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铁流西向(下)(2/2)
随着引信被点燃,嗤嗤的火花迅速没入炮膛。
轰!!!
一声远比燧发枪齐射恐怖百倍的巨响猛然炸开,整个观礼台都在摇晃,肉眼可见的炽热气浪伴随着橘红色的巨大火球从炮口喷薄而出,一枚沉重的实心铁弹以肉眼难辨的速度撕裂空气,带着刺耳的尖啸,狠狠地砸在远处一座特意堆砌的、模拟城墙的土山上。
一阵地动山摇后,烟尘冲天而起,土石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待烟尘稍散,只见那座坚固的土山,竟被硬生生轰塌了近三分之一。
一个触目惊心、边缘还冒着青烟的巨大豁口,赤裸裸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哈哈哈,打的好,打的好,”负责军演的徐承宗得意的哈哈大笑,随即他看了看早已吓的面无土色的使团,又道:“诸位,我大明的开花弹威力如何?”
“天……天神啊……”东察合台汗国的使者嘴唇哆嗦着,指着远处被火炮轰塌的豁口,惊的说不出话来。
斥今蒙古的台吉使者桑坤,这位以勇猛着称的草原汉子,此刻脸色灰败,额头上冷汗涔涔,双腿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此刻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回斥今后一定要劝说台吉大人,不能与大明为敌,早投降兴许还能得到大明的宽恕”。
其他部落的使者更是面无人色,眼中充满了恐惧。
他们引以为傲的弯刀快马,在科技代差面前,显得如此可笑和脆弱。
这根本不是战争,这是单方面的屠杀啊。
观礼结束,使团成员被搀扶着带回了馆驿。
昔日觊觎大明富庶的贪婪,妄图挑衅大明的野心,此刻被彻底碾得粉碎,只剩下深深的绝望。
他们绞尽脑汁,连夜写就了最卑微、条件最屈辱的乞降国书,只求能见大明皇帝一面,只求活命。
数日后,紫禁城,奉天殿。
气氛比上次决定西征时更加肃杀。
西域诸部使者,穿着他们最隆重的礼服,却个个忐忑不安,他们战战兢兢地匍匐在地面上,额头紧贴地面,不敢有丝毫抬起。
他们献上了堆积如山的珍宝和国书,用最谦卑、最颤抖的声音陈述着乞和、称臣、永世纳贡的意愿。
龙椅上,朱祁镇居高临下地俯视着这群不久前还在边境耀武扬威的“酋长代表”们,心中平静如水。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平静得可怕。
那份平静之下,是掌控绝对力量的自信,是对敌人的轻蔑,以及不容动摇的帝王意志。
他缓缓拿起那份措辞最卑微的东察合台汗国国书,只扫了一眼,便随手丢在一旁的御案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声响让所有使者的心脏都猛地一抽。
“称臣?纳贡?”朱祁镇缓缓开口道,“晚了。”
两个字,如同那巨炮,狠狠砸在了使团成员的心口上,将他们最后一丝希望给彻底砸碎了。
“尔等袭扰边关,屠戮朕之子民时,可曾想过称臣纳贡?”朱祁镇的声音冰冷,“李成泉的血,鹰嘴崖的风,都在等着朕给他们一个交代!”
他站起身,高大的身影在御座后投下威严的阴影:“都回去吧,礼物你们带回去,朕自会去取。告诉你们的汗王、台吉:放下武器,举族内迁,接受王化,尚可保全性命,不失富贵,若执迷不悟,负隅顽抗……”
朱祁镇顿了顿,目光扫过殿中那些抖如筛糠的身影,一字一句:“那便让朕的火炮,来为尔等送葬,用尔等的尸骨,铺就我大明西进之路,汉家疆土,不容有失,凡日月重开之处,皆当复我汉家衣冠,尔等好自为之,退下!”
“轰出去!”侯宝尖利的声音响起。
这群如丧考妣的西域使者们,被如狼似虎的禁军们“请”出了奉天殿。
来时怀抱的侥幸和重礼,此刻显得无比讽刺和沉重。
他们脑海中只剩下那如山如林的燧发枪阵,那毁天灭地的神威巨炮在轰鸣,还有那大明天子的冰冷彻骨、不容置疑的最后通牒。
大明皇帝用最直接、最震撼的方式,向他们,也向整个西域,宣告了一个铁血时代的降临。
西征的铁流,已无可阻挡。
这个东方帝国的意志,将以最炽烈的炮火和最血腥的手段,重新刻写西域大地的版图。
汉唐的荣光,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于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再次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