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卧霜饮春枝 > 心生间隙

心生间隙(1/2)

目录

心生间隙

钟离遥但笑不语,只任他左右缠着,万象更新之际,好歹歇喘口气。

如今四野战事刚歇,八州民众养息之际,正调停精力,回转内忧。高门盘踞勾连、张氏根深,朝中又有其桃李门下众多,一时间难以拔除,钟离启虽已关押,但此迹贼心不死。

赵氏一门凋零无人,今唯有孤军奋战而已。

幸有谢祯等人,手压重兵,一时威震八方,忠心如匪石,不曾有一分错处。

然天下八州,他既坐了这至高无上的龙凤椅,披衬了这华丽如云霞的锦绣,天下便不能再用忠心衡量一二。州府兵患、高门腐朽、国库虚空——再放眼四方,耕织不足以养生者,饔飧不继;富甲难以平贪欲者,琉璃掷响……桩桩件件,尽是心患,又无一不是“忠心”难能帮衬的痛处,凡是守成天子做不得的,便是他要一一俯身躬行的。

自登基大典后,谢祯常逗留宫中,一方面忙于中战枢战士抚恤之事,一方面遣去作上城战备驻兵的演习训练。

再有余下几分功夫儿,就守在新君不远处,细看他执笔批阅笺子,或拧眉、或含笑,眉眼鼻梁在淡淡的光影里如渡了金,好似画卷上拿金丝线隽刻成的千古风流人物。

谢祯常看到出神,心眼里念着,兄长如今神韵已定,褪去少年感,静默时如寒风霜里长成的松柏,竟平添凛冽,越发显得圣洁威严、不敢叫人多看一眼了。

“那将军倒是死盯着不放呢。”一个声音低低说。

谢祯吃惊回神,一时间无措的不知道该捂住嘴还是别过脸去。

再看说话人,竟是赵建州。此刻他一身官服戎装,青袖锦带,宽肩银甲,扶着配剑站在一边,声音从嗓子里低低挤出来,面上却毫无表情。

“将军别看了,末将在这守着皇上呢。”赵建州仍是面无表情,然而眉眼已经松动,“轮值时不便与将军交谈,将军在这看了半个时辰了,还是请别处去吧。”

谢祯应了一声,颇羡慕的看了一眼他的‘殿前都尉’的腰牌,方才走开。

自那之后,几日都不见他再过来,赵建州还以为臊了将军颜面,正暗自纳闷,便听皇帝吩咐了侍从换下朝服,出了殿门来。

皇帝见他在一旁守着,也显得十分惊讶,“今日都尉怎么亲自执守此处?”

“回皇上,将军一日三趟来巡查,臣便亲自执守,一为您的安危,二为将军心忧。”

“说来这几日,朕并不曾见谢将军。”

“将军这几日并不曾来,许是上次臣说话臊了将军面子,笑话他总是鬼鬼祟祟,在这里偷看。”赵建州老实回答,声音响亮而正经。

一众人低下头去,强忍住笑了。

钟离遥也笑了,“将军倒是好脾性,任你这般取笑,却不曾罚你领杖子。既如此,趁今日天气正好,朕便去瞧瞧他。”

“将军今日演兵,皇上正好去观赏一番。”

钟离遥点点头,吩咐人摆驾。自打谢祯回转后,在演武之事上并不懈怠,今日阵势更显威武,战鼓惊鸣、兵甲齐整,日光下,刀戈泛着金光,攻伐护守之间,气势磅礴。

钟离遥登上观礼台,心仪的观赏了一番。不大会儿,谢祯便得了报令,匆匆赶上来。底下士兵闻说皇帝亲临,不由得气势更足。

“将军治下,果见不一般。”钟离遥赞道,“听闻你在北方曾排出绞龙阵,尽杀列篌十万大军,朕闻之大快,不知将军今日演兵用的何阵啊?”

“今日阵型是以原来的方甲演化而言,强调灵活、精要,便于城中四处巡查、小范围的对抗围剿,因地而设,方能发挥最大效用。”

皇帝道,“这批兵士原是战事储备之用,因收编了随你凯旋的一批,数目更甚些,如此安顿,也算合宜。”

“正是。”谢祯道,“有因年龄、伤病卸甲者,中战枢的册子已在核算,抚恤也初步有了眉目,这批在编的兵士,因有了职属,拿些俸禄,也算好去处。他日再有用兵之时,一面需调配行进,一面恐怕还需另行征募。”

“先皇在位之时,歇战养兵,间隔多年方才征募一批。”钟离遥道,“因战后抚恤并不及时、伤残卸甲也无生息保障,如今征募恐非易事。”

谢祯回转目光望下台去,一张张黝黑粗糙的脸上,无半分笑容,不由得心中盘算,“如今民间以耕织为主,家中收入多以劳力支撑,征募青壮年,无异断了口粮,确实要另想他法。”

“若有银钱补贴呢?”钟离遥随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战事征募以田地、银钱、补给作置换,若有战功,可再作庭荫封赏,想来也算有出头之日。”

谢祯不语,回转目光来看他。

钟离遥仍笑着,却微微叹息一声,“兹事体大,需再细细考量。”

谢祯心中燃起的那一丝微光,轻轻跳跃一下,倏忽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