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凤唳九霄倾天下 > 第271章 识破·计中有计

第271章 识破·计中有计(1/1)

目录

永巷的寒风似乎也吹进了慈宁宫偏殿,烛火不安地摇曳。萧云倾指尖划过青鸾呈上的几颗碎珠,珠子在烛光下流转着微弱却不容错辨的珠光,与内务府失窃贡珠的记载分毫不差。青鸾的声音压得极低,如同寒夜里簌簌的雪粒:“属下亲眼所见,那永巷的老阉奴,佝偻着腰,将一锦囊之物塞进了东宫西角废库房的墙洞之内,手法熟稔。”

萧云倾抬起眼,眸光沉静如深潭,映着跳动的火焰:“那老奴,可是苏采女的人?”

“是。”青鸾点头,冷冽的面容在光影下更显锐利,“苏氏虽已落魄如尘,昔日埋下的根须尚未尽绝。此人应是早年受过她些许恩惠的死忠。他藏珠之后,并未立刻离去,而是伏在墙根阴影里观察了小半个时辰,确认无人察觉方才离去,谨慎异常。”

“谨慎?”萧云倾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似嘲似叹,“再谨慎的蛇,也躲不过天上的鹰隼。你做得很好,不仅看到了,还取出了部分珠子。”她指尖拈起一颗碎珠,“这些,便是她自掘坟墓的铁证。只是……”她话锋微顿,眼底掠过一丝思量,“此刻揭破,固然能洗刷太子嫌疑,却难将苏氏彻底钉死。皇帝对太子本就心结深重,若知有人构陷东宫,雷霆之怒下,未必肯深究幕后黑手,反而可能为了皇家体面,急于了结。”

殿内陷入短暂的沉寂,只有烛芯偶尔噼啪轻响。窗外的风声似乎更紧了些,带着呜咽般的哨音。青鸾垂手侍立,如同最忠诚的影子,等待主人的决断。萧云倾的目光落回那几颗碎珠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珠子冰冷的表面。苏采女那枯槁面容上近乎癫狂的恨意仿佛穿透了宫墙,在她眼前浮现。这女人,已是困兽犹斗,不择手段。

“青鸾,”萧云倾忽然开口,声音里带上一种洞悉全局的沉静,“那墙洞里的珠子,你可曾原样封好?”

青鸾眼中锐光一闪:“回姑娘,属下取出三颗作为凭证后,已将其余珠子与锦囊原样推回墙洞深处,并抹去痕迹。此刻看去,与之前并无二致。”

“很好。”萧云倾颔首,一丝冷冽的锋芒自眼底深处划过,“她既苦心孤诣,要将这盆污水泼向东宫,欲借天子之怒搅浑这潭水,那我们便…助她一臂之力。让这把火,烧得再旺些,旺到足以将她自己彻底焚尽!”她将碎珠轻轻收入一个素色锦囊,递给青鸾,“你亲自盯着那废库房,一只苍蝇飞进去,也要看清公母。待我见过王爷,这盘棋,便要落子了。”

夜色如墨,渊亲王府的书房内,君临渊听完萧云倾的叙述,指尖在紫檀木书案上缓缓敲击,发出沉闷而规律的笃笃声。他俊朗的面容在烛光下半明半暗,深邃的眼眸里寒星点点。“釜底抽薪,反客为主。”他薄唇微启,声音低沉而笃定,“既然她要闹,便闹个天翻地覆。由我,亲自将这‘线索’,递到父皇面前。”

次日午后,昭元帝正于御书房批阅北疆新送来的捷报,眉宇间难得有几分舒展。君临渊求见入内,行礼后并未直接提及要事,目光却似无意般扫过御案旁堆积的奏章,其中一份正是内务府关于贡珠失窃及守库太监自尽的详报。

“父皇,”君临渊的声音沉稳如常,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凝重,“儿臣听闻内务府库房失窃,预备用于王妃凤冠的贡珠不翼而飞,守库太监亦畏罪自尽?”

昭元帝执笔的手微顿,抬眼看向他:“确有此事。一桩糟心事,已着慎刑司在查了。怎么,渊儿对此也有耳闻?”皇帝的目光带着审视。

君临渊迎上那道目光,坦然道:“儿臣即将大婚,此事关乎皇家体面,难免多留意几分。只是……”他略作迟疑,剑眉微蹙,“儿臣隐约听闻,慎刑司追查之下,似乎牵涉到……永巷某位旧人?”

“永巷?”昭元帝眼神骤然锐利,放下朱笔,“说清楚!”

“儿臣也只是风闻,不敢妄言。”君临渊姿态放得更低,“只道那自尽的守库太监,生前似乎与永巷某位旧仆往来甚密。如今线索指向永巷,儿臣唯恐宫中再生事端,有损父皇圣明,故斗胆禀报。”他微微一顿,语气愈发恳切,“为示公允,也为了彻底澄清嫌疑,儿臣以为,不若…彻查六宫?尤其是一些僻静角落,或有疏漏。如此,既可寻回贡珠,亦可安人心,堵悠悠众口。”

“彻查六宫……”昭元帝咀嚼着这四个字,目光在君临渊沉静的脸上逡巡片刻。这提议看似光明正大,实则暗藏机锋。永巷旧人?他脑中瞬间掠过苏氏那张怨毒的脸。皇帝的脸色沉了下来,指关节在案上敲了敲,最终化为一声冷硬的决断:“准奏!高无庸!”

总管太监高无庸应声而入。

“传朕口谕,命内务府总管协同慎刑司掌司,即刻带人,搜查各宫!凡宫室、库房、僻静院落,一处不可遗漏!尤其……”昭元帝眼中寒光一闪,“永巷与东宫!给朕细细地搜!”

“奴才遵旨!”高无庸心头凛然,知道一场风暴已然掀起,躬身领命,匆匆退下传旨。

君临渊亦躬身告退。转身步出御书房时,殿外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微微眯起眼,眼底深处一片冰封的平静。网已张开,只待那自投罗网的鱼,和那即将被烈火焚身的飞蛾。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