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九(1/2)
番外九
孙有喜和孙有才是兄弟俩,模样也长得有些像。
看到孙有喜的时候,孙大娘还在心里面感慨,想着孙家有他们两兄弟啊,那日子真的是不一样了,其他人都能沾不少光。
孙大娘没想着沾光,她只想问‘账娘子’的事。
而这事孙有喜还真知道,高兴道:“大娘你可算是问对人了,去年我刚到衙门当差的时候,正好去过一个‘账娘子’的家里。”
“真的啊?那她们平日里都做些什么呢?”孙大娘追问。
孙有喜想了想,然后开口:“唔,这门差事是这样的……”
接下来孙有喜便把自己了解到的事情说了出来,有刚才孙大娘已经听到过的,比如‘账娘子’们的来历,最初的确是小侯爷皇帝身边的丫鬟们。她们中有天赋的人被傅大人选中,然后傅大人教给她们一些做账、算账方面的知识,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将这些人培养成为了一个优秀的账房。
“至于傅大人是怎么知道这么多连某些经年账房都不知道的事的,传闻里是太上皇派人教导的。”而这一点所有人都毫不怀疑,毕竟当年皇帝陛下也就三岁,总不可能是他教的,既然不是皇帝陛下教的,那肯定就是太上皇让人教的,毕竟太上皇可是只花了几年时间就篡位成功了的人,而在篡位之前,他总是要做好万全准备的。
当然这种话孙有喜不敢说。
他继续道:“最开始,这些‘账娘子’们只是过来查账,我们都知道陛下有很多产业在青州,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傅大人就会带人过来。当然那个时候的傅大人还不能喊‘大人’,她只是周府的一名丫鬟。”
“但她深得陛下信任,我曾听孙大人提起过,陛下还在潜邸的时候,对傅大人都要喊一声‘阿青姐姐’的,情谊可见一斑。”
“所以每次傅大人前来,青州上下都不敢怠慢。而最让人惊讶的是,任何不妥的账目都瞒不过‘账娘子’们的眼睛,这几年青州有些做了几十年甚至是几辈子账房的人家陆续落败或者是下狱,就是被‘账娘子’们查出了问题。”
“她们有一双利眼!”
孙祖母、孙母以及孙大娘三人听得啧啧称奇。
孙大娘更是道:“她们这么厉害啊!”
“是啊,”孙有喜道:“就连金大人提起她们,都不敢轻视的。”不过他更觉得金大人是‘敬畏’、‘害怕’,因为他听人说过,以前金大人还是封地属官的时候,每次‘账娘子’们前来查账他都要亲自和手底下的人将账目检查数遍,原因当然是害怕被查出问题。
虽然他当差的这两年没有发现金大人中饱私囊,但金大人可是有大志向的人,这种人是不会想让陛下觉得他不堪用的。
不过这些话他没有和三人说,而是继续道:“陛下登基之后,傅大人便开始在青州挑选‘账娘子’了。不过能被她看上的人不多,也就是去年吧,县城那边出了一个。”
“据那位回来探亲的姑娘说,她们这些被选中的人到了京城之后,会被送到某处皇庄住下,然后就开始跟着夫子们学账目。”
“学得好的能入宫,跟着傅大人继续学,这些人将来就是“账娘子”了。学得不好的过一两年就能回家,她们会被安排到家附近的地方当差,若是不愿意当差的话家里得出一笔银子赎身。”
“不过她们和宫女们不一样,宫女们不能嫁人而且要二十岁才能出宫,但她们每五日便能出宫两日,想要成亲也是可以的,若是有了身孕还能休假,和我们这些当差的差不多。对了成亲之后是每日都能出宫的,只不过她们若是去外头查账,得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来。”
孙大娘听得很认真。
她听到“入宫”的时候皱眉,听到每五日能出宫,而且成亲之后每日都能出宫后她的眉头又舒展了开来,觉得孙有喜最后那句话说得很对,这不就是当差嘛!
至于去外头查账,她之前和村里的人去看过了,傅大人她们来的时候是坐着马车的,而且还有锦衣卫护送,来到青州后也是在屋子里待着,不会出来胡乱走动,看起来和大户人家出门差不多!
当然最让她惊喜的是孙有喜的最后一句话。
“大娘,我之前听衙门里的人说过,她们这些账娘子也是分品阶的,刚开始当差的人没有品阶,年俸也只有五十两,但只要立了功,便能得霞帔赐予,到时候年俸翻倍不说,出门在外也能被人喊一声“大人”。”
“还能做官啊!”
孙大娘顿时笑得见牙不见眼,能做官可是她没想到的。虽然傅大人是个二品官,但刚才孙有喜也说了,傅大人那是认识小侯爷皇帝的人啊,跟他们不一样。宰相门前都是九品官呢,小侯爷皇帝门前的是二品一点都不奇怪。
“没错,能做官。”
孙有喜肯定点头,这件事刚传出来的时候,衙门里的人也是非常惊讶的,因为所有人都没想到只是查一查账就能有官做,而且朝中那些大人们居然没反对?
后来才知道,官和官也是不一样的,账娘子们属于内官,即宫里面的官,她们的认命不需要经过朝堂,所以反对也反对不了。
孙大娘不懂这些,她只知道若是两位孙女能够去京城,那她们将来就有可能做官啊!和能做官相比那些来提亲的人又算得了什么!
于是她马上站了起来,“有喜啊,你可是帮了大娘我大忙了!!!”
“我这就回去和我那两个孙女商量,不耽搁你们吃饭了。”
说完她也没顾孙家人的挽留,快步走了出去。
不过等出了孙家大门,孙大娘又想起一件事,那就是早上两个孙女出门的时候可是跟她说过了,中午不会回来吃饭因为学堂管饭,而晚上她们会晚些回来。
所以她现在想找人商量也找不到!
不过这难不倒正高兴的孙大娘,她一拍脑门,决定去县城一趟。一来是去衙门里看看,二来也是接两个孙女,至于午饭也不回家煮了,就在县城对付一餐。
而此时的玉泉县城,正有一场热闹看呢。
从京城来的戏班子排了一出“斩贪官”的戏,说的就是前朝那位叫做刘廉的大贪官。他卖官卖爵,收受贿赂,放任手下鱼肉百姓……总之这个刘大贪官做了很多很多恶事,于是皇帝陛下登基后就把这个人抓了起来,最后押到菜市场斩了。
这出戏已经演了好几天了,但半坡村离县城还是有些距离的,所以孙大娘没来看过。今天看完后,她还意犹未尽。
同样意犹未尽的不止她一个人,当那砍刀落下,将一个图着鸡血的纸扎人头切成两半的时候,场下大声叫好。
“杀得好!”
“贪官该杀!”
“就是这些贪官,害得我家里买田卖地,若不是有太上皇和小侯爷皇帝,我们一家人就活不下去了。”
“杀得好!”
“再来一遍!再杀一遍!”
……
孙大娘也跟着其他人一起喊“再杀一遍”,不过她并不是想要看贪官被杀头,而是跟在场的很多人一样,觉得这出戏演得很好看,想要再看一遍。
金家虽然也逃过难,但他们不是被贪官污吏逼得逃难的,而是因为战争不得不逃,她的儿子儿媳就是死在了战场上。但这并不妨碍她觉得这出戏演得很好,台上那个叫做刘廉的贪官很坏。
只可惜虽然场下的百姓们喊得很大声,但戏还是只演了一场。不过好消息是明天还会演,这出戏会在玉泉县演十天,十天后便会去别的地方,演给别人看。
孙大娘决定沐休的时候带两个孙女来看,大妞和二妞还没看过戏呢,以前是家里没钱舍不得,后来又是没有时间。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妞和二妞以后可能会做官呢,她得带着她们来看看这出戏,即便是做了官,也不能做人人喊打的贪官。
怀着这种“我孙女以后要做官”的激动心情,孙大娘又去看了立着两个石狮子的县衙大门、据说读书人都要去的孔庙,最后更是不辞辛苦去了账娘子们下榻的驿站,站在门口望了许久。
……
另一边,金大妞和金二妞早上出门后便和村里的其他孩子们一起往学堂走去。
对于她们而言,今天并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两人一边谈论昨天的功课一边期待今天的午饭吃什么,不知道有没有肉。
不过到了下午,教《九章算术》的张夫子就将她们两个喊了过去。
张夫子也是女子,据说她年轻时候曾经在某个大户人家当差,是伺候那户人家大姑娘的四个丫鬟之一。因为那户人家的夫人觉得她稳重,于是就准备把她给女儿做陪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她和其他几个丫鬟都跟着府里的教养嬷嬷认了字。
然后便是姑娘出嫁,她许给了姑爷身边的长随。再然后幽州发生了战事,姑爷作为将领之一领兵出征,但却没有回来。
后来姑爷家败落,她们一家赎身出来做了平民百姓。
她和丈夫自幼在大户人家长大,深知读书的好处,所以哪怕做了平民百姓也还是没有放下书本,五年前女学堂招夫子,她就来了。
开始还有人笑话她,说夫子得德高望重的人才能做,但丫鬟出身的她并不以为意,毕竟若是试试都不敢,她就没有今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