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 第215章 图-160、安-124,打包带回

第215章 图-160、安-124,打包带回(1/2)

目录

苏联有九大军工设计局,随便拉出来一个都是赫赫有名的,都设计过非常有名的武器装备。

数十年的军备竞赛,海量的资源投入,以九大军工设计局为核心,苏联建设了由上千家军工企业、数百万人组成的庞大军事工业体系。

而位于喀山的图波列夫飞机制造厂(喀山飞机制造厂),便是其中的战略核心军工厂。

李干率领二十多人组成的考察团抵达喀山飞机制造厂后,受到了规格极高的欢迎。

苏联军事工业委员会航空工业部部长乌斯季诺夫上将亲自过来迎接、陪同。

可见,苏方对东大考察团的重视程度,对于出口东大更多武器装备的渴望程度有多高。

巴里亚当前的执政理念非常简单,与其在与美国的争霸中没落,倒不如把东大扶起来,用利益把两国捆绑起来,与美国继续争霸。

说到底,都依然是同一种制度下的国家,苏联要维持国际地位,要继续把那么多同制度国家团结起来,东大的态度不可或缺。

毫无疑问,巴里亚的政策是相当务实的,而且是建立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的。

在乌斯季诺夫的陪同下,李干视察了总装车间,看到了完成组装的图-160、图-22M3这些庞然大物。

从生产情况就能看出一些端倪,苏联减缓了这两种战机的生产速度。

说明苏联把更多的资源投入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

图-22M3是1976年服役的,已经生产了两三百架,是非常成熟的战略轰炸机。

这玩意儿和图-22是两码事,图-22M3虽然沿用同样的编号,但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新型号,苏联这么做是出于迷惑对手的考虑。

而图-160三年前才定型,正在密集试飞当中,是还没有服役的全新战机。

连自己还没有用上的图-160都拿出来卖,可见巴里亚下了多大的决心。

苏联空军的试飞员驾驶图-160做了飞行展示,李干得以登上这架飞机对里面进行查看。

如果开放的态度,让东大考察团很是惊奇。

当前,图-160的性能数据是高度保密的,美国情报部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搞了几年,也没能得到确切数据。

而在驾驶舱里,乌斯季诺夫上将亲口告诉李干,“我们这个飞机的作战半径达到了7200公里,在1.2万米高空,拥有2.1马赫的速度。”

“以1.5马赫超音速突防的时候,作战半径仍然有2000公里,能够携带9吨弹药,并且具备空中加油能力。”

换言之,一次空中加油,这玩意就能飞到美国本土去执行打击任务,难怪美国佬紧张得半死。

“最大载弹量45吨,全部内挂,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4000公里的作战半径。”

乌斯季诺夫自豪地笑道,“图-160轰炸机兼顾了常规轰炸和超音速突防,是世界上最好的轰炸机,比美国的B-1B更加出色。”

李干不为所动,他问,“最大载油量是多少,150吨?”

“是的,李干同志,试飞得出的油耗是13千克每公里,我们的航煤价格是800美元一吨,每公里的燃油成本是10美元左右。”乌斯季诺夫说。

他知道李干想要知道什么,因此回答得很痛快。

李干心算了一下。

这玩意飞1000公里就得用掉1万美元,按照现在美元兑东大币的汇率1比5.5,那可就是5.5万东大币了。

这还只是燃油成本。

李干砸吧着嘴巴,有些肉疼。

乌斯季诺夫笑着提醒道,“李干同志,这是战略轰炸机。”

言外之意,你可千万别嫌弃使用成本高,这玩意是核反击能力三位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极强的超音速突防能力,美国人的防空网络根本防不住。

李干微微笑着。

如果装备50架,编成2-3个旅,把后勤维护、人员成本、寿命成本都计算进来,每年得用掉50亿东大币。

1个亿1架。

这个成本不是高,是非常高。

看见李干犹豫不决,乌斯季诺夫退而求其次地说,“或者可以考虑图-22M3,这个飞机的使用成本要低很多,当然,性能方面是无法和图-160相比的。”

“李干同志,我们的部队还没有装备图-160,我们愿意想东大兄弟出售该飞机,并且可以进行技术上面的交流。”

“我们的诚意是满满的,如果采购数量足够,甚至可以帮助你们建立生产线,转让相关技术。”

李干动心了。

光是买,对喜欢自己掌握技术自己搞的东大来说,吸引力不大。这种吞金兽的后续后勤维护成本太他妈高了,老毛子也不是好相处的,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让客户出血。

但是如果能转让技术,那就另当别论了。

李干问,“你们想卖多少钱?”

乌斯季诺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李干同志,请移步会客室详谈。”

一行人便走下飞机,乘坐嘎斯吉普车前往办公区的会客室那里。那里已经进行了非常隆重的布置,两国的国旗摆在那里,规格是国家级的。

这还是李干第一次在这么正式的场合进行双边会谈。

针对图-160,乌斯季诺夫开出了1亿美元的单价,而图-22M3则是7000万美元的单价。

转让技术的前提是,一次性采购70架。

李干当即道,“这个价格、这个条件是不能接受的。”

乌斯季诺夫说,“可以谈。”

李干摇头道,“即便包含转让技术,70亿美元都是一个极为高昂的价格。”

“上将同志,你应该知道,我们有研发战略轰炸机的能力,图-160也好,图-22M3也罢,不是唯一选择。”

乌斯季诺夫说,“李干同志,请说说你的条件。”

李干干脆利落地说道,“我们可以按照1亿美元的单价采购12架图-160,另外再支付3亿美元的专利技术转让费。”

“这个条件,是我们不能接受的。图-160的研发经费,已经投入了超过10亿美元。”乌斯季诺夫摇头说。

李干摊手笑道,“那就没有继续往下谈的必要了。”

乌斯季诺夫的眉头皱了起来,这个路数和他预设的情况相差太多了。

根据他们判断,东大是非常需要战略轰炸机的,很难抵挡得住引进图-160这个巨大诱惑。

李干的态度,是谈判策略呢,还真的是对图-160无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