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四海通(1/2)
官员们还在争论不休。
户部尚书说这“镇国将军”耗费钱粮,理应由户部统一调配。兵部侍郎则反唇相讥,说这是国之兵戈,除了兵部,谁还有资格掌管?
争吵声,叫卖声,与远处靶场飘来的硝烟味混在一起,构成了一副荒诞的图景。
张奇没有理会他们。
他转身,看着杨莺和杨燕。
姐妹二人脸上的喜悦还未褪去,眼底闪烁着某种重获新生的光亮。
“大人……”杨莺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张奇打断了她。
“杨莺,”他问得直接,“三年前,你父亲,是杨国公麾下的左哨校尉,杨烈,对吗?”
杨莺脸上的血色,在一瞬间褪得干干净净。
旁边的杨燕像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立刻竖起了全身的防备。“大人问这个做什么?”
“回答我。”张奇的语气没有起伏。
杨莺攥紧了衣角,点了点头,艰涩地吐出一个字:“是。”
这个姓氏,在大周朝并不罕见。但一个姓杨,又恰好出现在格物院,恰好对军械制造如此上心的工匠,不多。
“我查过格物院的匠籍,”张奇继续说,“你们姐妹,是在三年前那桩案子之后,由宗人府的文书调入格物院的。很奇怪,不是吗?两个罪臣之女,没有被发配边疆,反而进了京城,进了这个无人问津的衙门。”
杨燕往前站了一步,挡在姐姐身前。“我们不知道!我们只是奉命行事!”
“我需要知道的,你们一定知道。”张奇无视了她的抗拒,“军粮舞弊案。卷宗上说,杨国公治军不严,致使下属贪墨军粮,倒卖牟利。最后,兵部几名主事和你父亲杨校尉,一同问斩。杨国公被夺爵罢官,圈禁府中。对吗?”
“那是我爹的罪!与国公大人无关!”杨燕激动起来,“国公大人是被冤枉的!”
“哦?”张奇不动声色,“他如何被冤枉?”
“我……”杨燕语塞。她只是出于情感上的维护,却拿不出任何证据。
杨莺拉住了妹妹,她对着张奇,摇了摇头。“大人,陈年旧案,早已盖棺定论。我们……我们不想再提了。”
她的反应,恰好证实了张奇的猜测。
她们不是不想提。
是不敢提。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绯色官袍的中年官员排开众人,满面春风地走了过来。
“张侍郎,真是年少有为,国之栋梁啊!”来人是兵部右侍郎,胡善。
张奇微微颔首,算是回礼。“胡侍郎谬赞。”
胡善的视线在杨家姐妹身上一扫而过,随即又落回张奇脸上,笑容可掬。“刚才听闻张侍郎向王爷求了个恩典,要查三年前的军粮案?”
“道听途说,不足为信。”张奇答得滴水不漏。
“呵呵,年轻人有锐气是好事。”胡善拍了拍张奇的肩膀,手上的力道却不轻,“不过呢,有些案子,之所以成了旧案,就是因为它该过去了。朝廷嘛,讲究的是一个‘稳’字。为了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再把朝堂搅得不得安宁,不值当,你说是吧?”
这番话,说得语重心长,像是长辈对晚辈的提点。
但每一个字,都透着一股不加掩饰的威胁。
张奇扯动了一下嘴角。“多谢胡侍郎教诲。不过下官以为,脓疮不挑破,早晚会烂掉整条腿。那才叫真正的不稳。”
胡善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盯着张奇看了几息,那双精明的眼睛里,笑意尽数散去,只剩下冷冰冰的审视。
“‘镇国将军’虽重,可也要有命来放。”胡善收回手,掸了掸自己的官袍,仿佛刚才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张侍郎,你好自为之。”
说完,他转身就走,重新汇入那群狂热的官员之中。
杨莺和杨燕的脸色,已经不止是苍白了,更添了几分死灰。
“大人,您……您不该得罪他的。”杨莺的声音都在发抖,“胡善……他是皇太后母家的人。”
“所以,他怕了。”张奇淡淡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