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茍日新 既然庶人已经成长了,那么士人……(2/2)
“我还有剩下的么?”张苍感觉人生绝望了起来。
“还有,”李斯答道,“但是不多了。”
“妈的,要借钱上班了么?”张苍瞬间瘫在了地上,唐秋生忍不住看了他一眼,给予了同情,什么破产兄弟。
“人生不如意啊。”张苍颓废地说,伸出手准备拿过酒壶来,韩非打掉了他的手,“本来就剩的钱不多了,你还喝酒。”
“我不喝了。”张苍缩回了手,“为什么连喝酒都不可以啊。”
“你问廷尉去吧。”韩非自己拿起了酒壶,快活地给自己倒了一杯,“顺便看看他能不能念在同门之谊的份上,把你的工资搞回来点。”
“算了吧。”张苍说,他托着自己的下巴,“大师兄,你也借我点钱吧,你看我这快要吃不上饭了。”
韩非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要多少?”
“我就这么一说。”张苍说,“等我没得用了再说。”
“说起来毛亨你的田产变卖出去了么,还是就是扔了。”张苍问道,毛亨点了点头,“运气不错,倒是成功脱手了。”
“就是买主拖了一半的钱。”毛亨也给自己倒了一杯,“然后他被活埋了。”
“那完了。”张苍说,“能给一半也行倒是。”
“也不敢多想了。”毛亨出了口气,“整个邯郸城的贵胄都被活埋了,说起来师兄你作为人臣没有劝解君王么?”
李斯正在思考这人到底写了个什么东西,闻言怔了一下,“劝解?”
“君王行此不义之事,作为臣子不加以劝解难道不是失德么?”毛亨问道。
李斯在简上写了一行字,然后放了下去,又拿起了一根,“孔夫子也说,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实际上大王也不是什么不义之人。”李斯慢慢地说,“从前说是要水淹大梁,大王并不同意。”
“因为他把因此损失的土地和人民都视若自己应泽被的了。”
唐秋生点了点头,她转过头看着毛亨,“邯郸一事,秦王也没有祸及无辜啊。”
毛亨沉默了一会,没有再说什么,“不过看上去,秦王并非打算光复周礼了。”
张苍擡起了一根手指放在了嘴上,“说起来周公之礼指上床吧。”
“你为什么想到那里去了。”毛亨出了口气,“我只是随口问一句,没什么别的意思。”
“我也不是什么食古不化的人。”他扶住额头,过了一会,他从怀里抽出了一卷帛书,“我在山里避祸的时候,在看这个。”
唐秋生拿了起来,看了看,“先生居然找到这本了?”
“听闻你们要让所有人都识文断字,”毛亨说,“那我当然要看看了。”
葛兰西的《狱中劄记》的一部分。
大概是有机知识分子的部分。
有机知识分子是与传统知识分子对立的理论,他们来自人民群众,随着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和实践水平提升而共同进步,他们能和人民群众无障碍的沟通,从而取得人民对国家层面的哲学的同意。
也就是让人民群众理解国策,理解他们正在做的是什么,启迪他们从人类普遍的短视中挣扎出来,放眼未来并自发地创造未来。
“周礼是建立在只有士人识文断字的基础上的。”毛亨说,“我来到这里,看到你们要让所有人都识字,都掌握自己的技术,那么平民发生了变化,士人应该也得跟着变化了。”
“如何在他们识字之后,让他们的哲学和我们所希望的同化,取得他们的同意。”毛亨说道,“我觉得此人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抄录下来反复研读了。”
“既然打算出仕,更有你给我的这么多资料,”毛亨看着唐秋生的眼睛,“那我不做出点什么作用来,未免对不起你了。”
不愧是文学理论的大家,唐秋生从心底涌起了一股油然而生的钦佩。
“既然庶人已经成长了,那么士人也要跟着成长啊。”毛亨说,他拿起了帛书,在眼前晃了晃,“汤之盘铭曰,茍日新,日日新,做新民。”
“这也是圣人之言。”毛亨正色说,“所以现在把图书馆交给我,您还有疑虑么?”
唐秋生摇了摇头。
“我肯定不迟到早退饮酒的。”毛亨笑了笑,随手掐了一把张苍,“田产亏的钱应该很快就能赚回来吧。”
张苍表示你们就刻薄我吧,“行,等你赚了钱,记得借我。”
“你啃大师兄不算,连我都不放过么?”毛亨反驳道。
“师弟孝顺师兄这不是很正常。”张苍坦然地说。
“师兄,随便给他安排个罪名送进去吧。”毛亨忍不住说,“我觉得他五行少蹲监狱。”
“监狱的财政也是钱的。”李斯回答道,“监狱里人满为患很费钱的。”
“给他长个教训不行么?”毛亨问道,“否则你看看他,现在比从前更不成体统了。”
“他要是自费伙食,去空牢房挂上锁就行了,也不用我给他安排什么罪名,”李斯说,“当然工作最好带进去做。”
张苍拍了一下桌子,“我借钱上班就不说了,现在还要借钱坐牢么?”
唐秋生很想说,在我们那个时候,枪毙的子弹费都是自己掏的。
“消消气,小心将来还得自费砍头。”韩非闲闲地说,拍了拍张苍的后背,张苍重新坐了下来。
“我已经失去梦想了。”他说,趴在了桌子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