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黄朝第一忠臣史思明(1/2)
番外21.黄朝第一忠臣史思明
在大漠三年,史思明接到了兵部下达的轮岗通知,回冀州老家驻扎三年,然后去洛阳的军校任教。
史思明对这个命令极其不满意,身上的甲胄随着她的愤怒而哐当作响。
她重重一掌拍在桌子上骂人:“大业未成,就要将我调回去坐冷板凳吗?是哪个王八蛋下的命令?”
一群同僚早就猜到是这个结果,一齐安慰史思明。
一个将领笑道:“景翠性子直,不曾看清这命令的含义。”
“这可不是要t将你调回去做冷板凳,而是要让你为本朝做更大的贡献!”
另一个将领严肃地道:“景翠当知道本朝开创新路,随时都会被隐藏在各处的顽固分子颠覆了,唯有建立一支绝对忠于朝廷的军队才行。”
“景翠此去洛阳军校任教,那是为了本朝的军队打下最结实的基础,此重任非景翠不可。”
一群将领一齐转头看史思明的父亲史稚骁,有些话我们不方便说,必须由你说。
史稚骁假装没看懂,史思明有自己的人生,这事情当爹的也不太好开口。
朱灵悲伤地瞪史稚骁,要你这个当爹的何用?
他无奈极了,这里他官职最大,又一直是史思明的上级,有些话只能由他说了。
朱灵慢慢地捋须,努力挤出最平和的笑容,道:“景翠,你且听我一言。”
一群将领七嘴八舌:“景翠,切莫生气,且听朱将军说话。”
“有朱将军在,绝不会让你受了一丝委屈。”
史思明这才止住了怒气,认真等着朱灵说话。
朱灵捋须一次又一次,笑容都快僵硬了,终于决定实话实说。
他慢慢地道:“冀州是黄国安稳的内地,景翠驻扎在冀州自然是无事可做,每天忙着晒太阳。”
史思明用力点头,想想在大漠剿灭野草般杀不光的游牧胡人的幸福生活,再想想以后就要在老家躺在椅子上晒太阳了,简直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朱灵继续道:“景翠是我幽州军中的名将,战功显赫,又对本朝忠心耿耿,本朝再无一人比景翠更适合镇守大漠了。”
史思明傲然点头,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草原中的游牧胡人或许不会说汉语,却都会说“史思明”三字,这是她拿刀子杀出来的威名啊。
朱灵微笑道:“本朝兵部多有名将,本朝三公九卿以及陛下更不是糊涂之人,岂会任由良将马放南山?”
“本朝太上皇和陛下都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何时对军中放松过?何时认为天下已经太平了?”
史思明用力点头,有些得意:“本朝兵强马壮,犹且不断增加武力,不曾一丝松懈,这才是开国气象。”
然后有些失望,胡轻侯这天下是不是越来越稳了,这怎么办?
朱灵和一群将领仔细看史思明神情,略微松了口气,还好,还好,只要不出现背叛黄国背叛陛下的王八蛋,史思明其实是个非常理智而听解释的人。
朱灵微笑道:“本朝不曾松懈军事,兵部没有酒囊饭袋,那么为何又要把景翠调离前线,回归故乡呢?为何又要景翠在老家冀州驻扎三年?”
史思明一怔,脸色微变,难道是发现我想要造反,因此架空我的兵权?
朱灵微笑着,道:“景翠用兵如神,骁勇善战,忠诚无两,但是在一些心思上就差了些。”
“景翠啊,兵部调动你回老家晒太阳,其实有几层意思。”
史思明点头,心里继续想着,糟了,被发现了,此刻是不是该立刻向大漠逃走?
我史思明就是孤身一人逃入大漠,也绝对不能弱了黄国大将的名头,哪个游牧部落敢小觑了我,我就灭了哪个部落。
朱灵继续道:“兵部下令景翠回冀州老家驻扎三年,其实是想弥补本朝的失误。”
史思明皱眉,果然是发现了她想要造反的真相!
朱灵道:“这‘失误’二字其实不太妥当,应该说是本朝要尽力弥补为本朝付出重大牺牲的功臣的奉献和遗憾。”
一群将领一齐看着朱灵,这话很容易得罪人的,要婉转!
朱灵微微摇头,都是粗人,直来直去惯了,何必婉转?
史思明皱眉,什么意思?难道不是被发现了?还好,还好,要是与这些老同僚厮杀终究不太下得了手。
朱灵认真道:“本朝以集体农庄为基层单位,农庄管事和县令的权力不免过大。”
“贪腐等违法事情还能调查,这借着权势逼婚的事情就不好查了。”
“所以本朝下了命令,但凡农庄管事不得在任期内成亲;县令不得在任期内与治下百姓成亲。”
一个将领看气氛融洽,微笑道:“所以林泉想要成亲,就放弃了马上就要成为郡守的前程,辞官成亲。”
史思明微笑,她与林泉倒也见过几次,虽然不曾说过话,人还是认得的。
想想林泉成为本朝最著名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典范,她就有些想笑。
然后她眉头微微一挑,有些懂得朱灵想要说什么了。
朱灵注意到了史思明的神情,只能继续实话实说,道:“本朝多有文臣武将孤身一人,为了理想和事业放弃了感情和家庭。”
“这中间固然有个人的选择,也有不少是被时局影响。”
“本朝男女平等,朝廷从来不认为女子必须成亲生子,一个人选择成亲还是单身,朝廷没有权力干涉。”
“但假如某个官员或将领一直想要成亲过上普通人的生活,却因为本朝的大业而耽误了终生,那就是本朝亏欠了TA。”
朱灵微笑着看着史思明,道:“景翠究竟是被朝廷耽误了爱情和婚姻,还是自己愿意单身,朝廷不知道。”
“朝廷只知道给如景翠般长期被国事所累,没有机会选择爱情和婚姻的人一点点小小的……嗯,算不上补偿,也不能说是机会……”
“老夫嘴拙,竟然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更合适。”
他平静地看着史思明,道:“总之,若是景翠心中其实盼着爱情和婚姻,那这在冀州老家的三年时间就是景翠寻找良人,成亲生子的三年。”
“若是景翠寻找到了良人,成亲了,也不用担心多了家庭的拖累而失去了事业。”
“景翠以后去了军校任教,时间稳定,强度也大大降低了,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兼顾家庭和事业。”
朱灵真诚地道:“本朝需要景翠这般的忠臣为本朝培训新一代将领,其中责任之重,景翠不需要我多言也知道。”
史思明忍不住冷笑,胡轻侯到现在都没有发现她是本朝第一反贼吗?真是蠢货!她若去了军校,分分钟就教出几百个反贼!
朱灵看着嘴角带着不屑的冷笑的史思明,料想史思明对这番“成亲”、“生子”的言语颇为不满。
他极其认真地道:“景翠或许志在事业,心在天下,愿意为天下百姓、天下女子的未来燃烧生命。”
“本朝多有如景翠般为了改变女子命运,走出新路而燃烧自己一身的女官女将。”
“但是……”
朱灵慢慢地道:“……本朝有太多女官女将为了天下百姓而单身了。”
“有无数无知和愚蠢的百姓认为本朝女子当官就必须单身。”
一群将领轻轻叹气,难怪民间百姓这么想,本朝皇帝都单着呢。
朱灵道:“不论朝廷如何解释本朝从不觉得女子只能在感情和事业中二选一。”
“本朝男女平等,男子可做的事情女子皆可做。”
“男子可以感情和事业兼顾,凭什么女子只能在感情和事业中二选一了?”
“本朝绝无此意。”
“但民间总有人以为朝廷有一个潜规则,女子当官当兵就要一辈子孤单,非单身不能称为‘独立’或者‘爱事业’。”
“而本朝又确确实实有规定,集体农庄管事任期不得成亲,县令不得与本地女子成亲等等。”
“朝廷无论怎么解释都没用,信潜规则者无数。”
朱灵认真道:“那些百姓胡思乱想也罢了。”
“三人成虎,朝廷唯恐一些官员和将领也信了这个狗屎的‘潜规则’,刻意为了事业抛弃爱情和婚姻。”
“这就是本朝的最大悲剧了。”
朱灵看着史思明,温和地道:“所以,朝廷不管景翠究竟是如何想的,朝廷必须还景翠一个公道,给景翠重新选择的机会。”
一群将领重重点头,史思明在假期内是走亲访友,是谈情说爱,是成亲生子,是游山玩水,是一个人独美,自然全都是由着史思明。
史思明微微一笑:“朝廷倒是有心了。”胡轻侯和一群逆贼倒是有些良心的。
朱灵松了口气,最尴尬的事说出了口气,其余就容易了。
他笑着道:“其二,朝廷希望在军中也贯彻公平。”
“同样在军中,有人在安稳的中原晒太阳,有人在边疆与游牧胡人厮杀,有人在沙漠开荒,有人在大海彼岸面对严寒,这哪里叫t做公平?”
“本朝所有将士都必须轮替驻地。”
“是名将族人子孙也好,是骁勇杀敌的猛将也好,是大官的宝贝子女也好,每个将士都要轮替到边关。”
朱灵顿了顿,道:“这里都是自己人,我就再说得明白些。”
“本朝权力和责任相等,越是享受利益的人越要吃苦。”
“当年陛下和长公主都要四处征战,大海、沙漠、荒漠处处都有她们的汗水,哪有大官大将的后代可以安稳享受长辈福泽的道理?”
“本朝越是大官大将的后代,越是要经历最严酷的驻地的考验。”
史思明用力点头,傲然道:“本朝绝不会出现高官大将随口一句‘本朝每一存土地都不可以失去’……”
“然后将平民子弟派去喝口水都艰难的最严酷的地方当兵,高官大将的儿子在温暖舒适的中原当兵晒太阳的恶劣事情!”
一群将领重重点头,本朝绝不会出现这么不公平的事情。
朱灵道:“景翠在大漠多年,如今要轮换驻地就是为了本朝的公平。”
“不仅仅是你,我等陆续也要轮替驻地,去中原晒几年太阳。”
朱灵微笑着道:“景翠极有可能在军校与老夫再次会面的。”
史思明微笑点头,朱灵的武力值不怎么样,但是兵法谋略却极强,有朱灵在军校任教才是本朝大幸。
朱灵继续道:“还有其三。”
史思明和一群将领一齐看着朱灵,还有其他用意?
朱灵厉声道:“那就是替陛下监督天下是不是已经江山异色!”
“谁对本朝最忠心?那就是我等为本朝出生入死之人!”
“那就是我等坚信公平,为开创公平盛世愿意抛头颅洒热血之人!”
“这天下不仅仅是陛下的,也是我等无数相信公平,希望所有百姓过上幸福生活的人的。”
“我等若不能遍布天下各地,时时刻刻提防江山异色,我等对得起战死的英烈,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吗?”
史思明神情严肃,重重点头:“没错!我等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守住这公平的天下!”
流了多少血,死了多少满脸豪情壮志,向往未来的烈士才有的美好今天,万万不能因为一些垃圾而江山异色,回到狗屎的铜马朝。
……
冀州。
某个县城。
上万人挤在城外使劲地望着远处。
有人焦急地问道:“史将军还没到吗?”
有人踮起脚使劲张望,两只眼睛冒着星星:“每次想到史将军与我是同乡,我就浑身激动得发抖,与有荣焉。”
一大群人用力点头,本地风水好,竟然出了史思明将军,光宗耀祖啊。
一个老汉捋须微笑:“我上一次看到史将军的时候,她才三岁啊。”
附近好几个人不屑地道:“你说了几百次了,每次都不一样,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那老汉恼怒地道:“我怎么会骗人?我真的见过史将军!”
那老汉当真见过史思明。
他家几代人都是史阀的佃农,有一次偶尔见了被家人抱在怀里的史思明。
只是时间太久了,只记得见过人,其余一概不记得了,在史思明成名之后,他随口吹嘘往事,自然免不了加油添醋,胡说八道。
人群中有人脸上带着微笑,心里百感交集。
史阀平时对佃农也算厚道,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到了危机时刻福报的效果就出来了。
史阀全家完完整整,安安全全,还有好几个人在新朝为官,位居高位。
而他以及其余门阀世家就倒了大霉了,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远处,一支军队缓缓走近。
人群中顿时有人大声叫嚷:“史将军来了!史将军来了!”
无数百姓顿时大声欢呼:“天下第一忠臣史思明!”
好几个人扯出了巨大的横幅或者举起了旗帜,使劲摇晃。
史思明听着无数人带着乡音的欢呼,看着四周熟悉又陌生的故乡土地,心中骄傲无比。
胡轻侯可以夺走我史思明温暖幸福的家,可却遮挡不住我史思明的光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