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风平浪静(2/2)
萧珣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似乎明白了她的想法。他颔首:“好。让辛葵多带几个人跟着。游夜会安排妥当。”
荣昌公主府的赏梅宴,设在城西的别苑“梅雪坞”。时值深冬,苑中数百株老梅竞相绽放,红白相间,暗香浮动,景致极美。
辛久薇在辛葵和两名沉稳的王府侍女的陪同下到来时,苑中已是衣香鬓影,笑语喧阗。她今日穿着一身新做的月白色绣折枝玉兰的妆花缎袄裙,外罩一件银狐皮镶边的淡青色斗篷,发髻间只簪了一支素雅的羊脂白玉簪,通身并无过多奢华装饰,却胜在气质清雅,容颜姣好,在这满园珠光宝气中,反倒显得格外出尘脱俗。
她的出现,瞬间吸引了不少目光。好奇的、探究的、审视的、甚至带着隐隐敌意的视线,如同无形的蛛网般交织在她身上。京中关于六皇子萧珣身边这位颍州辛家女的传言早已沸沸扬扬,今日终于得见真人。
辛久薇强自镇定,在侍女的引领下,向主位上的荣昌公主行礼问安。荣昌公主年约四十许,保养得宜,雍容华贵,目光锐利地扫了辛久薇一眼,脸上带着客套的笑容:“免礼。这位便是辛小姐?果然好模样,难怪老六那孩子……”她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没再说下去,只招呼道,“来了便是客,随意坐,赏花说话便是。”
辛久薇依言在角落一个不起眼的位置坐下。辛葵和侍女侍立一旁。
很快,便有几位与忠勇伯府或赵王妃交好的宗室女眷主动过来与辛久薇攀谈,言语间颇为客气。辛久薇应对得体,不卑不亢,倒也渐渐放松了些。
然而,这种表面的和谐并未持续多久。
“哟,这位便是近来京中传得沸沸扬扬的辛家妹妹吧?”一个带着几分娇嗲和不易察觉轻慢的女声响起。
辛久薇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华贵缂丝海棠红宫装、满头珠翠的年轻女子,在几名同样衣着光鲜的贵女簇拥下,袅袅婷婷地走了过来。女子容貌艳丽,眉眼间带着一股骄矜之气,看向辛久薇的目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审视和……一丝敌意。
辛久薇认得她,吏部侍郎薛崇明的嫡女,薛明漪。其父曾是二皇子萧玦的重要党羽,萧玦倒台后,薛家虽未遭重创(薛崇明见风使舵得快),但也元气大伤,不复往日风光。更重要的是,坊间传闻,薛明漪曾对六皇子萧珣颇有好感,甚至薛家一度想促成这门亲事,只是萧珣从未理会。
“薛小姐。”辛久薇起身,微微颔首,态度不冷不热。
薛明漪上下打量着辛久薇,目光在她素雅的衣着和那支唯一的玉簪上停留片刻,唇角勾起一抹讥诮的笑意:“辛妹妹这身打扮……倒是清新别致。只是,这梅雪坞的梅花开得这般盛,妹妹如此素净,岂不辜负了这满园春色?”她刻意加重了“素净”二字,带着明显的贬低意味。
旁边立刻有贵女掩口轻笑:“薛姐姐说的是呢。辛小姐莫不是刚从颍州来,还不懂咱们京中的规矩?这赏梅宴,姐妹们哪个不是盛装而来?”
“就是,这玉簪虽好,也未免太单调了些。辛小姐若是不嫌弃,我这儿倒还有支闲置的赤金点翠步摇,借妹妹添添彩头?”另一位贵女假惺惺地附和道,眼中满是看好戏的光芒。
辛葵气得脸都红了,想上前理论,却被辛久薇一个眼神制止。
辛久薇脸上依旧带着平静的微笑,仿佛没听出她们话中的讽刺。她抬眸,目光清亮地迎向薛明漪:“薛小姐此言差矣。梅之高洁,在于其傲雪凌霜,清雅自持。若以满身珠翠与之争辉,反倒落了下乘,喧宾夺主了。薇儿自知蒲柳之姿,不敢与群芳争艳,唯愿效仿寒梅,素心观景,不扰其清幽。至于规矩……”她顿了顿,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薇儿以为,赏花怡情,贵在真心,而非衣饰排场。薛小姐与诸位姐妹盛装而来,自是锦上添花。薇儿这般,亦不过是各有所好罢了。”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点明了梅花的品性,又暗讽了对方以衣饰取人的浅薄,更表明了自己不争不抢、但也不容轻侮的态度。尤其那句“蒲柳之姿,不敢与群芳争艳”,更是绵里藏针。
周围的议论声小了下去。一些原本看热闹的贵女眼中露出了讶异之色。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颍州女子,言辞竟如此犀利有度。
薛明漪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眼中闪过一丝恼怒。她本想给辛久薇一个下马威,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丑,没想到反被对方不软不硬地顶了回来,还显得自己咄咄逼人。
“呵,辛妹妹好口才。”薛明漪勉强维持着笑容,语气却冷了下来,“只是不知,这‘素心观景’的雅致,能否经得起京中这四季风霜的磋磨?妹妹来自颍州匀城那等……清静之地,可要当心,莫要被这京城的繁华迷了眼,更莫要……站错了位置,惹上不该惹的麻烦。”她的话里话外,充满了暗示和威胁,显然是将对萧珣的怨气和对辛久薇的嫉恨,都发泄了出来。
辛久薇心头一凛。薛明漪这话,已经不仅仅是针对她个人,更隐隐指向了萧珣,甚至带着对匀城之事的影射(薛家毕竟曾是二皇子党)。看来,二皇子虽然倒了,但他留下的那些残余势力和不甘心的追随者,并未彻底消散。这薛明漪,便是其中一个跳出来的。
她正要开口,一个带着笑意的爽朗声音插了进来:
“明漪妹妹这话说的,倒像是我们京城是龙潭虎穴了?”只见一位身着鹅黄色宫装、气质明艳大方的年轻女子走了过来,正是赵王妃的娘家侄女,安国公府的嫡小姐,林静姝。她与赵王妃交好,对辛久薇也颇有好感。
林静姝走到辛久薇身边,亲热地挽起她的手臂,笑吟吟地对薛明漪道:“辛妹妹是六殿下府上的贵客,有殿下护着,能惹上什么麻烦?倒是妹妹你,今日这身海棠红虽美,可这满园的红梅映衬下,倒显得……有些分不清是花衬人,还是人抢花了?”她这话半开玩笑半认真,巧妙地化解了紧张气氛,也暗讽了薛明漪的张扬。
薛明漪被林静姝噎得脸色一阵青白。安国公府地位显赫,林静姝又是荣昌公主面前的红人,她不敢轻易得罪,只得冷哼一声:“林姐姐说笑了。”说罢,狠狠瞪了辛久薇一眼,带着她那群跟班悻悻地走开了。
林静姝拍拍辛久薇的手,低声道:“别理她。薛家如今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她就是嫉妒你得了六殿下的青眼。以后这种场合,离她远点便是。”
辛久薇感激地朝林静姝笑了笑:“多谢林姐姐解围。”
这场小小的风波暂时平息,但辛久薇心中却明白,薛明漪的出现和挑衅,只是一个开始。二皇子虽然倒了,但京中盘根错节的势力不会轻易认输,那些嫉恨她、视她为眼中钉的人也不会消失。尤其是那些对萧珣抱有幻想的世家贵女,更会将她视为最大的障碍。未来的路,看似平静,实则暗藏荆棘。而她,必须学会在这繁华却险恶的京城中,站稳脚跟。
赏梅宴结束,回到皇子府。辛久薇将宴会上薛明漪的挑衅简单说给了萧珣听,语气平静,并无委屈抱怨之意。
萧珣听完,眼中寒光一闪,只冷冷吐出三个字:“跳梁小丑。”他拉过辛久薇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日后若再有不长眼的,无需忍让。记住,你身后是本王。这京城,没人能动你分毫。”
他的话语如同最坚实的后盾,瞬间驱散了辛久薇心中那点因陌生环境而产生的隐忧。她靠在他坚实的臂膀上,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令人安心的气息和温度,轻轻“嗯”了一声。
“殿下,”她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坚定,“薇儿不想永远躲在殿下身后。薇儿……想学些东西。”
她想学如何更好地应对那些贵女的机锋,学如何打理内务,学一切能让她更有底气站在他身边的东西。
萧珣垂眸看着她眼中那份认真和倔强,心中一动。他喜欢她的坚韧和上进。他沉吟片刻:“好。本王会让游夜寻几个可靠的嬷嬷,教你规矩和管家。赵王妃和林家小姐那边,也可多走动。”他顿了顿,补充道,“不必学那些虚与委蛇,只需明理知事,守住本心即可。有本王在,你只需做你自己。”
只需做你自己。
这五个字,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辛久薇心动。她将脸埋进他温暖的颈窝,汲取着那份独一无二的安心与宠溺。
窗外,寒风依旧。
暖阁内,烛火摇曳,映照着相拥的身影,温馨而缱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