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在四爷后院发疯 > 第51章 第 51 章 保准不会落下哪一户的。……

第51章 第 51 章 保准不会落下哪一户的。……(1/2)

目录

第51章第51章保准不会落下哪一户的。……

胤禛是烧完纸之后又回来睡的,毕竟大半夜的,不睡觉能干嘛?

又因着大半夜的烧纸折腾,早上他就没有按时起。倒是那拉金婵起得早,站在外面感受了一下淡淡的秋意,就自己往了厨房去。厨房的大娘差点儿吓一跳,正在准备饭菜呢,忽然主子进来了,险些手脚都不利索了。

那拉金婵摆摆手:“你忙你的,我随意看看。”

于是大娘转过身继续忙活,手里干着活儿,心思却还是在那拉金婵身上,福晋会不会觉得她桌子没擦干净?福晋刚才看的是水缸吧?会不会觉得她水缸没洗干净?福晋刚才是不是又看了地上的菜?是不是觉得今儿这菜有些不合心意?

那拉金婵将袖子挽上来,伸手抓了一把青菜,大娘吓的一颗心都要从嘴巴里跳出来了:“福晋您要做什么只管吩咐我,不不不,吩咐奴才,奴才来,您金尊玉贵,这些菜刚从地里拔出来,还带着泥土和水呢。”

“不用,我自己来就是了。”那拉金婵摆摆手,她就是心血来潮,将自己做一碗青菜面。

将青菜拿到外面去洗,外面有压水井。刚从压水井里面出来的水,其实还带着一股子暖意,水井和自来水是不一样的,水井里的水,冬暖夏凉。

洗干净之后放在框子里,然后再去拿面粉,用鸡蛋和面,揉好的面团略带几分黄色,放在一边醒一会儿。然后再切肉,打算炒一个肉臊子。

忙忙活活,厨娘站在一边也不敢出声。

那拉金婵忙着做饭的事儿,自然而然的,心里也就不会去想着其他了,竟是觉得有几分心静。

肉臊子炒好,接下来就是煮面,手工面快得很,面团擀薄之后切条,水开丢进去,等煮的差不多了,再将青菜扔进去烫一烫。

面条捞出来,一大勺子的肉酱浇上去了,看起来就觉得好吃。

那拉金婵心满意足,将饭碗装在食盒里拎着回去。

胤禛才刚起,那拉金婵就喊t道:“快吃饭,今儿是我亲手做的肉酱面,从洗菜到煮饭,都是我自己来的,你可千万别浪费了。”

胤禛匆忙刷牙,那拉金婵正拿着勺子将面汤往碗里装——从走过来到现在,面条是有些黏在一起的,需得用面汤再给搅拌开。

胤禛走过来看着那拉金婵忙碌的身影,也不知道怎么的,忽然就觉得心里酸酸的。

以前弘晖在的时候,那拉金婵还是很愿意下厨的。自从弘晖生病……他这都多长时间没吃过那拉金婵亲手做的东西了。是,府里是不缺厨娘,那拉金婵就算是一辈子都不做饭也没人说什么。

可心意不同啊。

就好像那拉金婵做的这饭里面,有她的心意在一样,所以吃起来,是格外的好吃的。

胤禛低下头,拿着筷子将面条挑起来放在嘴里,一边对那拉金婵点头,又竖起来大拇指:“好吃,面条筋道,臊子鲜香,菜蔬鲜嫩,煮的刚刚好。”

青菜这东西,别看最简单,其实最不好掌握,煮的时间短了就夹生,煮的时间长了就发苦。

一碗面吃完,胤禛额头上都带了几分汗,那拉金婵顺手拿自己的手帕给他擦了擦,一转头,胤禛笑的和个傻子一样。

那拉金婵心里顿时也有些不自在。

她抿抿唇,也低头去吃自己的饭,其实味道也就算一般般,煮饭这事儿,一半儿看天赋,一半儿看经验。她天赋没多少,经验嘛,更是没多少,煮出来的能吃就已经是很运气很好了。

真要说美味的能和府里的厨娘比,那才是骗人的呢。

她只是觉得,以往有些太疏忽胤禛了。弘晖在的时候,她和胤禛还算得上是和睦。弘晖走了,她一心沉浸在悲痛里,连带看胤禛也有几分不顺眼,已经很久很久,没和胤禛好好的相处过了。

现在知道胤禛心里也是有弘晖的,她就觉得,梗在心里的那口气,忽然散了一样。

她自己尚且如此想,胤禛更是有些感触很深呢:“以前你还给弘晖做蔬菜面……”

提起来弘晖,他又有几分小心翼翼,盯着那拉金婵,若是那拉金婵变了脸色,他就立马要改换话题,但那拉金婵笑了笑:“以前是玩儿一样的,和弘晖一起玩儿的,哪里是正经做饭呢?”

胤禛一颗心放下来,心里又百般滋味,继续说道:“还说要在府里弄一个烤箱呢,现在才搭建出来……”

那拉金婵顿了顿才说道:“回头让人在里面弄个烤鸭吧。”

夫妻俩都沉默了下来,原本给弘晖做的东西,现在要用起来了,这才说明,弘晖过世的事儿,那拉金婵是真的放下来了。

人死不能复生。

她总嘴里心里的念着,就像是胤禛说的,岂不是要让弘晖的灵魂没办法安心投胎去?

弘晖来一场,和她做了七年母子,这已经是天大的缘分了。她不能因着自己舍不得,自己的这份儿私心,就让弘晖的灵魂不得安息。

那拉金婵冲春华招招手,春华忙过来将碗筷给收拾了。

那拉金婵问胤禛:“我想到外面走一走,你要去吗?”

胤禛点头,自然是要去的,他起身,顺便将那拉金婵给拉起来:“回头让人将庄子上这条路给修一修,后面不是还有个山林吗?要不然,让人在山林里面多放些鸡鸭之类的?”

这样散养的鸡鸭,味道是比圈养的更好一些的。

那拉金婵笑道:“也可以让人多撒一些菌菇的孢子,回头再找些木头,看能不能养木耳。”

胤禛都点头应了下来,养木耳就需要找更能干的老农才行。这样的人才其实是有些不好找的,人家会养木耳,自己就能将日子过的好起来,何必要卖身为奴呢?

再者,菌菇这事儿,胤禛就没听过能自己养的。孢子这些东西,难道不是随着四季变化,随风起随风落的吗?还能你自己人工撒一下,然后再长出来菌菇?

不过若是种子密集一些,能多长出来一些的话,也是比较划算的?

两个人一边说着话,一边从屋子里出来,这庄子上的宅子是个两进的四合院,出了正院,过了二门,再穿过一个大堂,就到了外面了。

庄头早早就来了,这会儿还在墙根脚底下。

那拉金婵提醒了一句:“慢一些。”

庄头赶紧谢恩:“福晋慈悲,老奴,老奴受宠若惊啊……”

那拉金婵赶紧摆摆手:“走吧,我们先去看看稻田。”

胤禛一边走一边问道:“今年京城这天气还算是不错的,按照经验,今年的收成能有多少?”

庄头估算了一下:“一亩地大概能有个五石左右的收入。”

“庄子上的佃户这一年没什么变化吧?”胤禛又问道,庄头叹口气:“今年有三个老者过世,又有两家新出生的孩子没站住……”

大的方面是没多少变化的。

胤禛看那拉金婵,那拉金婵就点头:“带我们上那几家看看去。”

又看春华,春华赶紧点头,那拉金婵就知道她是带了银子的。不管是死了人的,还是有新生儿的,或者是娶媳妇儿嫁闺女的,红白事儿都是大事儿。

他们做主子的,没来也就算了,可以不管不问。但既然来了,那多少也是要有些表示的。

多了一两银子,少了就一串铜板。

胤禛是个嘴碎的,不管进了谁家,从人家家里有多少人,老老少少多大年纪,平日里吃什么,在庄子上可有什么为难之处,都要仔细问一问。

还要问庄子上的收成,他们种的是哪块地。

那拉金婵就和家里的妇人们一起说话,问问家里的姑娘多大了,可有说了人家,说的是哪家之类的。

佃户人家的姑娘,要么就是在自家庄子上找个差不多的人家。要么就是嫁到寻常百姓家里,多是不会嫁给别的庄子上的佃户的。

佃户嘛,虽然是要签契约什么的,但也是正经的自由身,也是正经的良民普通百姓的。

问完了话,那拉金婵就将银子塞到女主家手里,又摆手不让人家下跪:“你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这银子也给你们添道菜,眼瞧着要秋收,吃得好,身体才好,干活儿也才有力气是不是?”

一年到头呢,其实大多人家家里都是有些事情的。如此一来,胤禛和那拉金婵就打算干脆每家都去好了,真要是家里没什么事儿,那也可以去慰问老人,关怀孩子嘛。

毕竟给银子这事儿,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既然都是庄子上的佃户,何必再闹个不愉快呢?

等出来,胤禛就发愁:“一天去三五家,这一个庄子上的佃户,真要走完,估计得十天半个月了。”

那拉金婵笑道:“不如让庄头摆个杀猪宴?到时候人人来参加,你统一见见算了,至于这银钱,我安排春华她们来发,保准不会落下哪一户的。”

她掰着手指算一算:“杀猪宴不能只杀猪,需得有馒头有菜,一头猪也不太够,这样算下来,需得二十两银子左右了。”

二十两银子不算多,胤禛见那拉金婵心情还算不错,哪怕是念着那拉金婵在这个庄子上想开了呢,也得掏这笔钱。

于是杀猪宴的消息通知下去,整个庄子都开始忙碌起来了。

要先挑选大肥猪,将庄子上的猪一头头的过称,挑选最肥的。然后是配菜,杀猪宴肯定不能只吃肉,只吃肉得杀多少猪了?所以要有菜,这季节,萝卜才刚播种,白菜也还没有,其实最合适的就是这两样了。

既然没有,那也就只能换了。

山药,莲藕,这两样搭配猪肉也是很好吃的。

再弄一个大炒锅,来两份素菜,加上青椒小炒肉,笋丝小炒肉。

两样菜,两个大锅炖,按照人口分,一人两个碗,一人两碗菜,可以自己挑选。当然,碗不能太大,太大的话就不够分了,就那种装米饭的小碗。然后,要么是再要一个馒头,要么是再要一碗米饭。

大多是药馒头的,因为馒头是白面馒头,米饭是掺了小米的二米饭。

胤禛也吃这种大锅菜,端着碗上男人那边蹲着去,一边吃,一边和人家说话,一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但看胤禛随和,问的话也都是很寻常的,慢慢也就放开了。

那拉金婵则是和女人们一个桌子,她们的饭碗里,本来都是一碗的菜呢,现在也都只剩下一半儿了。

剩下的一半儿,要么送回家里了,留着明天吃,要么是分给家t里男人了——并非得是重男轻女,而是现下这社会,家里没有男人,那日子简直没法过。

再者,现在这农活,大多也都是仰仗男人来干的。

这年代的农具也不是那种很轻松就能使用的,也是凭借力气来用的。若是一家没有男人,连地也种不了,那日子就更是没办法过了。

所以对这种情况,那拉金婵也没办法说什么。她也不好让人再往这边加菜,说好了是一人两碗,破坏规矩这种事情是不能做的,尤其是这规矩本来也就是她定的。

小孩子拿着馒头在周边跑来跑去,他们也有份儿的,但因着年幼,大部分的饭菜是被送回家里,自己在这儿到娘亲身边吃一口,到父亲身边吃一口,到爷爷身边吃一口,再加上一个馒头,基本上也能混个肚子圆滚滚。

那拉金婵就问身边的妇人,家里几口人之类的。

她今儿特意在外面穿了不起眼的大褂,衣服灰扑扑,头上也没什么首饰,这些人慢慢的也就没了拘谨。

孩子吵闹,鸡飞狗叫的,热热闹闹。

春华得了那拉金婵的吩咐,一家一户一两银子。庄头那边有户籍表,每户佃户的家主,春华都是提前问过了。

等这顿饭吃到一半儿,呼啦啦的,就有很多人起身,男人那边是冲着胤禛,女人这边是冲着那拉金婵,虽然动作有快有慢,但大家都是一样的——跪在了地上。

“王爷(福晋)慈悲,给小的们这样的赏赐,小的们这一年冬天,必然能过富足的年。”庄头和庄头媳妇帮着说话,不然

那拉金婵忙摆手:“给你们银子,是想让你们秋收的时候珍惜着身体,该吃些好的补一补,万不能将身体给累坏了,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吃完了,咱们也就散了吧。”

她转头看胤禛,胤禛还在絮叨呢,什么时候秋收,到时候要什么时辰起床,早饭午饭吃什么,晚饭也得吃,不然半夜饿肚子,早起也没力气之类的。

那拉金婵抽了抽嘴角,转过头,强迫自己再想些话来说:“俗话说,贴秋膘,这一年到头,最累人的也就是这季节了,但最滋补身体的也是这季节了,到时候这庄子上收成好,你们也可以多分一些粮食,家里该办喜事儿办喜事儿,该起房子起房子,我和王爷,也只盼着你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红红火火。”

没有酒水,生怕谁喝多了闹事儿,那拉金婵就叫了厨娘:“给大家炖一锅山楂汤。”

这东西酸酸甜甜最开胃,也最解腻。

当然,山楂糕不便宜,要是想好吃,再另外放一两个苹果,要切丝,再放一些冰糖,这样的山楂汤,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小孩子,那都是很有诱惑力的。

大家又闹哄哄的谢恩,那拉金婵微笑着摆摆手,坐下,继续和大家闲聊。

这一聊,就差不多是晚上了,那拉金婵几乎是要绞尽脑汁才能将话题给持续下去了,胤禛也不知道哪儿来的那样多的话说。

她和胤禛回去的时候,胤禛嘴角都有些发白,说话说的。

那拉金婵亲自帮他更衣:“也不知道哪儿来这样多的话说,都不觉得口渴的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