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 > 第361章 号炉的修复情况

第361章 号炉的修复情况(2/2)

目录

“你就别装了,谁不想往上爬啊,”李强笑道,“不过说真的,你这技术确实牛逼。我听车间的老师傅们都在议论,说你这个方法要是成功了,能给工厂省下几十万的维修费用。”

沈良放下书本,看向窗外的夜空。1980年的几十万,那可是一笔巨款。但对他来说,这只是个开始。他真正的目标,是要在这个时代点亮整个中国重工业的科技树。

第二天下午,升温测试正式开始。工厂几乎所有的技术人员都聚集在2号炉前,连厂长刘建国也亲自到场监督。

“升温速度按照标准流程,每小时提升50度,”沈良对操作人员说道,“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升温。”

炉温开始缓慢上升:500度、600度、700度...

每当温度计的指针跳动一下,现场的人们就屏住呼吸。王德昌虽然嘴上不说,但眼睛紧紧盯着监测仪表,手心里都是汗。

800度、900度、1000度...

“涂层状态良好,没有开裂或脱落现象,”监测人员报告。

1100度、1200度、1300度...

围观的工人们开始小声议论,语气中带着越来越明显的兴奋:

“我去,真的没问题啊!”

“小沈这技术可以啊,比那些老工程师还厉害。”

“王德昌那张脸现在黑得跟锅底似的。”

当温度达到1450度时,也就是2号炉的正常工作温度,沈良修复的涂层依然完好无损。监测数据显示,涂层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没有任何异常热点。

“成功了!”老陈激动地大喊一声,现场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沈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但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如何将这项技术标准化、产业化,让更多的工厂受益。

王德昌站在人群后面,脸色复杂。作为一个老技术员,他当然能看出这次修复的技术价值。但承认一个年轻人的成功,对他来说确实是件困难的事情。

刘建国走到沈良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沈,你为工厂立了大功。我会向上级汇报,推荐你参加下个月的全省技术交流会。”

全省技术交流会?沈良心中一动。他记得,1980年的技术交流会上,正是讨论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那个场合发声,或许能改变一些历史的轨迹。接下来的几天里,2号炉的成功修复在整个钢铁厂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工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那个年轻的技术员沈良,而那些原本对他持怀疑态度的老工程师们,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年轻人。

王德昌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心情烦躁得很。作为工厂的技术权威,他原本以为沈良的方法不过是异想天开,没想到竟然真的成功了。更让他不爽的是,现在连那些平时对他毕恭毕敬的技术员们,都开始私下议论沈良的“神奇手法”。

“小王,你过来一下。”王德昌叫住了正路过的技术员王小军。

“王工,您找我有事?”王小军恭敬地问道。

“你跟那个沈良平时接触多吗?”王德昌看似随意地问道。

“不多,不过听说他平时喜欢泡图书馆,看各种技术资料。”王小军如实回答。

“哼,看书厉害有什么用,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王德昌冷哼一声,但心里却有些发虚。他知道,沈良这次的成功并非侥幸,而是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沈良正在工厂的实验室里,仔细分析着涂层材料的各项性能数据。他要将这次的成功经验总结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为即将到来的全省技术交流会做准备。

“沈良,你在忙什么呢?”老陈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报纸。

“在整理技术资料,”沈良头也不抬地说,“准备写一份关于耐火涂层改进的技术报告。”

“你看看这个,”老陈兴奋地把报纸摊开,“《工人日报》上刊登了咱们厂2号炉修复成功的消息,还特别提到了你的名字!”

沈良接过报纸一看,果然在工业版面上有一小段报道:《某钢铁厂技术员创新涂层工艺,成功修复高炉》。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字,但确实提到了他的名字和技术创新。

“这下好了,你可是出名了!”老陈拍着沈良的肩膀笑道,“我听说省里的一些专家也注意到了这个报道,可能会专门来咱们厂考察。”

沈良心中暗喜。在这个信息传播相对闭塞的年代,能够在全国性的报纸上露脸,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宣传机会。这对他接下来的计划很有帮助。

就在这时,厂长办公室的电话响了。刘建国接起电话,对方的声音让他顿时紧张起来。

“什么?省里的张副厅长要来视察?明天就到?”刘建国的声音都有些变调,“好好好,我们一定做好接待工作。”

挂断电话后,刘建国立即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会。会议室里,气氛紧张得如同拉满的弓弦。

“同志们,省工业厅张副厅长明天要来咱们厂视察,主要是想了解2号炉的修复情况。”刘建国严肃地说,“这是咱们厂的重大机遇,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厂长,需要我准备什么材料吗?”技术科长赵明华紧张地问。

“准备是要准备,但关键人物是沈良。”

刘建国的目光扫向在座的众人,“这次修复的技术方案是他提出的,操作也是他指导的。张副厅长肯定要详细了解技术细节。”

王德昌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他没想到,一个普通技术员竟然能惊动省里的领导。

这让他这个技术科副科长的脸往哪里搁?

“沈良现在在哪里?”刘建国问道。

“应该在实验室,”赵明华回答,“他这几天一直在那里整理技术资料。”

“你马上去叫他过来,我要跟他谈谈明天的接待安排。”刘建国吩咐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