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一枝梅 春红第一枝(1/2)
第53章一枝梅春红第一枝
“学剑就是很累的。”尉缭习以为常地说,“吃点心吗?”
“国尉这里还有点心可以吃呢。”唐秋生兴致勃勃地说,“那给我一点吧。”
尉缭教人端来了一个木盒子,递给了唐秋生。
“你若是嫌冷,放在火上烤一烤就好了。”
“今年过了年,我的那个弟子是不是还有四年就出生了。”尉缭随口问道。
唐秋生不得不说,尉缭对这件事还真是执着,她点了点头,“嗯,还有四年,他就出生了。”
“可真够小的。”尉缭轻轻地叹了口气,“在哪里出生?”
“不知道。”唐秋生拿起了一块酥饼放在了嘴里,含混不清地说,她真的不知道韩信会出生在哪里,考古学家都不知道。
按照一些野史来说,他和他的母亲是淮阴城的外来者。
而且连他的父亲是什么人都未可知,所以根本不可能在他出生的时候找到他的。
尉缭自己捏起了一块糕点吃了起来,“好吧,看来急不得了。”
“大概是楚人吧。”唐秋生没头没尾地说。
“楚人多豪杰啊。”尉缭轻声叹息道。
“我记得好像秦国客卿大多来自魏国,历代秦国丞相就有两位是魏国人。”唐秋生闲聊着。
“我也是魏国人。”尉缭坦然地说,“说实话,魏国的确算得上人才辈出,可惜都是给别人准备的。”
“魏王是个人才。”尉缭平淡地说,“亲小人,远贤臣,眼光十分的毒辣。”
“谁说谎,他就信谁。”他慢慢地说。
唐秋生拿起了另一个形状的点心咬了一口,“为什么研究起来点心了。”
“不是要去拐骗小孩子么?”尉缭挑起了一根眉毛。
唐秋生在心里为蒙氏兄弟上了柱香,在他们眼里尉缭子大概高高在上,高不可攀,他们执鞭随蹬,亲奉笔墨,尉缭一个字都没有写,然而他现在已经开始思考怎么养自己还没出生的小弟子了。
果然如果不爱的话,什么都是错的。
“好吃么?”尉缭问道。
“好吃。”唐秋生点了点头。
“你和大王说过我要收徒的事情吗?”尉缭问道。
“提过一次。”唐秋生诚实地回答道,“他没什么意见,就是觉得你高兴就好。”
“就是实在太小了。”尉缭轻声叹了口气,“若是能和公子扶苏一般长幼。”
“也不要紧吧。”唐秋生轻声说,“公子扶苏很信赖蒙恬将军,他们之间差了有十几岁呢。”
“比他年长十几岁他自然是信赖的,比他少十几岁就是麻烦了。”尉缭说,“太小了,就意味着自认为能压住他的人都死光了,他还年轻的可怕。”
唐秋生不得不承认这句话说的很对。
“不过公子扶苏还会有子嗣呢。”唐秋生说。
尉缭倒是笑了起来,“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他呢。”
“世界上鲜少有君王能共安乐的。”尉缭缓慢地说,“也许天下一定,我也该收拾收拾离开了。”
唐秋生沉默了一会。
她知道尉缭说的没错。
只是嬴政不是这种人。
他有个暴躁寡恩的名声。
但是作为他的臣子,却没什么鸟尽弓藏的危险。
“到时候看看吧。”唐秋生说,“说不定天下不止六国这么小呢。”
尉缭笑了笑,“你说的倒也没错,年轻人总是乐观一些的。”
“我感觉秦王不是那种人。”唐秋生慢慢地说。
“你感觉说不定没错。”
“秦王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尉缭笑了笑,“对自己臣下,他从来只要最好的。”
“从来不觉得会不会喧宾夺主,会不会驾驭不住。”
“这点,我很欣赏他。”尉缭不疾不徐地说,他拿出了壶酒,给自己倒了一小杯暖暖身子,“只有这种人,才配成就帝业吧。”
“是啊,臣子也好,各种东西也好,”唐秋生轻声说,“他从来都要最好的。”
这是何等豪迈的气度啊,她想,大概张良日后也会察觉到这一点吧,从而放下自己那颗惴惴不安的心吧。
“说起来我给国尉大人带了点礼物。”唐秋生笑了笑。
“我看到了,”尉缭笑道,“那瓶花是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