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四海通(2/2)
他重新看向杨家姐妹。“现在,可以说了吗?”
杨燕的嘴唇翕动了几下,最终还是没敢开口。
“我找到的矛盾点,是车船。”张奇决定推她们一把,“兵部卷宗记载,当年押运粮草的五百辆大车,是往北去了雁门关。可工部的调用记录却显示,那批印着‘北征’字样的车,同一时间,出现在了南下的运河码头。”
“一南一北,绝无可能同时发生。所以,一定有一方在说谎。”
张奇看着她们。“说谎的是谁?”
杨莺猛地抬起头,像是下了某种决心。
“是兵部!是他们在说谎!”她急促地说道,“我爹临刑前托人带话出来,他说那批粮,根本没有出京!就在京郊大营,被调换了!”
“换成了什么?”
“沙土和石子!”杨燕抢着说,眼圈瞬间就红了,“他们用沙土换走了军粮!我爹发现之后要去禀报国公大人,结果当晚就被抓了!他们……他们还伪造了我爹的认罪画押!”
张奇心里一沉。
“那些被换走的军粮,去哪了?”
“被……被一个叫‘四海通’的商队买走了。”杨莺的声音低如蚊呐,“那商队有通关文牒,可以……可以和北狄人做生意。”
四海通。
张奇的脑中,一道电光闪过。
这个名字,他曾在另一份毫不相干的卷宗里见过。那是宗人府的皇亲国戚产业名录。
“四海通”的东家,是当朝国舅,承恩侯。
皇太后的亲弟弟。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被串成了一条完整而淬毒的链条。
杨国公手握重兵,为人刚正,是军中定海神神。他一定是发现了皇太后外戚一族,不仅仅是贪墨军粮,更是在通敌叛国!
他们将大周将士的口粮,卖给了北狄人,换回了真金白银。
杨国公,成了他们最大的障碍。
所以,他必须倒下。用一个贪腐的罪名,一个“治军不严”的帽子,将他从云端打入尘埃。
而这一切的幕后,那只最大的手,属于谁,已经不言而喻。
皇太后。
这才是这桩旧案,谁也不敢再提起的根本原因。
就连当今陛下,龙椅上的天子,对此恐怕也心知肚明。但他能做什么?一边是自己的生母,一边是盘根错节的外戚势力。他动不了,也不敢动。
所以他只能病着。
恭亲王说,陛下的病,能好一半。
原来是这个意思。
“镇国将军”的出现,给了皇帝一把可以掀翻棋盘的刀。而自己,请求查阅旧案,等于主动请缨,去做那个执刀人。
张奇看着眼前那门青铜巨炮。
官员们已经停止了争吵,工部和兵部的人正围着它,小心翼翼地丈量着尺寸,拓印着上面的铭文,仿佛在瞻仰一尊神祇。
张奇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他们看到的,是军功,是拓土开疆。
而自己看到的,却是一场即将到来的,在帝国心脏位置引爆的血雨腥风。
“大人……”杨莺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一丝微弱的希冀。
张奇收回视线,看着她和杨燕。
“从今天起,你们要查的,不是格物院的旧档了。”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
“我要你们,把三年来,所有和‘四海通’商队有关的船运、货单、人员记录,全都给我找出来。一张纸,都不许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