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旅途传道——我保持高尚的人格,任凭他胡作乱为吧!(1/2)
东方天际霞光辉映,一片灿烂。庄周在斜眼啬夫家用过早饭,动作利落。随后双手作揖,身姿端正,与朋友郑重道别,抬脚迈向远方。
庄子师徒三人,顺着南华山顶上的道路,一路向东南行走。前面道路蜿蜒。酷霜紧粘路边树枝,枯黄树叶铺落满地。
庄子一袭青色素袍,身姿飘逸,步伐轻盈似踏云。两名弟子身着粗布麻衣,脚步略显沉重,远远被甩在后方。
蔺且跑步赶上庄子,道:“师父,咱走在路上无甚事干,您给俺讲道说法如何?”
庄子笑道:“我讲点寓言、重言、古人今事,你们思考一下借鉴意义。我先讲讲屠龙之技吧。”
耕子道:“先生讲过了,朱公子学了绝技却派不上用场,因为世间根本无龙可杀……”
庄子笑道:“这个寓言说明什么道理呢?”
蔺且道:“师父是教导我们,读书要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大的本领也没有用,对不?”
耕子说:“先生是教导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讲究轻重得失。为了得到无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对不先生?”
天空飘来几缕洁白的银丝,缠在庄子脸上,他轻轻抹去,笑笑道:“你俩的理解都有道理。再说说鲁侯养鸟吧。”
蔺且说:“师傅以前讲过,鲁侯把海鸟当成神鸟,把它迎接到祖庙里,毕恭毕敬地设宴迎接,每天都给鸟演奏古时的音乐《九韶》,安排牛羊猪两牲具备的‘太牢’(猪牛羊祭品)给它吃。海鸟惶恐不安,不吃不喝,两天后竟然死了……”
庄子问:“你俩从中悟出悟出什么道理呢?”
蔺且道:“师父是教我们做事要看对象,不能根据自己的好恶办事,否则好心也会把事情办糟。”
庄子笑道:“我讲讲猴子逞能吧。”
耕子道“先生讲过了。猴子逞能后来被射死了……”
蔺且道:“师父是教导我们,自己有点本领,不能向别人炫耀,否则便会遭遇不测。”
“你俩该离开我了,学业有成了。”
“不行,我们不能离开您呀!”
庄子点点头,道:“你们听过邯郸学步吗?燕国寿陵有个青年,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结果,他没学会赵国人走路的样子,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了。”
蔺且、耕子都“哈哈”大笑,笑得出了眼泪:“哪会呀!天下竟然会有如此愚蠢的人吗?他也太不懂得变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