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资本家小姐下放后,四个大佬争做靠山 > 第129章 岁月静好,未来可期

第129章 岁月静好,未来可期(1/2)

目录

第一场雪落下来时,村里像被盖上了层厚厚的白棉被。

后山的树枝挂着冰棱,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细碎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但村东头的食品厂却比夏天还热闹,新盖的厂房里垒着八个灶台,十几个村民围着忙活,蒸酸枣糕的热气从窗缝里钻出来,在雪地上画出一道白雾,远远望去,像条奶白色的带子。

幼儿园早就开园了,粉白的墙壁在雪地里格外显眼。

新做的木桌椅摆得整整齐齐,桌腿上还包着林景轩,特意钉的铁皮,防着孩子们磕碰到,他甚至还做了三套选择的方案。

墙上贴着苏晨写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每个字都笔锋工整,透着股认真劲儿。

每天清晨,孩子们背着哥哥姐姐传承下来的小书包,书包上还绣着歪歪扭扭的山楂图案,踩着雪咯吱咯吱地,跑进教室里。

没多一会,教室里面,就传出苏晨带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甚至都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姜秋实路过时,总会停下来听一会儿。

有次她听见二狗在教小石头念拼音,奶声奶气地念,shānzhā山楂,小石头却念成sānzā,引得教室里一阵哄笑。

姜秋实忍不住笑出了声,刚转身,就看见陆战霆从后面走来,手里捧着个烤红薯,用布包得严严实实的。

“刚从食堂过来,温师傅特意给我拿了两个,我吃了一个这个比你还热乎着呢。”

他把红薯塞到她手里,自己的指尖却冻得发红。

红薯的甜香,混着他手心的温度,暖得姜秋实心里发颤。

这段时间为了赶,镇里百货大楼的订单,她几乎没睡过囫囵觉。

夜里在煤油灯下算账时,陆战霆总会默默在旁边坐着,有时削个苹果,有时烧壶热水,等她算完账,杯子里的水总还是温的。

有天凌晨姜秋实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他的旧棉袄,棉袄上有淡淡的皂角味,灶台上还温着一碗粥,粥里卧着两个荷包蛋。

“昨天王师傅说,你想尝试做一些山楂罐头?”

姜秋实剥开红薯皮,热气模糊了视线。

“是的,玻璃瓶密封好了,能放到来年夏天,甚至说到时候就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红薯的糖汁滴在手套上,黏糊糊的,像极了熬糖时的糖浆。

“那我明天去县里问问,看哪有卖玻璃瓶的。”

陆战霆跺了跺脚上的雪,雪花溅到裤腿上。

“你要是觉得累,就歇一天,厂里有我呢。”

他的目光落在她眼下的青黑上,眉头轻轻皱了皱。

姜秋实摇摇头,她怎么能歇呢?

苏晨为了算清不同产品的成本,熬得眼睛发红,账本上的数字写得密密麻麻,连小数点后两位都标得清清楚楚。

林景轩为了赶包装,手指被刨子划了道口子,裹着布条还在打磨木盒,还说这批次的盒子得赶在年前发走,不能耽误事。

顾泽跑销路时在雪地里摔了跤,自行车前轮都变了形,他推着车走了十里地回来,腿上青一块紫一块,还笑着说就当是免费推拿,活血!

这些她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只能逼着自己更努力些,所有的一切都是最开始的时候,比较艰难,只要大家肯努力把这阵子熬过去,未来的曙光就会来的。

更何况他们几个人齐心协力,在书记的带领下,还有村民的帮助下,姜秋实觉得好日子指日可待。

好在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慢慢地,食品厂的产品从最初的山楂蜜饯,扩展到酸枣糕、五香鱼干、酱萝卜,甚至还有用野葡萄做的果脯。

王师傅教大家做鱼干时,特意强调,“鱼得用清水养三天,把肚子里的脏东西吐干净,晒的时候得用竹匾架起来,不能贴地,不然会沾土腥味!”

村里的老渔民张大爷起初还不信,“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晒鱼的!也没听谁矫情地说这雨有土腥味。”

但等尝了新做的鱼干,咂着嘴说,“哎呦,他王师傅,这确实不一样,这跟我以前晒出的鱼,它就不是一个味儿,原来那就叫土腥味儿啊,你说我还不明白!这样晒完的鱼干,肯定比我们那样做更好吃!”

顾泽跑遍了周边的公社和县镇,自行车胎补了又补,车把上的漆都磨掉了,终于把销路铺到了地区的百货大楼。

有次他带回一张订单,光是山楂罐头就要五百瓶,村里人看着那张盖着红章的订单,激动得半夜睡不着觉。

秦婶连夜召集了十几个妇女,“咱们连夜摘山楂,可不能耽误了订单!这些订单可就是咱们年底的分红,想不想过好年,想过好年的话就加把劲儿干起来。”

雪地里的山楂林里,很快亮起了一片煤油灯的光。

年底公社表彰大会那天,锣鼓敲得震天响。

祠堂门口搭了个简易的主席台,挂着‘青山村致富表彰大会’的红布横幅。

林书记把致富模范村的奖状,挂在祠堂正中央,又指着那台崭新的拖拉机,声音洪亮地能传到后山。

“这台拖拉机,是咱青山村的骄傲!但更骄傲的,是这些知青娃娃们!他们把城里的本事带到村里,带着大家挣票子、过好日子,是咱们村的功臣!”

台下的掌声像潮水一样涌上来,拍得人手掌发麻。

这些掌声都是来自村民们发自内心的呐喊,一开始村民们看不好这几个知青的意见,更觉得像幼儿园食品厂这样的东西是那些城里人研究的事儿,却没想到在他们这个小小的村子里最后实现了,而且家家都靠着村里的这个食品厂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也不用再跑到更远的地方去打工,看别人的脸色了,陪着老婆孩子,更不会等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偷偷地抹眼泪了。

姜秋实站在陆战霆身边,看着他被阳光晒成古铜色的侧脸,突然想起刚来时的情景,那时他还因为她是城里来的娇小姐,不肯跟她说话,分给她的柴火都是湿的。

谁能想到,现在他们会一起站在这里,看着这个曾经贫瘠的村庄,盖起了新的幼儿园,办起了食品厂,连土路上都能看到自行车和拖拉机的辙印。

这一切一切,就像是在看一部电影一样,大家谁都不敢相信这一幕一幕,就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一瞬间成就感爆棚,大家都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所奉献出来的一切相当满意。

表彰大会结束后,陆战霆拉着姜秋实往河边走。

冬天的河水结了层薄冰,冰面下的水流隐约可见,像条银色的带子。

岸边的芦苇荡白花花的,被风吹得沙沙响,像在说悄悄话。

陆战霆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个红绳串着的东西,红着脸递过来。

“小姜同,这个给你。”

是串山楂核手链。

一颗颗山楂核被磨得光滑圆润,红得发亮,红绳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显然是攒了很久,又打磨了很久。

姜秋实的手指触到那些圆润的核,像触到了他藏在心里的话,又酸又甜。

她数了数,正好是五十六颗,虽然这条山楂核手串并不值钱,但不知为何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突然他的心底反复滑过了一丝丝别样的深意,而这种感觉从来都没有过。

“从你第一次做山楂蜜饯就开始攒了。”

陆战霆挠着头,声音有点发紧,耳朵红得像熟透的山楂,突然说到。

“我知道我没啥文化,写账不如苏晨,做木工不如景轩,跑销路不如顾泽,但我会一辈子对你好,跟你一起把食品厂办好,让村里人都过上好日子,如果你想留在村里的话,我就陪着你,如果你想把这份事业带到城里或者是更远的地方,那我也陪着你!”

他的手在微微发抖,说话时眼睛一直盯着自己的鞋尖。

姜秋实把脸埋在手链里,闻到一股淡淡的木头香,那是他打磨时留下的味道。

她轻轻嗯了一声,声音小得像蚊子哼,却清晰地传到了陆战霆耳朵里。

是的,那种莫名其妙的感觉,也许就是爱情吧,爱情就是会突然间出现,让人措手不及以前的姜秋实觉得一个人躺平就好,等这政策放开,他回到城里随随便便地做点什么,就可以把自己养得很好。

可是也的的确确像是缺少了一些什么,总是没有那么足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现在她仿佛找到了这种感觉,就在刚刚她接过那串手串的时候,那是一种用心的态度,一种温暖,是任何一个人,都未曾带给她的感觉。

既然这种感觉突然来了,那姜秋实怎么可能放手,而且陆队长又这么的高大帅气。

最主要的是自己还欠人家一点钱呢,心里总是不踏实,如果自己答应了他,那不仅这点钱不用还了,估计顾泽的那一份,陆战霆也会乖乖地还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