语,或在会议室里神情严肃地讨论着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当看到其中一个人的名字时,赵承平的手猛地一颤,手中的照片差点滑落。他的心脏也随之猛烈跳动起来,仿佛要冲破胸膛的束缚。

这个名字,他再熟悉不过了,曾在父亲留下的那个铁盒文件里出现过。

那铁盒,是他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那天,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房间里,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他在衣柜前蹲下身子,轻轻拨开层层衣物,在最底层摸到了那层厚厚的旧布。

旧布因为岁月的侵蚀,变得有些毛糙,他小心翼翼地解开上面的绳结,仿佛在打开一个神秘的宝藏。

铁盒呈暗黑色,表面有一些斑驳的锈迹,像是时光留下的痕迹。

他缓缓打开铁盒,里面的文件纸张已经微微泛黄,散发着一股陈旧的气息,那气味混合着淡淡的油墨香,让他瞬间回到了小时候父亲伏案工作的场景。

当时他只是匆匆一瞥,并未过多留意这个名字,而如今它再次出现,就像一道刺眼的光,瞬间照亮了他心中的疑虑。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涉案的关键证人。

赵承平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深深地叹了口气。他感觉事情越来越复杂了,这些和父亲有交集的人,似乎都牵扯其中,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和父亲都笼罩在其中。

他们究竟在谋划着什么?父亲的失踪和他们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的疑问在他脑海中翻腾,像汹涌的潮水一般,让他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他用手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那阵阵袭来的头痛。

夜幕渐渐降临,城市被黑暗所吞噬。路灯一盏盏亮起,昏黄的灯光在街道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赵承平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脚步沉重得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他的心上。

屋内弥漫着一种寂静而压抑的氛围,家具的轮廓在黑暗中隐隐约约,像是一个个沉默的守护者。他径直走向书架,在最底层的角落里,小心翼翼地取出父亲留下的笔记本。

他轻轻地翻开笔记本,纸张泛黄且有些脆弱,每一页上都写满了父亲的字迹。

那些字迹,有的工整,一笔一划都透着认真和严谨,像是在记录着重要的事情;有的潦草,仿佛是在匆忙间写下的思绪。笔记本里记录着生活的点滴、工作的琐事,还有一些他看不懂的数字和符号。那些数字像是一串密码,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符号则像是神秘的符文,等待着他去解读。

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穿梭,试图从中找到与那些可疑人员相关的线索。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每一个字,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提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承平的眼睛开始酸涩,视线也变得有些模糊。他揉了揉眼睛,眨了眨,试图让视线变得清晰一些。

但他丝毫不敢懈怠,依然一页页地仔细查找着。他的手指轻轻抚摸着纸张,仿佛能从上面触摸到父亲的温度。

随着最后一页映入眼帘,一串数字赫然出现在他的眼前。那数字排列整齐,在昏黄的台灯灯光下,仿佛散发着一种神秘的光晕。

灯光在数字上跳跃,像是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他的目光瞬间被吸引,心脏也不由得猛地一跳,一种强烈的预感涌上心头,这串数字或许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一环。

他盯着这串数字,反复端详,越看越觉得它像是电话号码。脑海中迅速闪过无数念头,这个号码会和父亲的失踪有怎样的联系?

是不是父亲留下的重要线索,指向某个知晓真相的人?想到这里,他的手有些颤抖地拿起手机,手指在屏幕上缓缓按下那串数字。

每按一下,他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仿佛每一次按键都在触动命运的琴弦。每按一下,都像是在敲响命运的大门。

电话拨通的瞬间,他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手机屏幕,耳朵仔细聆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声音。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只剩下他那紧张的心跳声。

然而,那冰冷的提示音如同兜头一盆冷水,告诉他这是个空号。他的心猛地一沉,刚刚燃起的希望瞬间破灭,一种失落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的肩膀微微下垂,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沮丧。他不甘心地又拨了一遍,结果依然如故。

赵承平放下手机,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的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一下又一下,像是在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他决定查一查这串数字的区号,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他打开电脑,熟练地搜索着区号信息。当看到结果显示是省城的老号码段时,他的心中又燃起了一丝新的希望。

省城,那是许多故事的起点,也是父亲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这个老号码段说不定承载着过去的一段重要往事。他的眼神中重新闪烁起光芒,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一夜的辗转反侧后,第二天上班时,赵承平的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黑眼圈浓重,像是被黑暗笼罩着。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那是一种对真相执着追寻的坚定。

他借口查旧案,向同事和领导说明了自己的需求。同事们只是随意地点点头,继续忙着自己的工作;领导则用审视的目光看了他一眼,似乎在权衡着什么,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许可。

在得到许可后,他走进档案室。那里弥漫着陈旧纸张和灰尘的味道,一排排档案柜如同沉默的卫士,守护着过去的秘密。

档案柜上的标签已经有些褪色,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他在档案柜间穿梭,脚步轻轻,生怕惊扰了那些沉睡的档案。

手指拂过一个个档案盒,每一个档案盒都像是一个时光胶囊,里面装着过去的记忆。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那本通讯录。当他翻开通讯录的那一刻,心脏再次剧烈跳动起来。

他的目光急切地在名单中搜寻着那串数字,每一次扫视都带着紧张和期待。他的呼吸变得急促,双手紧紧地握着通讯录的边缘。

终于,他找到了。那串数字对应的名字是王建军。看到这个名字,他的脑海中迅速浮现出“领导的秘书”这个身份。

在父亲失踪前的那些日子里,领导的一举一动都可能与父亲的失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为秘书的王建军,无疑是一个关键人物。

他仿佛能看到王建军跟在领导身后,拿着文件夹,神情恭敬的样子。

赵承平继续查阅着关于王建军的档案。档案袋已经有些破损,边角也被磨得毛毛糙糙。他轻轻抽出里面的文件,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档案记载着王建军后来出车祸死了,车祸发生在父亲失踪后两个月。看到这个时间节点,他的心中一紧,眉头皱得更深了,这绝不是巧合!

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他,王建军的死和父亲的失踪很可能是同一事件的不同环节。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文件,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档案中还提到肇事司机至今没抓到。

午休时分,赵承平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目光却透过窗户,望向远方。

终于,他瞅准了同事们都沉浸在自己世界的时机,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来。他整理了一下衣角,试图让自己的动作看起来从容不迫,但那微微加快的脚步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急切。

他朝着资料室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像是踏在自己的心跳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