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红楼]高门悍妻 > 第37章 她的小梨花

第37章 她的小梨花(1/2)

目录

第37章她的小梨花

待到夜间灯起,元妃的车辇来了。

李莞同贾家诸人在门口打卡元妃省亲名场面。

车辇到来之前,就先听到了奏乐。随后便是持节的太监拿着各种礼器,包括龙旌、凤翣、雉羽等物。又有太监提着香炉。随后便有一太监持曲柄七凤黄金伞而来。后边又跟着拿着香珠、绣帕、漱盂等物的太监。最后边的才是一个八人擡着的金顶金黄绣凤版舆。

这个阵仗,很豪华。

荣国府门脸上造的排场,也是很给足面子的。

贾元春在轿中,从里往外看时,就感叹府里太过奢华了。但见园里引了一股清流,两边的石栏上,系着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燃着灯油,如同银光雪浪一般。树也被缠着通草、绸绫、纸绢,宛若仙境。

贾元春被太监扶下车舆,走过一个石港,港上一面匾灯,写着“蓼汀花溆”。接着走过“有凤来仪”等挂着匾灯的地方。

这些都是宝玉有感而发的。李莞觉得还不错。但是宝玉拟的还不错的名字,都被贾政好一顿冷嘲热讽。

贾元春的眼睛是含着泪的,表情也凝重,觉得家里为了省亲,弄得太奢靡了。

但是,等她走过这几处刻意布置的景,嘴角挂起了笑意。

因为,除了门口的几处景,后边就没有了,大部分格局都是她进宫之前的样子。

贾元春心想,将园林放在门口,既足了面子。里边又没有大动工,免得浪费。如此布局,不是她父母的风格。家中定是有了大的变化。设计这样的园林,真是明智之举。

李莞还不知道自己省钱的策略,已被贾元春赞许了,正跟在人群中看热闹。

至贾母正室,贾元春一手挽着贾母,一手挽着王夫人,满眼垂泪。

十年没有回家,看到家人,心情总是激动。李莞理解的。

家中一众女眷,围着贾元春,垂泪无言。不过一会儿,贾元春又含笑问:“家里修得格外精巧,不知是请的何人设计的?”

王夫人本婆娑的泪眼,一下子给凝住了。当初她费了好大的力,找了号称是山子野者的老明公给绘制了蓝图。结果全给李氏给抹掉了。原计划的亭台楼阁、奇山异石、珍禽异兽,全没有了。

贾母拉着李莞的手,对元春道:“都是珠儿媳妇儿一手操持的。”

贾元春打量着李莞。李氏她生得有些颜色,体格虽略显娇小,但形容不卑不亢,喜怒不形于色,凡事一副笑脸待人。这是个柔中带刚的女子。

“能让贤德妃娘娘舒心省亲,是臣女的福分。”李莞道。

“何止是舒心的。”贾元春笑着道,“一别这些年,家里的变化让人可喜,想来大嫂子没少费心。”

当年,王夫人故意把贾母住的地方放在了西南角。贾元春当时提了一句,都被王夫人怒斥回去了。现在祖母住的荣庆堂归位西北角,可见李氏花的功夫。

李莞道:“娘娘,都是应该的。”那确实,没少跟王夫人斗智斗勇。

王夫人的脸色难看极了。

邢夫人暗地幸灾乐祸。

贾元春观察着室内诸人丰富的表情,心想李氏也是挺不容易的。她操持这个家,表里都顾到了。若是这次省亲是母亲王夫人在办,只怕动土的不仅仅是门口,只怕大半个家都要整修得跟门口一个样。

贾元春道:“大嫂子持家,我是放心的。往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本宫讲。”

在这个世界,有诰命的命妇,是有机会进宫的。贾元春这话,就是告诉贾家人,谁要是在家务上跟李氏过不去,她就会给李氏做主。

王夫人的脸色更难看了,大儿子养飞了,当了娘娘的女儿怎么也胳膊肘拐李氏那儿去了。

李莞只当看不到王夫人给的微表情,忙对贾元春道谢。

贾元春这趟省亲,看到家里一切都好,心里极舒坦,压根就没有说电视剧上的词儿,比如皇宫是什么不得见人的去处。

可见,首先是贾家的奢靡,让贾元春有了危机感,泛化了在宫中的情绪。

而现在,李莞的拨乱反正,一切都在正轨上,贾元春说的都是正面的话。

后又请薛姨妈、宝钗、黛玉、宝玉来见。

贾元春又跟府里众人一起游园,会赋诗的赋了诗。随后又观看了贾蔷从姑苏请的十二个小戏骨演的戏。

贾元春又对家中诸人一一打赏。直到深夜,贾元春拉着贾母、王夫人的手,不忍放开。邢夫人、薛姨妈等人也紧紧地围在贾元春身边。

贾元春叮嘱道:“不须挂念,好生自养。如今皇恩浩荡,一月许进内省视一次,见面是尽有的。若明年天恩仍许归省,切要听大嫂子的安排。”

归省似乎就这一次。但是这次归省之后,诸人皆对李莞另眼相看了。

*

贾元春回宫后,皇上第二天就赐了贾家绸缎、金银等物。李莞将其分发到各房。

省亲结束后,府内上下皆疲惫,陈设事物收拾了两三天。

东府贾珍请荣国府诸人去看戏、放花灯。

贾兰得知,也想去。李莞带着贾兰、柔姐儿,跟宝玉一起上东府看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