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511章:阴丽华

第511章:阴丽华(1/2)

目录

建武十二年,

汉军攻陷成都,割据川蜀称帝的公孙述战死,汉朝就此重新统一中原。

而先前乐浪郡的主动归附,也让此时的汉朝版图,距离从前基本只差了西域。

这对洛阳君臣来说,自然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现在天下没有归顺的地方,只有辽东的燕国、称雄西域的交南。”

“而这两个地方,皆为地广人稀,根基浅薄之所。”

“想要消灭他们,只要派遣攻灭公孙述的兵力一半,就可以实现目的了!”

臣子们纷纷请战,希望能够在功劳薄上,再为自己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刘秀没有允许。

他告诉臣子:

“国家动乱,已经很多年了。”

“为了征战四方,恢复祖宗社稷,府库也空虚了很多年。”

“眼下中原既定,便应当效仿先人,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等到府库充实,户口增长,再去收复西域,攻打燕国。”

臣子听到皇帝这样说,只能失望退去。

随后,

有几家聚集到真定王的府上,在美酒歌舞之中发出抱怨的声音:

“黄巾军已经撤出了中原,被阻挡在长城之外。”

“皇帝何时才能够将该有的补偿还给我等呢?”

当年支持皇帝的改革,而不是像对待王莽一样,给他使绊子,自然是有黄巾军威胁的缘故。

现在威胁解除了,

悬挂在头顶的利剑被埋藏到了雪原荒山之间,

他们也该轻松一二,享受自己应得的富贵了。

毕竟今日朝会,

皇帝本人都表达了对燕国的不重视,他们这些依附其下的人,又怎么会继续保持紧绷呢?

做人做事,都要松弛有度嘛!

“大王觉得如何?”

那出声的人举起酒杯,询问起真定王刘得的意见。

刘得闻言抬起头,那张因醉酒染上潮红的面孔,直愣愣的看向对方。

然后,

他打了一个响亮的酒嗝。

“干杯!”

刘得也跟着举起酒杯,颠倒着步伐走过去,跟对方碰了碰。

杯子里的酒水被颠出来了大半,入口的更是稀少。

那人见他这样,便无奈的说,“大王醉了。”

“看来今日宴饮,只能持续到这儿了。”

在从皇帝那里,试探出“天下大定,有刀兵入库”之意后,

他们这些豪强世家,便有集合起来,向皇帝讨要报酬和利息的想法。

而他们看中的领头人,

便是刘得。

他的父亲刘杨,

是拥戴刘秀登基称帝的重要人物,也是助力其逐鹿天下的最大投资者。

当今的皇后郭圣通,则是刘杨的外甥女,刘得的表妹。

如此见之,便能明了真定王一脉的实力。

是故,

即便当年刘杨因心怀叛逆而被人举报,随即又在采取行动之前及时去世,皇帝还是忍住了气,将这件事略过,并让刘得继任真定王之位。

“可惜!”

“他们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如今的情况!”

“险些让他们连累了我!”

待人走后,

饮下一碗醒酒汤,脸上敷着热巾布的刘德冷笑道,“富贵这种东西,一旦放出去,便再难收回来。”

“即便皇帝也无法在此事上随心所欲,这群家伙竟然当它是放贷一般,还能折算利息!”

皇帝登基至今,已有一十二年。

有分田于民之恩德,

有一统天下之武功,

有安休生产、革新官制之文治……

哪里会是前汉成哀那般,被世家外戚挟制,欲施政而不能的垂拱天子?

又哪里会是当年那个,必须凝聚众多势力,才能一步步走到最高处的年轻将领?

他早已是个优秀的君主了!

他明确自己的位置,能分清自己的敌人和朋友,并有力量和意志,使用相应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这样的人,

不是世家说几句话,摆几个架势,就能够动摇的。

而世家这边,

骨子里带着妥协和软弱的特性,又自视甚高,不明白经过黄巾军的撼动后,其在河北齐鲁之地的根基,已经变得浅薄虚弱起来。

做着今汉的臣子,却还怀念着前汉的待遇?

“反正我不跟他们一块瞎闹!”

刘得将脸上变冷的巾布取下,告诉仆人,“从今日起,就说寡人有疾,不能见风。”

“外面的人若是有拜访之意,统统拒绝!”

……

“真定王还是识时务的。”

皇宫,

刘秀来到阴丽华的殿宇中,在考察了一番爱子刘阳的学业后,忍不住同阴氏感慨起了朝政。

阴丽华对此,只是静静微笑着,没有说话。

刘秀看到她这般姿态,心疼的将之拥入怀中,轻轻抚摸起她的头发。

“丽华,这些年真是委屈你了。”

“为了江山社稷,我怎么能为一己之私,而罔顾国家大事呢?”

阴丽华依靠在刘秀怀里,秀美的脸贴在刘秀的胸膛上。

他们的长子刘阳见状,懂事的带着年幼的兄弟走出了宫室,将空间让给父母。

直到刘秀离开,车架驶向皇后郭圣通那边,阴丽华才把长子叫到身边,嘱咐他不能因为父亲今日的夸赞而自满自傲。

“母亲以后的依靠,只有你了。”

阴丽华柔和亲切的声音,如此对儿子说道。

她看着刘阳神似刘秀的面孔,想起自己初嫁时的夫妻和睦;

想起刘秀迎娶郭圣通,将自己这个妻子废为妾室时,显露出的不舍和悲痛;

又想起在坐稳了皇位后,明明私下做出过恢复她名位承诺,却对郭圣通流露过怜爱姿态,故而迟迟没有履行诺言,改立皇后和太子的皇帝……

她放在刘阳头上的手忍不住一动,扯下了儿子的一根发丝。

刘阳没有察觉到母亲的异样,只乖乖的点头应下要求。

阴丽华便没有再去思虑丈夫和郭圣通的事,拉着儿子的手来到桌案前,享用起了饭食。

她温柔的呵护着刘阳的一切,让他能够感受到绝对的安全和温暖。

这样,

他才能毫无顾虑的,将自己的天赋全部投入到天下之事中去。

阴丽华知道,

所谓的“爱慕”、“愧疚”,并不能让她取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刘秀是个很有能力,也很清醒的君王。

他不会在国事上,像成帝、哀帝那样任性,把自己的“真爱”,视为高于江山社稷的存在。

所以,

他宁可对着曾经的诺言装弄作哑,时不时对着阴丽华流露出一副愧疚心疼的姿态,也没有放弃郭圣通和她生下的长子刘疆。

因为郭圣通是没有过错的皇后,她的背后拥有着不少豪强世家的支持;

因为刘疆是没有过错的太子,他的天赋虽称不上惊才绝艳,但做一个守成之君,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

刘秀怎么可能冒着掀起国本之争的风险,去满足自己的爱欲呢?

除非刘阳在国事上,展现出让刘秀惊喜的天赋。

没有一个雄才伟略的开国之君,能够拒绝一个优秀的继承人!

而父子之间三十四岁的距离,也大大减轻了出现“父未老而子已壮,父子相争”之事的可能。

世家豪强盘根错节,是前汉时便存在的大问题,

即便通过黄巾军的威慑,大大削弱了他们的力量,也不是一代人能够解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