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铁流西向(下)(1/2)
大明征伐西域的消息,随着丝绸之路,瞬间席卷了整个西域。
东、西察合台汗王、斥今蒙古台吉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部落首领,在接到商队拼死送回的“三十万大军”、“五大龙军”等令人窒息的情报后,无不骇然失色。
他们曾以为大明的怒火只是边境的惩戒性报复,却万万没想到,那位深居紫禁城十年的大明皇帝,竟有如此魄力,要一举将他们连根拔起,重现汉唐疆域。
恐慌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昔日为争夺水源、草场、商路打得头破血流的各部,此刻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他们前所未有的“团结”起来,紧急拼凑起了一支规格极高的使团,携带着无数金银珠宝、骏马、美女,怀揣着最后一丝侥幸,日夜兼程赶往北京,只求能“乞和”、“内附”,哪怕称臣纳贡,只求保住现有的地盘和性命。
当这支风尘仆仆的西域使团终于踏入北京城时,他们想象中的“天朝上国”的繁华富庶确实让他们目眩神迷。
他们被礼部安排在了一处靠近西苑的馆驿住下,而非他们往年朝贡所住的四方馆。
馆驿虽然华美舒适,但使团成员的心却沉甸甸的。
第二天,负责接待的鸿胪寺官员并未直接带他们去觐见皇帝,而是好意地安排了一场“京畿演武观礼”。
地点就在西苑校场。
当使团成员被引领到高高的观礼台上时,映入他们眼帘的景象,让他们瞬间如坠冰窟。
校场之上,并非他们熟悉的骑兵冲杀或步兵方阵。
首先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的赤红色浪潮,那是整整三个燧发枪兵方阵,近万名士兵。
他们身着统一的全新赤色甲胄,头戴铁盔,排成密集队列。
阳光下,上万柄上了刺刀的燧发枪斜指苍穹,冰冷的金属枪管排列成一片森林,闪烁着幽幽寒光。
士兵们如同钢铁铸就的雕像,纹丝不动,唯有赤红的缨穗在风中微微拂动,肃杀之气摄人心魄,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预备!”
随着一声嘹亮到命令响彻云霄。
哗啦!哗啦!哗啦!
三排燧发枪兵动作整齐划一得如同一个人,装填弹药的动作整齐划一,举枪瞄准的动作标准而迅捷。
上万支燧发枪黑洞洞的枪口,瞬间对准了远处的标靶区域。
“放!”
“砰!砰砰砰砰砰!!!”
不是零星的火铳声,而是山崩海啸般的连绵巨响。
震耳欲聋的轰鸣震的人耳膜生疼,滚滚白烟如同怒潮般从整个方阵前方喷涌而出,瞬间弥漫了小半个校场。
浓烈的硝烟味呛人口鼻,观礼台上的西域使者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恐怖声浪震得几乎站立不稳,脸色惨白,甚至有人腿一软,瘫坐在了地上。
他们惊恐地看到,远处足有三寸厚的木靶,木屑纷飞,瞬间变得千疮百孔!
这还没有结束,燧发枪方阵连绵不绝的枪声此起彼伏,伴随着每一次的号令,便会传来震耳欲聋的枪声。
硝烟尚未散尽,大地突然开始微微震颤。
轰隆…轰隆…轰隆…
沉重的车轮碾压着地面,发出闷雷般的声响,使团成员们惊恐地循声望去。
只见数十门体型庞大得巨炮,被健硕的骡马拖拽着,缓缓驶入校场。
炮身黝黑,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炮口粗得能塞进一个成年人的头颅,炮身上铸着狰狞的兽首和“神威大将军”的字样。
每一门巨炮周围,都簇拥着数十名精壮的炮手,他们动作熟练而快速地进行着定位、装填。
“目标,前方五百步土山,试射!”
命令再次下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