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洛杉矶五金店的多面人生 > 第242章 一个故事达成的合作

第242章 一个故事达成的合作(2/2)

目录

下午五点,当双方还在为「历史建筑维护基金占比」僵持时,赫尔曼突然站起身:「今天就到这里。」他看向唐·本杰明和米歇尔,「我妻子做了晚餐,是我曾祖父传下来的食谱,去尝尝?」

舒尔茨老宅藏在橡树林里,木房子的梁上悬着艘19世纪的帆船模型,帆索细得像蛛丝。赫尔曼的妻子英格丽穿着深蓝色围裙,端上的晚餐透着不容置疑的固执:铁盘里是烤猪肘配酸菜,肘子皮烤得像礁石般焦黑,酸菜切得粗细均匀,旁边摆着六颗煮土豆,大小几乎一模一样。

「这是1872年的做法。」英格丽用围裙擦着手,「我曾祖母跟着商船学的,说水手吃了能扛住三个月的风浪。」

餐桌中央摆着个锡制酒壶,赫尔曼倒出琥珀色的酒液:「这是吕贝克的朗姆酒,19世纪的船长都用它来消毒伤口——比现在的酒精靠谱。」

唐·本杰明看着猪肘上焦黑的皮,忽然清了清嗓子:「舒尔茨先生,来之前我查了些资料,看到个关于1889年汉堡港的故事,不知道您听过没有?」

赫尔曼挑眉:「哦?」

「那年冬天,易北河结了冰,」唐·本杰明的声音沉下来,像在讲述一个古老的传说,「有艘美国货轮被困在冰里,船长急得快要跳河——船上装着给俾斯麦的礼物,耽误了行程要掉脑袋的。当时负责港口调度的,正是您的曾祖父。」

老人的手顿在酒杯旁,英格丽也停下了切土豆的刀。

「您曾祖父没调破冰船,」唐·本杰明继续说,目光扫过墙上的老照片,「他让人把港口的旧麻绳浸了朗姆酒,一圈圈缠在货轮周围,再撒上盐。麻绳燃烧的热量融化了冰层,货轮在涨潮时刚好脱困。」他笑了笑,「最妙的是,他让船长把礼物里的雪茄分了一半给码头工人,说『功劳是大家的』。」

赫尔曼的眼睛突然红了,他放下酒杯,从书架上抽出本皮面日记:「你怎么知道的?这是我曾祖父的日记,从来没对外人看过。」

日记摊开的那页,果然记载着破冰的经过,旁边还画着麻绳缠绕的草图。唐·本杰明的心落回肚里——这是团队的力量,他们翻遍市立图书馆的旧报纸找到的,特意让他背熟。

「我在海事博物馆的档案里看到过记载。」他轻声说,「觉得您曾祖父的智慧了不起——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不在账本里,在码头的风里。」

英格丽突然站起来,又倒了杯朗姆酒:「这杯必须敬我曾祖父!也敬你,孩子。」

猪肘的焦香混着朗姆酒的甜,在空气里酿成奇异的暖意。赫尔曼用刀切开最后一块土豆,突然说:「你们的方案,我同意,但有两个改动。」

他竖起一根手指:「浮动平台由卡尔和克洛德共同设计,德国团队负责结构,你们负责技术——就像我曾祖父和美国船长,各出所长。」

唐·本杰明点头:「很合理。」

「第二,历史基金的比例提到8%,」老人看着米歇尔,「其中3%用来修复那艘帆船模型,剩下的资助港口博物馆——让更多人知道,汉堡港的故事不止在报表里。」

米歇尔笑了:「我们可以再加2%,设立『舒尔茨奖学金』,资助学习港口工程的学生。」

赫尔曼的眼镜片反射着灯光,像落了两颗星星。他举起酒杯:「为了1889年的麻绳,也为了未来的浮动平台。」

「为了水不停,港不歇。」唐·本杰明与他碰杯,朗姆酒的辛辣里,忽然品出了岁月的回甘。

离开老宅时,七月的夜风带着橡树叶的清香,吹动了梁上的帆船模型。赫尔曼站在门廊下,手里握着那本日记:「你们再带合同来的时候,我让卡尔把曾祖父的破冰图纸找出来,或许对你们的浮动平台有用。」

回程的车上,米歇尔靠在唐·本杰明肩上,闻着他身上的烤猪肘香味笑:「你这故事编得比数据报表管用。」

「不是编的。」他看着窗外掠过的港口灯火,「是历史本身帮了我们——老派德国人相信,能尊重过去的人,才配拥有未来。」

车窗外,汉堡港的灯塔在夜色里闪烁,光束穿透薄雾,像1889年那个冬夜,麻绳燃烧的火光。唐·本杰明逐渐明白,谈判桌上的数字再精确,也抵不过一个被记住的故事。就像这七月的汉堡港,坚硬的码头与柔软的历史,终究在潮起潮落里,融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