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全民转职:我,唯一神级职业 > 第429章 钟声自己响起来时,是谁没伸手?

第429章 钟声自己响起来时,是谁没伸手?(1/2)

目录

铜钟的铭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清晰的规则,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决策效率。

共识的达成变得迅疾如风,仿佛所有人的意志都被熔炼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

然而,在这股洪流之下,一种名为“多数即理”的阴影,正悄然滋生。

三日前,有人在评议会上提议,拆除南坡那片被岁月侵蚀的旧碑林,用以扩大麦田。

理由简单而充分:石碑早已斑驳,上面的名字大多无人识记,而粮食,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

提议一出,应者云集。

无人反对。

于是,按照新规,三日后动工的决议便如铁板钉钉,再无转圜余地。

林逸恰在此时途经那片碑林。

夕阳将石碑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道道沉默的刻痕。

他看见一个身影,一个瘦小的盲童,正坐在第三块石碑前。

男孩的手指异常轻柔,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碑上那几乎被磨平的名字,仿佛在阅读一本无字之书。

“你在看什么?”林逸的声音放得很轻,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男孩没有回头,稚嫩的脸上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庄重:“我爹的名字在这里。我娘说,他一辈子没打过一场胜仗,也不是什么英雄。但他在这里守了三年的夜,从未让篝火熄灭过。”

林逸的心猛地一沉。

不是英雄,却守了三年的夜。

这片土地的记忆,原来是由无数个这样沉默的坚守者构成的。

他看着男孩专注的神情,看着那块无名无功的石碑,再想到三天后即将挥下的铁锤,喉咙里像堵了一团冰。

他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转身离开。

当夜,评议瓮前空无一人。

林逸走上前,从口袋里取出一枚光滑的卵石,投入瓮中。

石子落底,发出一声轻微却清晰的“嗒”。

与石子一同投下的,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我们是否忘了,沉默不是同意?”

次日,拆除碑林的仪式如期举行。

众人聚集在南坡,铁锤和撬棍在晨光下闪着寒光。

气氛热烈,所有人都期待着新麦田的诞生。

然而,作为评议会的核心人物,林逸却并未出现。

人群中泛起一丝骚动,直到他的学生,一个名叫阿禾的少年,捧着一盏灯穿过人群,走到了主持者面前。

那是一盏古旧的铜灯,灯芯干枯,灯腹空空,没有一滴油。

阿禾将灯放下,又递上一张字条。

主持者疑惑地展开,上面是林逸刚劲的字迹:“若你们决定烧掉过去,请先试着照亮它。”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那盏无油的灯,像一个沉默的质问,横亘在众人心间。

烧掉过去?

谁想烧掉过去?

我们只是想多种点粮食。

可……照亮它?

我们甚至不知道那片碑林里,究竟沉睡着怎样的过去。

铁锤的寒光似乎不再那么理直气壮,众人的热情也仿佛被一盆冷水浇熄。

工程,就这么暂停了。

当晚,铜钟被再次敲响,钟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沉重。

双土评议,因一块即将被遗忘的土地而重启。

这一次,林逸亲自走上高台,握住了悬挂的钟槌。

他没有让学生代劳,而是亲手敲击了三下。

“咚——咚——咚——”

钟声传遍山谷,也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评议瓮上。

争议的焦点尖锐而明确:那些无法换来粮食的记忆,是否必须为眼下的效率让路?

瓮中,代表“愧疚”的黑土与代表“进步”的黄土剧烈震荡,翻滚不休。

它们时而试图融合,却又在接触的瞬间猛烈弹开,仿佛两种截然相反的意志在殊死搏斗。

楚瑶闭着眼,脸色微微发白,她的脑波清晰地捕捉到了这股源自集体意识的激烈碰撞——一边是对盲童和他父亲那种无名付出的愧疚,另一边则是对更广阔麦田的渴望与进步的追求。

这两种情绪,都无比真实,无比强大。

评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僵持。

林逸没有多言,他转身取来一份档案。

那不是什么厚重的卷宗,只是一张薄薄的、已经泛黄的纸页。

这是他从旧档案室里翻找出来的,盲童父亲当年的守夜记录。

纸上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心动魄的战斗,只有两行简单到近乎枯燥的字迹。

“亥时,夜寒,火未熄。”

“寅时,风大,哨未停。”

林逸将这张薄纸轻轻铺在剧烈震荡的评议瓮底部,然后示意众人,将那两捧纠缠不休的土壤,重新覆盖于纸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