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苦夏 祖死,父死,子死(1/2)
第34章苦夏祖死,父死,子死
瓜果放在冷水里,看上去很好吃的样子,唐秋生蹲在水池边上认真地看着里面,思考着这到底算是风雅还是会拉肚子。
“她是个方士。”她听到了尉缭的声音,“方士要不是行为古怪的话,就没人信她是个方士了。”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没有什么可反驳的。
她之所以来到尉缭的府邸上,倒不是为了蹭吃蹭喝,而是李左车如约来秦了。
她如果不过来接待一下,感觉好像很不礼貌。
李左车一个人来了秦国,并没有带什么行李亲随,只说是个贫贱学生来投尉缭门下。
估计蒙氏兄弟会用同情的目光看看他,觉得这么远来吃个闭门羹也挺可怜的。
尉缭倒是开门迎客了,好事之徒如今正在外面讨论这个年轻人能不能成为尉缭子的关门弟子,幸好国尉府的围墙很高,所以上面没有像古装片那样,但凡出点什么事,地图上都会刷新出一堆身手极其敏捷,听力极好的npc前排强势围观。
唐秋生甚至怀疑,如果今天没有班上的话,蒙恬蒙毅他们兄弟两个正混在外面等结果的围观群众里。
“喜欢哪个就吃哪个。”尉缭的声音从她的身后传来。
唐秋生如同领了圣旨一样,撸起了袖子,从里面捞了一个桃子出来。
“谢谢国尉大人。”她欣欣鼓舞地说。
看上去有点不太聪明的样子,李左车想,唐秋生估计对这个结论并无异议。
“好吃吗?”尉缭问道。
“嗯,”唐秋生点了点头,“感觉,好像,不太甜。”
不过还挺香的,果然是因为没经过几千年细致的选育栽培之类的缘故么。
“不过也挺好吃的,可能我从前吃的太甜了。”唐秋生说。
尉缭坐了下来,李左车在他的对面毕恭毕敬地坐了下来,他擡起手,从盒子里取出了两罐棋子,“几年没见,”老人徐徐地说,“再陪我对弈一局如何?”
“是学生的荣幸。”李左车答道。
尉缭撚了撚胡子,放下了一颗棋子。
唐秋生坐在水池前面,认真地端详着这一池子水果,有桃子,有杏,有梨,有李子,感觉这个时候的水果种类还不少,但是产量应该不太大。
中国本土的水果并不算少,只要将来我们把新疆打下来,再把云南广西什么的打下来,一下子就有各种各样好吃的了。
等等,现在新疆好像还不适合种水果。
到时候还得先搞水利工程。
但是新疆也不能不要。
唐秋生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中,基本上相当于小学生思考自己将来应该拿诺贝尔文学奖还是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纠结程度。
不过李左车现在来了这里,说不定今年魏地和赵地都可以解决了,魏地毕竟是自己投降的,还有韩地,感觉韩王安已经被pua的找不到方向了。
只要打下了楚地,那么就可以考虑去岭南了,云南广西什么的也不在话下了吧。
就是不知道匈奴愿不愿意割爱给我们一条路去新疆了。
不过他愿不愿意也不那么重要。
在唐秋生的胡思乱想中,她突然听见了一声棋子用力扣下去的声音。
“我输了。”李左车轻声说,“果然还是没法达到先生的期待。”
尉缭安静地看着他。
“你来这里,就是为了向我拜师的吗?”他问道。
“不是。”李左车摇了摇头。
“那你有什么沮丧的呢?”尉缭说。
李左车行了个礼。
他的确并没有认为自己这次就能通过尉缭子的考验。
只是他来秦毕竟需要一个大家都觉得合理的理由。
虽然不管怎么传,回到赵国都会变成自己的祖父脚踩两条船,提前为自己的族人寻找出路。
但是他依旧不愿意让杀死祖父的那把刀是自己递的。
“什么叫做t你递的。”尉缭子抱起了双臂,“只是因为赵王是个傻叉罢了。”
李左车沉默了。
“今天李斯问我要两个人,”尉缭子不咸不淡地说,“然后带上黄金千两去了赵国。”
李左车怔了怔。
尉缭不紧不慢的自顾自地收拾棋子,“说起来有趣。”
“我闲来无事,翻了翻从前的记录,在长平之战的时候,秦国派人带了黄金万两,去了邯郸,就为了换掉廉颇。”尉缭平淡的说,“不管怎么样,受贿这件事赵国高官们可以说坚守初心了。”
李左车垂下了头。
“念及你远道来此。”尉缭说,盖上了棋子的盖子,“我也该教你点东西。”
“那么就记住,”他说,“战争从来不是一个将军的事情。”
“是整个国家的事。”
“有多少存粮,大军能耽误多少农时,君王是否信任自己的将军,上下是否齐心。”他慢条斯理地说,“个人能力强的将军我也不是没见过,也有些不太聪明的家伙,认为战功都是因为自己的才华才取得的,这种忘本的家伙早晚必遭祸殃。”
“即使有点小的阴谋诡计,也不过是聊胜于无。”他说。
“先生教导的是。”李左车行了个礼,额头碰在了地面上。
尉缭伸出手,扶起了他,“好了,你来做什么的?”
“祖父许诺,必将自己的一生所学传之后世,我虽然愚钝,但是至少都死记硬背下来了,希望来这里能帮到些军官,多少做些事情。”李左车恭敬地回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